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自己繪畫的習慣?

山楂菌


當我們開始觸碰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就說明這是進步,是不滿現狀,是對以往作品有了更高的評價標準,想要尋求改變、突破、創新的體現。這是每個追求完美、追求獨特繪畫語言的畫家都會遇到的課題。

想要突破或創新就要從改變自己的繪畫習慣開始。改變繪畫習慣要從兩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變思維模式,每個人對事物都有慣性審美以及慣性的觀察角度,習慣的構圖方式。要時刻提醒自己調整這種慣性。還要重新認識和接納以往排斥的派別,如果不能改變思維模式、突破認知就很難改變繪畫習慣。

其次是調整繪畫技法。技法是傳遞思維的媒介,改變技法就要調整以往的色彩傾向,調色方式,慣用工具,用筆習慣等等,增強專業知識的儲備,多研究名家作品,多看畫展,多寫生,只有過硬的手上功夫才能駕馭手中的刀筆,達到心中預想的改變。


治繪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繪畫的習慣,也正是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同,畫法不同,才有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形成百花齊放的藝術風格,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所以,所謂“繪畫的習慣”是個中性詞,並無褒貶。但具體到每個人的“繪畫習慣”裡面,卻有好壞之分。比如有的人畫素描,總是習慣用手去揉擦,導致畫面出現“軟”的現象;有的人畫色彩,一到暗部就習慣加入大量的黑色,而不是仔細觀察對象的色彩傾向...

習慣來源於我們日積月累的繪畫方式,大部分是主觀的、經驗性的,或是概念的。我認為改變繪畫習慣的方法有幾種:一、仔細觀察對象,而不是用概念的經驗代替觀察;二、每一筆都不能敷衍,筆筆要認真;三、多臨摹一些大師的作品,有助於改變用色習慣;四、放鬆心態,大膽一些,不要每張畫都謹小慎微,不敢突破。

其實能夠想要改變自己繪畫習慣的,應該是希望尋求變化與突破,這是非常好的事情。畫家最容易陷入自己習慣的方法一成不變,或是限於市場與其他因素而不敢改變,從而導致了沒有更大的突破與成就。齊白石先生衰年變法,畢加索也跨越了幾種反差極大的風格。能夠不斷做出改變的,都需要極大的勇氣、極高的眼界與追求。《易經》的“易”字告訴我們一切都在變化當中:“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所以畫畫也要不斷的自我否定,尋求變化與突破。








西貝山魏


如何改變自己繪畫的習慣?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習慣是什麼?查了查該這麼解釋:習慣,亦作“習貫”,原謂習於舊貫,後指逐漸養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大戴禮記·保傅》說“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繪畫中間的習慣包括哪些?我個人的體會是繪畫中間的習慣應該包括:

1、工具的選擇,喜歡或者說擅長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材質來進行表達;

2、偏愛的色彩;

3、常用的構圖形式;

4、個性化的造型語言和風格特質;

5、日常的作息、作畫的時間和工作環境的選擇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自己繪畫的習慣。

如何改變自己繪畫的習慣?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分階段來甄別對待。

初學者適宜養成良好的基礎造型習慣。首先對於初學者來說,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從觀察方法、構圖技巧到造型和表現的一些技巧方面,都應該養成一種正確的、或者說相對準確率高的一種繪畫習慣,這樣更便於下一步深入的學習,為自己能夠在繪畫藝術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長遠,路途更寬闊,夯實堅實的基礎。

創作初級階段,嘗試多種繪畫習慣。對於已經過了基礎造型階段而進入創作階段的人來說,我們需要打破常規化的固有的條條框框的一種限制和禁錮,尋求自己個性化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表達技巧上的突破創新,不破不立,在這樣一個階段,我們可能需要反覆的摸索試驗,打破原有的習慣,嘗試更多的習慣,遴選最適合自己的繪畫工具、材質和表達,尋求最合適、最舒服的一種表達方式。

創作成熟階段,優化並鞏固習慣,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經過了摸索實驗,甄選出最佳表現手法,進入創作成熟階段的作者而言,習慣性的使用某種顏色、某種工具、某種常用的構圖形式和表達語言已經成為自己個性化的標籤和標誌,需要做的是強化習慣,讓個性更加的突出,標誌性風格更加鮮明,只需要在針對不同的表現內容和情感訴求對象的時候,有所側重的加強或減弱某些方面,而進行適當的優化互補。在這個階段刻意的改變繪畫習慣,一是風險太大,二是不利於個人風格的確立,所以對於這一階段的創作者來說,我倒更建議就是堅持自己的習慣,優化自己的繪畫習慣。

所以綜合這樣一個“如何改變自己繪畫習慣的” 命題,我的建議是應該分為三個階段區別對待,對於初學者一定要養成正確的繪畫習慣,對於一個尋求風格階段的人應該去嘗試不同的材質和尋求不同的習慣表達,而對一個相對成熟的創作者來說,應該是鞏固和優化自己的繪畫習慣。

一旦當你真的決定要做出改變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前面所說的繪畫習慣中間,嘗試從工具選擇、色彩、構圖形式和表現方式等方面進行突破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