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為什麼有那麼多反清思想?

珍惜內女人


明末清初為什麼有那麼多反清思想,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士大夫在傳統文化千百年為視外族為蠻夷,雖有滿漢平等之說但實際執行另當別論。

其次在滿清在統治之初,殺戳與征戰血債累累,鮮有懷柔之術,家仇國恨讓反清思想延綿不絕。

傳統思想被無情禁錮,大興文字獄等等讓仇恨積怨日益積累,因此明末清初產生那麼多反清思想有著其必然性。





蘭陵子弟


導言

首先關於反清思想幾乎是一直貫穿整個大清王朝。這不難理解,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他必然出現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漢化二是暴力化。因為只有這兩件事才能讓多數人被統治。這就是現實。可是底層的反對意識一直存在,只要有機會就會蔓延


清代的反對思想的幾個策源地

1.清前期的百年戰爭

所謂的百年戰爭,是大清統一天下所付出的戰爭代價。在不斷的兼併中,由於滿族並沒有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只是會用暴力來進行武裝奪權。這樣的結果是民族和宗教間的深層矛盾沒有被激發,反而成為了未來的星星之火。

而清朝消滅南明的整個過程就是實現文化的滅絕政策。因為他們覺得自卑所以只有毀掉你的文化才能讓滿族文化生根發芽。


這種做法就被文人所抵制。他們會把憤怒寫入書中。變成了民間流傳的話題。這些民間流傳的思想就是後來反清言論的最大策源地。

2.多民族的反清

清代很有趣的一點是,各個民族都在反對他們。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南、貴州、四川三省的苗民起義。這次起義的原因,是由苗族地區在“改土歸流”後,漢族官僚地主及商人不斷侵佔苗族人民的土地、將“苗地”化為“民地”引起的。


嘉慶元年(1796年),白蓮教起義。

嘉慶十八年(1813年),又爆發了天理教起義,天理教是白蓮教的一支,又名八卦教。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有山東王倫的起義,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及四十八年(1783年)先後有甘肅蘇四十三和田五領導的回族、撒拉族人民的起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有臺灣林爽文的起義。

當然少不了太平天國

這些民族加宗教的起義也反應出,清朝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讓多數底層人民無法接受,所以才會造反。


3.清末的反清復明思想回鍋

這一點是清朝的統治力的下降,人民對於清朝的腐敗已經看的恨透了,所以想回歸帶明朝的治理狀態所以才有了反清復明的思想。當然這個思想在辛亥時期變得特別突出,甚至有殺光清人建立政權的思潮

結論

清朝之敗在於統治術的尷尬。一切都是老祖宗要背鍋。

沒有強大的文化基因,再加上漢化的走向最終讓反清思潮回溫。


南閣水哥


1.因為那時候人們都受到孔子學說裡忠君愛國思想所影響,為什麼孔子的忠君愛國思想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是因為每個朝代的統治階層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都極力的去宣傳維護這一思想。在明末清初,明朝代表的是漢人,清朝代表的是滿人,那時候的國家基本上都是以一個民族為基礎的,當清朝取代明朝的時候就代表了,滿族取代了漢族統治,這就招致了漢民族的反抗。眾所周知,漢族一直人口基數都大,所以反對的人就會多。所以首先反對的人多是因為漢族人多,民族大義,以及儒家思想的影響。

2.公平,雖然社會一直不公平,但是這種不公平在少數民族統治的時候被無限擴大了。可以說在清朝,整個滿族都是統治階層,八旗子弟不用勞動,每月領錢,他們還圈漢族人的好地,然後又租給漢族人。還有就是士族的不公平,漢人十年寒窗苦讀才能當官而且漢族人當官還永遠當不大,清朝的大官漢人只佔五分之一而人口漢人是滿人十倍不止,這肯定會招致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