《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錢鍾書留下的著作有很多,但《圍城》卻是僅有的一篇長篇小說,小說採用了諷刺又幽默的語言風格,因此《圍城》也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主要講述了留學歸國的方鴻漸,回到上海尋找工作,後來經朋友趙辛楣介紹又到三閭大學任教,以及最終返回上海的故事。圍繞著方鴻漸的職業變化,還有一系列跟他產生感情糾葛的女人,但最終都是不歡而散。

最後與方鴻漸攜手走入婚姻的則是相貌平凡、家境平凡的孫柔嘉,而兩人對彼此的婚後生活也大失所望。從這一系列的事情來看,方鴻漸不僅面對感情的困惑、他的事業也是一場困局、婚姻更是一座圍城。

《圍城》動筆於1944年,歷時兩年才得以完成,錢鍾書在序裡也說過,《圍城》是他“錙銖積累”而寫成,因為在這兩年裡他自身也經歷著許多困局:生活的困頓、時局的動盪,讓他屢屢產生中止的想法。幸得楊絳在一旁不斷鼓勵與支持,才有了這篇傳世佳作。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都是錢鍾書根據身邊的生活事蹟虛構而成,故事發生的場地上海、方鴻漸的海歸背景錢鍾書都信手拈來,其中也不乏有他自己的影子,綜合各種現實和虛構,最終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

方鴻漸的身上,也折射出大多數人的影子,他們有著良好的出身,也臆想自己能在社會上大展拳腳施展抱負,可現實卻狠狠的打了臉。在愛情中,他們也幻想著蘇文紈的愛、唐曉芙的愛,可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孫柔嘉。

人生處處是圍城,方鴻漸是如此,我們也不例外。面對生活困境、面對人生困局,我們該如何探尋影子下的真實,又如何走出圍城讓現實和心靈和解?

《圍城》中人物情節,是錢鍾書根據現實困局所賦予的影子

“鍾書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儘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略具真實,人物卻全是捏造的。”

《圍城》裡面寫到方鴻漸的家鄉出名的有打鐵、磨豆腐、泥娃娃,這正是錢鍾書家鄉無錫的特點,因此很多讀者也認為小說中的方鴻漸就是錢鍾書自己,其實這些都不過是讀者的猜想。根據楊絳的筆錄可以知道,錢鍾書只是將現實生活中熟悉的情節賦予到小說中,但小說中的方鴻漸並不是錢鍾書自己。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錢鍾書畢業於清華大學,又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了兩年英語課程,1935年獲得了英庚款到英國牛津留學。因此錢鍾書在創作《圍城》的時候,也將主人公方鴻漸的背景套入了海歸留學生的行列,以及方鴻漸之後去湖南所謀的職業,也是錢鍾書所熟悉的教職領域。

1938年,清華大學向錢鍾書拋來橄欖枝聘請他為教授,同年九月份錢鍾書回國,由昆明輾轉到清華大學任教。同時錢鍾書父親受老友廖茂如所託,到湖南藍田幫他創建國立師範學院,於是錢鍾書一家人逃難到上海。

之後父親來信,說自己老病要兒子回湖南,廖茂如也極力邀請錢鍾書來勝任學校的英文系主任,為了方便照顧父親,公私兼顧,於是錢鍾書又到了湖南。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1941年正值珍珠港事變,上海淪陷,錢鍾書和同事在結伴回上海探親的路上被困,最終錢鍾書也困於上海出不去,而《圍城》就是此時所作。關於與同伴一路跋涉的情節,最後也被錢鍾書寫進了小說中,化成了方鴻漸一行五人去湖南任教的坎坷經歷。

被圍困的這段時間,支撐錢鍾書將小說寫下去的動力來自於楊絳。每天晚上,錢鍾書把寫完的稿子交給楊絳,急切地觀察楊絳的反應,而楊絳也期待著錢鍾書每天更新的五百字內容。就在這樣一來一回的良性循環中,優秀的作者有了懂他的觀眾,而聰慧的讀者期待作者寫出更精彩的內容。

方鴻漸臆想的美好前途和婚姻,也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方鴻漸到了歐洲,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訪《永樂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國文獻,更不學蒙古文、梵文,四年中倒是換了三個大學,隨便聽了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眼看臨近畢業,卻一個文憑都沒有考到手。”

方鴻漸回國後,本以為可以憑藉自己閃閃發光的留學經歷以及博士頭銜,在國內大展拳腳施展自己的抱負,但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的臉。

儘管手裡拿著個買來的博士頭銜,但由於之前在國外不學無術,導致現在方鴻漸的肚子裡沒有半點墨水,四處找工作無門,只得在名義岳父的點金銀行掛個職位打發日子。之後又與名義岳母意見不合鬧翻,辭掉了銀行工作。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重回失業狀態的方鴻漸在家裡混了一段日子後,又在趙辛楣的介紹下去了湖南任職教授,可是在上崗前日,卻被校長通知只剩個副教授的職位,而自己中意的文化史和中國文學史,也因為不需要和有人擔任,自己只落了個倫理學。“叫花子只討到什麼吃什麼,點菜是輪不著的”方鴻漸的心裡不免嘀咕了一句。

看似平淡的大學圈子背後,其實也暗藏風雲,涉世未深的方鴻漸敵不過手段老辣的高松年、韓學愈等人,最終也因為權力鬥爭的落敗,而未收到第二學期的聘書,於是只能悻悻地回了上海。兜了一個圈子又重新回到失業狀態,方鴻漸不得不再一次通過趙辛楣的介紹找了一份報館的工作。

透過方鴻漸的人生經歷,很多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何嘗不是那個“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少年。

如今的大學校園,充斥著各種娛樂活動,樹蔭走廊下面到處可見手挽手的小情侶。其中如方鴻漸一樣“不訪《永樂大典》,不找太平天國文獻”的人大有人在,他們肆意揮霍著父母辛苦賺來的錢,無法體會生活的辛苦,只在校園這個象牙塔中過著安樂的日子。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方鴻漸後悔自己在留學的時候沒能考個文憑,現在進入社會名不正言不順,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這也是很多初入社會青年人的感慨,那些讀書時不曾體會到的苦,最終社會會讓你明白。

在方鴻漸摸爬滾打一路通過旁人介紹工作的過程中,他感到自己就像一條寄生蟲,無法獨立生存,之前所臆想的那些光輝前途,此刻變成了最好的笑話。

對於很多涉世未深的人來說,這也是他們曾經的影子。曾經的自己品學兼優、德智體美勞俱全,本以為進入社會也會一帆風順,可是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耳光。

職場人情關係、上下級之間微妙的變化、如何在職業生涯中穩步上升,都成了要面對的問題,僅憑之前的優異成績已經無法抵擋。人生的道路不斷向前,需要學習的維度也隨著拓寬,固守著從前的成就便會止步不前,成長需要不斷的蛻變。

如何探尋影子背後的真實,又如何衝破封鎖內心的圍城?

錢鍾書將小說名定為《圍城》,其實有四層含義:

小說中的方鴻漸買了個所謂的博士頭銜 ,在之後的工作中也經常受文憑所累,深陷學業圍城;糾結在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之間的戀愛都無疾而終,感情圍城也將他困住;不斷輾轉於各個地方、又不斷重回失業狀態,他的事業圍城也不盡人意;與孫柔嘉的婚姻雞飛狗跳,最後兩家人都不討喜,對他來說更是一座

婚姻圍城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錢鍾書深陷困局的時候寫出了《圍城》,不僅因為楊絳在旁邊的支持,更是他內心充滿對城外世界的嚮往。他的小說中充滿了幽默諷刺、嬉笑怒罵,除了唐曉芙似乎人人都有缺點,這何嘗不是真實的眾生百態。

很多人說《圍城》為什麼沒交代結局,其實不然。錢鍾書寫下了讓無數人困惑其中的《圍城》,自己卻成功抽身開來,與楊絳譜寫了一段世紀姻緣,滿腹奇才的錢鍾書也被人稱為文化崑崙,其實這是他用自己的親身實例為《圍城》譜寫的一個完美結局。

張愛玲《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前期也是深陷困境,丈夫癱瘓、自己在家族中無地位、備受各種欺凌和侮辱。後來一朝得勢,卻活成了自己之前最厭惡的樣子,她用同樣的手段去破壞兒子的婚姻、拆散女兒的好姻緣,最後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圍城》方鴻漸,既是錢鍾書影子,又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影子

其實曹七巧原本可以更好地生活下去,將之前所受的一切轉化為重生的動力,才不免曾經受盡的苦難。

可是她無法掙脫自己親手打造的黃金鎖,也無法走出自己鑄造的圍城,才有了最終可悲可嘆的結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生活的本質其實都一樣,關鍵在於你自己怎樣看待。方鴻漸內心瞧不起的蘇文紈,卻是趙辛楣深愛了十多年的女人;而方鴻漸眼中我見猶憐的孫柔嘉,在趙辛楣眼裡就是一頭呲牙咧嘴的大鯊魚。可見事物本身並沒有對錯,看待它的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眼光。

同樣的道理,困住你的圍城,在旁人看來也許根本不值得一提。“心眼小了,所有小事都變大了;心眼大了,所有大事都變小了”。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圍城,只有自己給自己鑄造的圍城,困住自己的想法、固化自己的思維才是一個人最可怕的心靈圍城。

結語:

《圍城》自問世以來,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小說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不似其他小說主角光鮮靚麗的光環,反而身上有很多缺點,就連其他登場人物都是缺點各異,由此向讀者展現出一幅知識分子的眾生百態。

錢鍾書在小說中運用了很多諷刺和比喻,也抨擊了一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和學者的虛偽,這其實是錢鍾書作為一個純粹學者對學術表達的崇高敬畏,也是他內心所希望的一個純淨的學問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