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本文轉自:譯匠

同傳口譯經常會做multi-tasking,也就是說優秀的譯員需要學會一心多用的技能。但科學上又有很多理論指出人的大腦是無法真正做到一心多用的。今天我們分享一篇來自資深同傳老師櫻桃羊的文章,她也是我們

交傳冬令營廣州站的主力老師,歡迎小夥伴前來學習。

問:一心不能二用的理論和同聲傳譯的存在是否矛盾?

因為想訓練自己邊聽外語邊翻譯邊記筆記的能力,所以搜索了一下關於“一心二用”“多線程工作”的問題,發現很多答案指出對大腦的研究確定了人是無法真正一心二用的。只能不斷中斷並轉換任務。

但是很難想象同聲傳譯的時候大腦是一段一段的轉換任務(因為集中在其他任務上一秒鐘都會漏聽幾個單詞),同聲傳譯的技巧和上面這個不能一心二用的理論是否矛盾?

如果想要訓練邊聽外語邊翻譯邊記筆記的能力,是否可行?該如何做?

譯論||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櫻桃羊:我是做同傳的,也是教同傳的,所以會基於自己的實踐和教學經驗作答。由於是經驗主義而非實證主義,難免主觀,未必科學。

說起科學,有科學家專門研究過同傳時的大腦神經活動,如果確實想深挖,可以去T&L之類的在線數據庫搜索一下,不過似乎大都為歐語之間的轉換(我感覺就跟我翻粵語進普通話一樣不費吹灰之力,大膽猜測歐語同行一心二用的程度不會有我們高)。

呃,首先,我覺得你的訓練方法可能需要改變,一上來就同時做三件事情,而且還是聽+譯+記筆記???這樣做有兩大問題:

譯論||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第一、雖然不知道你說的筆記具體是怎麼記的,但職業同傳的工作一般不包括做筆記,我們在箱子裡確實會準備紙筆,但只供偶爾記一下數字等需要視覺化的信息(個人習慣而已,不是必須,很多同傳不需要這樣做也一樣翻得好),或者是寫東西提示搭檔(就像《翻譯官》第一集程主任那樣》。

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去同傳現場,等會議結束了,跑同傳箱子檢視一下,如果裡面有廢紙,上面可能寫滿了東西,但那個“筆記”和交傳譯員用筆記法記的“筆記”完全是兩回事。

當然,紙上也可能根本沒幾個字,也可能畫著烏龜,也可能寫著各種吐槽。因為,同傳本來就不一定需要做筆記,同傳訓練裡也沒有所謂的筆記法教學,如果有人這麼教,我會覺得他是沒有做過同傳的騙紙。

第二、如果之前你並未接受過專門的同傳訓練,那這三管齊下的訓練法堪稱還沒學會爬就去跑馬拉松了。

即便是英語底子非常好的學生,同傳的入門級訓練也是從源語跟讀開始,即傳說中的影子練習(shadowing),也就是聽英文跟讀英文,聽中文跟讀中文,拉後3-5個字詞(也可能更長)左右,這是非常重要而且持續時間極長的訓練,很多同傳即便工作多年,還是會時不時練練影子。

源語跟讀主要訓練聽說同步的能力,聽包括聽源語內容(input) 和監聽自己的跟讀(output),初學者往往聽了其一就聽不了其二,自己的聲音和源音互相干擾,兩邊打架,如果你克服不了這個問題,適應不了邊聽邊說的狀態,肯定做不了同傳,只能做交傳,但交傳其實也需要一心多用,因為譯員也要同時做好幾樣事情:聽+分析+記筆記,只是對分心的要求沒有同傳那樣高。

譯論||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說回影子練習,影子聽著容易,做起來難。

一般來說,訓練要求是:

1,將自己的跟讀內容錄音並回聽,看是否有和原文不符之處,還要細聽這些不符之處屬於哪類(表達問題、語法錯誤、發音不準、句子不完整等等),有些問題我是要求學生儘早消滅的,比如句子不完整,在同傳中簡直是災難!有些則可以容忍,比如輕微的表達問題。

2,跟讀完後,馬上覆述源語大意,到了後期,還要能夠在跟讀後馬上回答和源語內容相關的問題(但不會太細,我只會選擇學生聽懂之後應該能有印象的內容來問,同傳不是交傳,不需要對短期記憶有太高要求)。這個要求比第一個還重要,你跟讀可以出錯,只要內容還能大致聽懂,可算過關,但如果你跟讀完美流暢,之後卻對聽過的內容毫無印象,那就撲街了。

譯論||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影子訓練一段時間後,可以上紙筆做分心練習了(multi-tasking),一邊跟讀,一邊紙上寫數字,從1寫到100,或者999寫到1,只寫雙數、只寫單數神馬的,難度任君選擇——橋多嘛呆,不是說同傳不用做筆記的嗎?

沒錯,但分心練習寫的東西都是和源語內容無關的,所以不能算筆記,目的是為了訓練你一心多用的技巧,我個人認為這裡的一心多用指的是思維轉換,因為等攻克聽說同步關後,你適應的只是“聽源語說源語”的狀態,為了向“聽源語說譯語”的最終目標邁進,你需要分出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源語內容有關但並不直接相關的表達問題,並迅速給出解決方案:如何選詞?如何斷句?如何調換語序?等等。

分心練習不涉及表達(表達是順句驅動技巧需要解決的,張維為的《英漢同聲傳譯》和李長栓老師寫的書都講過這個技巧),但可以讓你很好地去適應“聽著A,想著B,AB兩不耽誤”的狀態。

《翻譯官》裡也有類似的訓練場景,就是程家陽逼著喬菲聽錄音數臺階那段。哎,跟寫數字比起來,數臺階太小菜了吧,如果想加碼,還可以邊跟讀邊寫一篇作文^_^ (必須是和源語內容無關的作文)

譯論||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影子訓練還可以有多種變體,比如聽源語說源語但表達不能和源語完全一樣(即paraphrasing in source language),或者跟讀練習結束後,用譯語總結源語內容(summarizing in target language) ,等等。基本上都是幫助學生從“聽源語說源語”過渡到“聽源語說譯語”的訓練方法。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一整套做下來,大四的英專學生在一個半月後,一般都能初步適應做同傳的狀態:我會選一篇非常簡單的演講,語速、語音都選easy mode,當作新手村的低級小怪獸讓他們打,結果基本上都做下來了,雖然聽錄音肯定能找出不少錯誤和問題,但至少他們驚喜地發現“我真的可以聽著英語說中文啊!” 然後便有信心在打怪升級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譯論||同傳能否真正的做到一心二用?

但要注意哦,這些學生均是重點大學英專全年級前15-20名,也就是說他們的英語基礎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聽力和口語,這是接受同傳訓練的基本前提。如果一篇文章讓你安安靜靜地聽,你都聽不懂,那就不要妄想去練影子了,老老實實先把聽力基礎打好是正經。

至於同傳和一心不能二用的理論是否相悖,其實沒有太大討論的必要——相悖的話,該理論不攻自破,因為同傳早就被實踐證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相悖的話,那這個理論對“一心二用”的定義就和同傳並不相同,如果有興趣進一步研究,可以搜索口譯學術大牛Daniel Gile的認知負荷模型理論,看看同傳的精力分配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