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區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基地

4月15日上午,在秀英區東山鎮玉下村熱帶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範基地,玉下村脫貧戶王世鵬正在為長勢良好的百香果剪枝、除草,從而提升座果率,減少病蟲害。“這基地可是我們村的‘聚寶盆’,種下了不少瓜果,也種下了我們致富的希望。”王世鵬樂呵呵地說道。秀英區通過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基地,完善灌溉、生產道路等產業基礎設施,引導貧困戶入股分紅,勞務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昔日貧困村有了“聚寶盆”。

打造村民增收示範基地

在玉下村熱帶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範基地裡,綠意濃濃,百香果等長勢喜人。該基地項目規劃建設面積210畝,2019年8月份開始著手種植,目前已完成90畝“稻鴨共作”高品質綠色水稻種植、55畝百香果種植,其中水稻已售罄,百香果將於今年5月份上市。“水稻收割後,我們種植了黑貝貝南瓜等反季節特色瓜菜,共計155畝左右,這些瓜菜與引進的山東種植戶合作種植,在引進優質品種的同時,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玉下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諶彪說,現在基地已初步成型。南瓜收尾之後,他們還將嘗試種植玉米等當季瓜果,採用“果菜—酵素—養殖—田地”“稻—鴨—田”“全年冬季瓜菜—水稻輪作”等綠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今,玉下村熱帶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範基地已成為該村發展的支撐點、村民增收的“幸福園”。而在去年,玉下村如何蛻變,闖出一條產業發展新路?這曾是困擾鄉村振興工作隊的一個難題。玉下村是十二五建檔立卡貧困村,存在村集體經濟薄弱、產業結構單一、村民種植效益低、撂荒土地多等弱點。


2019年2月,鄉村振興工作隊正式進駐玉下村。針對這些弱點,鄉村振興工作隊與村幹部積極邀請農業專家、企業家等共同實地調研,號診把脈,經充分聽取村幹部和村民代表意見後,編制上報了玉下村熱帶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範基地項目,得到了秀英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前,玉下村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即海口玉下系民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推進項目建設。

創建“玉下”系列農產品品牌

在種植技術上,該項目聘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稻作研究所、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作為技術指導,解決種植技術問題。而在銷路上,則與海南半池蓮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海網農公司(海島生活平臺)、永興電商平臺等企業尋求合作,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一個個實打實的舉措,有力推動著項目前進,讓大家看到了“真金白銀”的收穫。據諶彪介紹,基地第一季收穫高品質稻鴨香米2.5萬餘斤,百香果預計今年5月能產第一批果,加上種植的反季節瓜菜,總共預估可帶來80多萬元的收入。同時,該項目作為村集體項目,也為脫貧戶帶來了不少“福利”。每年,村委會都會拿出該項目收益的10%,以戶為單位,分配給脫貧戶、特困戶和低保戶,其餘盈利用於公益事業和村產業發展等。同時,還優先招聘脫貧戶進合作社工作,就地就業,帶來勞務收入。“我是去年7月份開始在這裡工作的,主要負責基地的日常管理,每個月能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而且我還有時間去照顧自家種植的5畝瓜菜,一舉兩得。”脫貧戶王世鵬說道。


村集體經濟發展,要立足當下,更要謀劃長遠。在秀英區政府的支持和鄉村振興工作隊的指導下,玉下村已完成商標、包裝等設計,正在註冊“玉下”生態農業商標,將打造“稻鴨香米”“稻鴨”“稻鴨蛋”“玉下百香果”等綠色農產品,創建“玉下”系列農產品品牌。“通過品牌的打造,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讓全村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發展。”諶彪表示,玉下村熱帶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範基地也將作為優良品種引進平臺,成為全村的一塊“試驗田”,種植成功的品種,可以向全村推廣,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

來源:海口日報

記者:陳麗園、陳創淼(通訊員)、鄭峻敬(通訊員)、程文霞(實習生)

聲明:該文章系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海口秀英區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