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美日兩國呼籲本國企業離開中國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Larry Kudlow向美國政府呼籲,應資助願意離開中國的美國企業。

同一天,日本宣佈願意支付22億美元貸款支持日本企業撤離中國,或搬家到其他東南亞國家。

這些年,大量歐美企業來中國建廠,製造生產。中國憑藉龐大的人口勞動力,成長為世界主要生產的輸出力量。

而這些年,美國製造業的大量外包,造成了失業率高企,民生動盪等一系列問題。

特朗普作為美國商業社會的精英代表,上臺後不斷強調的,就是希望製造業能迴流。

製造業迴流能為美國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基礎民生問題,穩定經濟。

過去幾十年,中國製造業低成本,大容量,高效率已經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巨大的生產能力受益於經濟全球化,拉動了中國經濟,而美國的頻繁舉動,實施逆全球化就是定向打擊。

這一次疫情,全球供給緊張,更凸顯了中國製造的承載力和重要性。

這是特朗普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

對於這一次的問題,包括前一段時間施壓臺積電向華為供貨的問題。

我認為,製造業本身,全球能夠替代中國生產的國家還沒出生。

為什麼這麼說,別的國家要弄一個事情,單純一個環境問題,人民已經上街了。

中國特色是完成這一切離不開的,太敏感,你們自己體會。

這個情況美國自己也知道,全球離不開中國生產。

他們真正希望的是卡住中國頂層建設(科技)的脖子,通過不斷地施壓爭取到更多的好處。

通過製造混亂和緊張,影響跨國公司對於中國經濟的判斷。

從貿易戰時期多次的重要會議都表明,這不是一場短期就能結束的戰鬥。

頂層設計,自主可控需要時間,這一段時間需要臥薪嚐膽,艱苦奮鬥。

中期來看,國家會繼續加大對核心產業的扶持力度以及擴大自身的內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