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狀元是一種麼樣的官職?答案在這裡

狀元並不是一種官職,它只是古代科舉考試的一個代稱。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名列第一被稱為是“元”,比如鄉試第一名被稱為“解元”,會試第一被稱為是“會元”。而殿試第一側被稱為是“狀元”。

古代狀元是一種麼樣的官職?答案在這裡

科舉考試始於唐朝。最開始,狀元不是被叫做“狀元”,而是叫“壯頭”。因為在唐朝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是經由各州貢送到京城的,在應試之前是需要先向禮部遞送“投狀”的,這和今天的高考考試前需要填寫的資料有些類似。等考試結束後,將最高的成績放在最前面,就叫做”壯頭“。第一名因此也就被叫做”壯頭“,也叫狀元。

古代狀元是一種麼樣的官職?答案在這裡

到了明清兩代,殿試的一、二、三名,才正式被稱為是“狀元”、“榜眼”、“探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科舉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朝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從唐高祖武德五年到清朝光緒三十年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共1282年間,有姓名記載的文狀元有654名,武狀元有185名。“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學而優則仕”成了亙古不變的知識分子的奮鬥之路,狀元成為了古代榮譽和顯赫的代名詞。那麼在古代,考中了狀元到底會被安排個多大的官呢?

古代狀元是一種麼樣的官職?答案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狀元分文狀元和武狀元。武狀元從南宋時期才開始出現。中了武狀元后,一般會先從很小的六品職位開始一步步往上爬,比如說蘭翎侍衛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等都屬於六品,大概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營長。明朝初期武科是沒有殿試的,直到崇禎年間才恢復武狀元這一稱號,而且武狀元是直接可以授予副總兵職位的。清朝初期對武狀元的冊封很明確,一甲進士可以授予副將、參將、遊擊或者是都司。二、三甲進士授予守備或署守備之職位。後來武狀元可以直接授予一等侍衛,榜眼、探花授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予三等侍衛或蘭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官職。

古代狀元是一種麼樣的官職?答案在這裡

而對於文狀元來說,狀元及第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考中狀元后一般是不會被派去當一些像縣官一樣有實職的職位的。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制度和章法,你考的再好也是需要從底層開始慢慢接受歷練的。對於狀元來說,才學肯定是沒有問題,但是他並沒有任何的為官經驗,如果直接讓他們去一些地方當父母官,那可能就是禍不是福了,因此狀元一般會被派到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之職,屬於從六品。主要是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或者是為皇家成員伴讀等工作。這些工作看起來不重要,但是實際上翰林院其實是每個朝代最重要的官員儲備中心,雖然從事的都是一些文人的工作,但是對歷練他從政能力是極有幫助的。比如狀元當了翰林後為皇帝起草詔書,這就有助於適應政務,也能加強他對國家事務的熟知。

別看剛開始官不大,一般只要是翰林院出來的,假以時日,運氣好的話必定會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比如說歐陽修、王安石、張居正、李鴻章等歷史名臣,都是翰林院出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