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水 墨,似 水 流 年

文 | 寒石


一場大雪,讓城市的風景充滿了靈動。昨天還是銀裝素裹,今天就成了水墨丹青。灰白的道路,綠化帶上的積雪,對比成黑白的精靈。在冬日裡,淡淡的水墨,讓這座古老的城市更顯肅穆與厚重。

還是很小的時候,見過一幅不知道是誰的水墨畫。應該是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吧,那時候的鄉村,找本書看都很難,水墨畫之類屬於小資情調的東西,就更屬於稀有物件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水墨畫,很簡單的畫面,數枝橫斜,遠山近水隱約。看一眼我就喜歡上了,那種簡約中的嫻靜,那黑與白之間的素雅,滲透出深刻的清遠和美麗。

最初喜歡水墨,只是喜歡那種來自久遠的空靈,淡淡的顏色若有若無,一如鄉村冬日的曠野。飛白中淡藍漸隱,如一遠古的女子,白衣素顏,橫笛吹簫,從縹緲中緩緩走來。那時才明白,原來一幅畫可以這麼美。

仔細想來,生活的真諦,其實就是一種墨色。有一次,因心中藏著煩惱,出差的時候跟人發生矛盾,同行的張總編對我說,人這一輩子,無論什麼情況下,不惹事,不多事,不怕事,就能少很多煩惱。我回味了很久,濾去多餘的色彩之後,張總編話裡描述的人生,不就是一幅被歲月漂白的水墨嗎?不喧囂,不張揚,素顏淡泊,沉靜柔和。就如白色的宣紙上,滴墨成畫,如煙似霧的色調裡,日常的柴米油鹽和淡淡的心事,就化成了飄忽不定的濃淡相宜。


淡淡水 墨,似 水 流 年

總是喜歡,在夏日午後的槐蔭裡,讀著一些蒼涼的文字。也總是喜歡,在冬日傍晚的餘暉中,聽著一些憂傷的旋律。每當那時,我感覺自己就在一幅水墨丹青裡,沉醉了那個時分的夏日和冬陽,人在那一刻靜靜地呆,時光在那一刻靜靜地流,世界在那一刻靜靜地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要想跳出農門,讀書是唯一的出路。父親在解放前念過幾天私塾,反覆告訴我一個道理,學而優則仕,否則,就只能穿草鞋拉板車。也許是受這種黑白思想的影響吧,從小我應該屬於比較喜歡讀書的那種人。後來,從山村到縣城,從縣城到省城,見過了一路的風塵,也見慣了太多的黑和白,到如今,有時候讀一些清冷的文字,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水墨的黑白色彩,想起黑白之間的那份溫潤和清涼,讓躁動的心瞬間寧靜。那素雅和嫻靜中淡淡的一抹哀愁和憂傷,總把那些濃得化不開的心事輕輕地滲透。在不知不覺中,流入生命的深處,滲透我們的生活,點染生活的細枝末節。

淡淡水 墨,似 水 流 年

翻開書本,雖然有些文字是彩色的,五色斑斕,迷亂人眼。而更多的文字,卻是墨色的。讀墨色的文字,就會清冷到極致,那種冷風撲面的冰涼感覺,包圍著整個讀書的時辰,清遠深美,而又溫和寧靜。我很喜歡這種體驗,常常不自覺就沉醉其中。那一刻,心不再浮躁喧鬧;那一刻,不經意就安靜了自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在我的內心,一直認為文字是墨色的,灰白而有韻味。

有些音樂是墨色的。無論煩惱的時刻,還是歡樂的時光,只要閉上眼睛,戴上耳機,沉浸在一種舒緩的輕柔旋律中,你就會感覺,自己成了一滴墨,在舒緩中漸漸的幻化開來,蔓延,彌散,洇成霧狀的詩意,籠罩著世界,籠罩著自己,讓你走不出來,也不願離開。

有些人物是墨色的。在明媚的春日,亦或灰濛濛的天空下,去看看那些被時光斑駁的老人,他們慈祥的笑容,他們深刻的皺紋,都書寫著漫漫人生的經歷,在這溝溝壑壑的人生中,水墨就成為一種永遠的精神。或者,夏日的背光裡,你去看少女的頭像,淡淡暈光的剪影中,素描的寥寥幾筆幾筆,就墨染出一個流年的模樣。

翻開雜亂的記憶,你會發現,有些故事也是墨色的。幾十年中,一路山水,一路丹青,山水丹青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只能停留在記憶的山水裡,一直,一直,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水墨故事。用心風乾的記憶深處,只有一種顏色,那是用年華雕刻出的墨色。一任秋風凋零,一任百花爭豔,那種墨色,都一如既往獨自那樣存放。

我喜歡墨色。因為,在淡淡的墨色裡,可以任性地潑灑自己的被晨曦漂白的心事。我喜歡墨色,因為,在單一的色彩裡,可以隨心地簡單自己不為人知的快樂。一如,在素雅丹青的顏色裡,挽袖揮墨,縱然淡寫人生,不改美麗依然。那若有如無的感覺,那淡得化不開的絲絲縷縷,柔美了時光,纖染了紅塵。

因為,那淡淡的墨色裡,有清遠深美,有故事悠長,有心緒淺淺,有似水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