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我的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平時玩起來很聰明,嘴巴也很能說,就是考試考不好呢?叫他寫作業比啥都難,寫個字磨磨唧唧,真恨不得暴打一頓。心臟不夠強大的家長,簡直想死的心都有。我們今天就來認真分析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家長怎麼做才能收穫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一年級的小學生入學,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學習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現在一部分家長存在這樣一種錯誤的觀點:孩子上了學,吃穿問題由家長解決,而教育問題全部交給老師去管。把孩子往學校一送,教育問題上就不聞不問了。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當然,作為一所學校最重要的事是教育孩子,但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樣也是教育孩子。一些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在同一個班級上課,同一個老師教學,為什麼有的孩子每次考試都能取得90分以上的好成績,而有的同學僅僅60、70分,甚至不及格?從平時的表現來看,孩子們也都挺聰明的啊?為什麼學習成績會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其中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教育,有著無數的家庭教育典範。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有關家庭教育的專著如《三字經》、《千字文》……都體現出重視家庭教育的文化傳統。那麼現代的家長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和能力?怎樣才能家校配合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呢?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思考。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一、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力度(分寸)。(寬嚴適度)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最為關鍵的是對孩子的教育力度。管鬆了,孩子散漫任性,管緊了,孩子又吃不消。我們要儘量做到寬嚴適度。怎樣才能把握好這個力度呢?

首先要因人而異。

比如有的孩子屬於自覺型,基本上能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作業和玩耍時間,一般放學回家會直接寫作業,完成作業吃飯,玩耍或者看會電視,不會被電視控制,那麼家長不必嚴格的控制他們,即使偶爾有一次孩子看電視時間長了一點也不必責怪。孩子自己能安排好,就多鼓勵,使之鞏固形成習慣。

而有的孩子學習習慣差,離開了家長的管束就不能獨立完成作業,或者只要脫離了家長的視線,作業就寫得潦草馬虎。對電視裡的動畫片也很迷戀,只要坐在電視前就不想動彈,缺乏自制力。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必須參與控制,幫助孩子從迷戀電視中擺脫出來,嚴格控制看電視的時間,必要時用一段時間完全與電視隔絕,讓學生適應學習生活的要求。這就是因人而異。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其次,要因材而異。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是慢性子,即使家長急的心裡冒火,他做事也是拖拖拉拉、不慌不忙,有的孩子是急性子,所以,家長要依孩子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

舉個例子,有的孩子聰明活潑,好勝心很強,但是性子急,或者對學習態度不認真。這樣的孩子往往會犯一個通病,就是粗心、馬虎。很多題目明明會做,就因為他性子急,不願意多想,拿過來就做,結果很多時候不能全部做對,不是這裡錯一點就是那裡錯一點。

家長髮現了,讓他檢查他也走馬觀花,根本檢查不出來,但你若是把錯題直接指出,他往往自己就能改正。對這樣的孩子: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1、我們不能動不動就以粗心為理由批評孩子,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寫作業和考試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類的心理要求上,這樣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錯誤。

2、家長儘量不要採取正面懲罰的方式,以避免對孩子粗心的強化。比如在孩子粗心時不去批評他,但是在孩子細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家長此時及時表揚孩子,強化他的細心,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接受這種心理暗示,越來越向著細心的方向發展了。

3、在平時的學習中幫助孩子養成檢查自己認真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很多家長都願意為孩子檢查作業,以為這是對孩子負責,殊不知這樣孩子就養成了不細心檢查的習慣,要讓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從家長做起。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總之,孩子的性格類型不同,家長的教育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別人的“尚方寶劍”、“教子秘訣”對自己的孩子或許並不適用,家長要注意活學活用,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力度。說起來輕鬆,但做起來卻很具體,關鍵是貴在堅持,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不要憑感情,隨心所欲,高興時對孩子百依百順,不高興時拿孩子出氣。

二、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孩子未來的命運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養成了好的習慣。

小學低年級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但養成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必須一點一滴從小事抓起,從具體問題抓起。除了孩子本身的努力,老師的指導,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和鼓勵。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首先,制訂學習計劃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計劃上註明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如設計一個時間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孩子複習、預習功課、完成作業等,要求不完成學習任務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規律,逐步養成習慣。比如有的孩子比較愛看電視,制訂計劃時可以跳過動畫片時間,這樣可以使孩子容易接受一些。

計劃制定後就不要輕易改變,關鍵是落實。要求孩子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並且長期堅持下去,要儘量講清楚為什麼這樣做的道理,使孩子願意遵守規範,樂於執行有關要求。長此以往,不僅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做事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其次,率先垂範,做孩子的榜樣。有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家裡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一個兒子。爺爺、奶奶七、八十歲了,老了,走不動了,爸爸媽媽很討厭,覺得是一個包袱。兩人一商量,決定把爺爺奶奶丟進大山裡去。

一天晚上,他們把爺爺奶奶裝進一個大竹籃裡,兩人把他們抬進大山。當他們正準備把爺爺奶奶扔下不管時,他們的兒子在旁邊說話了:“爸爸媽媽,你們把爺爺奶奶丟在大山裡,這個大籃子就不要丟了。”爸爸媽媽感到很奇怪,問兒子,為什麼要把籃子帶回家。兒子回答:“等你們老的時候,我也可以用這個大籃子抬你們進山,把你們丟進大山裡。” 爸爸媽媽聽了,心裡慌了,趕緊把爺爺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模仿家長的好習慣加強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孩子來說,能否引起模仿,取決於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表現。孩子學習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也應以身作則,自覺學習,如讀書、看報等,能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共同學習則更好。大人不應該一方面要求孩子專心學習,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勁地玩撲克、看電視、玩電腦等。這樣既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給孩子的過失留有藉口:你都沒做好憑什麼嚴格要求我。使習慣培養成為空話。

最後,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高,每天孩子很好的完成作業以後,要允許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三、要學會正確評價孩子。

今年我自己帶了一年級一個班,有時候放學後會留個別孩子改正當天寫錯的作業。這時候家長會進到教室裡陪在孩子身邊。我注意過,一般家長進來會先是問哪錯了?再是幫著用橡皮擦,看著孩子寫,如果孩子寫對了,一切ok。假如孩子不知道哪錯,再寫仍是錯誤的,這時候很多家長會大聲呵斥,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其實家長心裡並非真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笨蛋,可“真笨”兩個字卻經常隨口而出。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定義,叫做“貼標籤效應”,是說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一致。如果你總是說自己的孩子真笨,那他真的會認為自己很笨。如果你總是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太淘氣,那他就會向你表現出淘氣,注意力不集中的一面。其實,當你對孩子做出消極的不好的心理評價時,不知不覺,孩子就真的向你所說的那個方向去發展了。所以,我們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他會認為反正自己就是這樣的,而不會去改正。

很多時候,孩子的某些行為只是一時的表現而異,家長若不去強化,孩子就會慢慢淡化的。如果家長總是去說,就會對孩子形成心理暗示,所以父母不要總是把孩子的錯誤隨便宣揚,更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孩子的可塑性很大,父母一定要記住這點,在孩子有缺點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弱化孩子的缺點,多給正向的激勵,積極引導。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給大家舉個例子:有個五歲的孩子,老家是南方的,父母去北京打工,把他也帶去了北京,將他送進一所幼兒園裡。在幼兒園裡,老師要求說普通話,而孩子在家裡學的是家鄉話。孩子在幼兒園要說普通話,回家和爸爸媽媽又要說家鄉話,把他弄暈了。

突然有一天,這個孩子說話結巴了。媽媽一聽,說:“你咋不好好說話。咋還結巴了呢?”後來這孩子說話一結巴,媽媽就會訓他:“咋又結巴了呢?”爸爸也在一旁訓斥:“好好說話,不準結巴。”結果孩子越緊張越結巴,結巴越來越嚴重。

和他同班有一個孩子,跟他情況相同。但是這個孩子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從來沒當面提他結巴的事。孩子跟爸爸說話的時候,三個字得結結巴巴說很長時間,爸爸就耐心等他說完這三個字,從不提結巴的事,兩三個月之後,這個孩子就自動恢復了,再也沒結巴。

孩子一時說話結巴,你不去提它,孩子自然會恢復。孩子一時考不好,你就想辦法找原因,但不要給他貼上“真笨”的標籤。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例如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心情好的時候還好一點,心裡雖有不痛快,但對孩子還是有耐心引導的。但家長心情不好的時候,看到孩子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往往只注意了自己的心理感受(著急生氣),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去指責孩子以前哪些方面“做得不對”,有時在情緒激動的狀態下,對孩子以前的行為和做法甚至做出極為不科學的評價。

尤其是很多家長在孩子考了低分的時候,會狠狠地對孩子說一些“空話、廢話、狠話”,即說出類似“你這輩子算是學不好了、你的錯誤怎麼永遠改不了?”之類的“過頭話”。這些話只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孩子今後提高學習成績不會有什麼積極的幫助作用——錯誤已經發生,過多的指責只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考試成績不好已經讓他感到很難受。此時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長對自己進行鼓勵,以增強繼續拼搏的勇氣。這時候家長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指導上,幫助孩子分析“為什麼錯?哪裡學的不紮實?哪些知識掌握的不好?”,指導孩子“以後如何做才能不錯”,對孩子做出“不要看你暫時失利了,但是你能行”的評價,這樣才有利於孩子今後的發展。

當你的孩子在學習上犯錯的時候,請家長一定要嘴下留情。即使孩子真的在某方面具有缺點,確實反應慢還沒開竅,作為家長也不要總是掛在嘴上給孩子定型,而要想出彌補的辦法,使孩子擺脫自己缺點的限制,用積極向上的心態來學習生活。

終於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


家長朋友們!關於對孩子的教育,現在越來多的家長都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教育不僅僅是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更是家庭中的大事,是大家共同的事,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事。孩子要健康成長,光靠學校教育肯定是不夠的,只有家校結合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才能有希望去收穫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同時,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歡迎家長們能坦誠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