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西汉时期第9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5岁时,刘贺的父亲第一任昌邑王刘髆去世,他便成为了西汉时期第2任昌邑王。刘贺是一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行事十分荒唐怪异。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汉昭帝没有儿子,群臣便拥立刘贺为帝。因为荒淫无度,在仅做了27天皇帝后,就被废黜了,回到昌邑继续做昌邑王。公元前63年又被降为海昏侯,从昌邑到了今江西南昌。公元前59年去世,史称汉废帝。

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一、戏剧性的当了皇帝

公元前74年,汉元平元年4月,年仅21岁的汉昭帝去世,而那一年,汉昭帝的皇后上官皇后才年仅15岁,并没有生下子嗣,而且其他的后宫佳丽也没有为汉昭帝生下儿女,这样一来皇帝人选落空,由谁来当皇帝呢?最初,有人建议让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当皇帝。除了他以外,还真没有人能适合皇位。但是刘胥这个人太荒唐,并不是当皇帝的材料。据史书记载刘胥力能扛鼎,空手可以与猛兽搏斗,但是这个人却好娼,好玩儿,所以当时的大将军霍光不同意让他当皇帝。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亲弟弟,又是汉昭帝时的辅政大臣,而且上官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他说刘胥不能当皇帝,没有人敢不同意,满朝文武谁不看霍光的脸色行事?

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最后有人对霍光提议说,皇帝的人选不一定非得和汉昭帝是同一个辈分的,只要他合乎正统,哪怕比汉朝帝晚一辈儿也可以。于是霍光与群臣商量到最后,大家都主张让昌邑王刘贺为帝,于是大将军霍光,便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了诏书,并派遣乐城、刘德、邴吉等大臣去昌邑迎接刘贺来长安登基。

乐城、刘德、邴吉三位大臣到达昌邑王府时已是半夜。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像当皇帝的这种天大的喜事,那还不得立即启程去登基,但是刘贺不然,它是一个典型的浪荡子弟,一直拖到第2天中午才启程。但是他一出发,便如急行军一样,仅用了三个多时辰,便狂奔了135里地,不少将士随从的马都累死在了半路上。在去往长安的路上,刘贺还做了许多荒唐的事,到了济阳(今河南兰考),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令人买了长鸣鸡,供自己一路消遣解闷儿。到了弘农(今河南灵宝),他还令人抢了不少当地美妙的少女,供自己一路风流享乐。

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到了西安后,看到皇帝的专用乘撵时,刘贺高兴的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至极。但是为了过关,他又不得不收敛自己,当车辆到达未央宫时,“下车,向阙西面伏哭,尽哀止。”刘贺的哭功,通过了宫廷众人的面试,尤其是霍光,看到刘贺的表演后,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便带他参见了上官皇后,接下来上官皇后便下诏立刘贺为太子。六月,刘贺便以太子身份登基称帝,而此时,年仅15岁的上官皇后,成了皇太后。

二、荒唐皇帝被废

刘贺做了皇帝,根本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从不与群臣商议国家政事,还把原来在昌邑的所有的人马都带到了长安,甚至把一些在昌邑打鼓的、斗狗的、耍把戏的都叫到皇宫,整天叫这些人陪着自己玩儿。居丧期间,皇宫内是不允许吃肉的,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刘贺,那受得了这个,于是便偷偷叫人到宫外去买猪,买鸡,拿到宫里来,宰杀了大吃大喝,甚至有时喝多了,还会跑到汉昭帝的后宫去揭幕宫女。

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一时间宫中大乱,乌烟瘴气,霍光没想到自己一手扶持的刘贺,是这样的一个人,非常后悔,于是便找来他的心腹大司农田延年一起商量办法。二人商议的最终结果便是将刘贺废掉。霍光派田延年去把这件事情向丞相杨敞说明,杨敞本就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他一听说霍光要废了刘贺,当然是吓得不轻,但是又碍于霍光的地位和权力,又不敢违抗霍光的命令。

在刘贺当皇帝的第27天,霍光在未央宫与群臣商议废除刘贺的事情,霍光对群臣说:昌邑王刘贺如此荒淫无道,恐怕会危害江山社稷。以此提出废掉刘贺的意见,群臣见霍光连皇帝都不叫了,直接叫昌邑王刘贺,都被吓住了,谁也不敢吱声。这时田延年站出来对群臣软硬兼施后,碍于霍光的地位和权势,大家没有办法才同意废除刘贺。霍光拿出事先让人写好的奏章,让群臣一一在上面签字。随后霍光带领群臣觐见太后,向太后陈述刘贺的荒唐之行径。《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就是说刘贺在这当皇帝的27天内,一共做了1127件坏事。于是上官太后与群臣一起前往未央宫,正式下了废除刘贺的诏书。

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可怜的刘贺,只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赶下来了,甚至在这个27天内连一个年号都没有定下来,就稀里糊涂的被废了。刘贺风光无限的来到长安登基称帝,在过了27天皇帝的瘾后,就又被赶回了封地昌邑,而回去的时候却只能坐牛车回去。

三、另有隐情

我们都知道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结果。刘贺被废也是一样的,除了他荒庸无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权利。刘贺当了皇帝,本来应该重用并且依赖以霍光为首的拥立他当皇帝的这些人,而且必须要维护好他们这些人的利益才可以。然而刘贺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将他原来在昌邑市的人马都带到了长安,并且每天和这些人在一块玩,甚至几乎把这些人都封了官。在这种情况下,以霍光为首的群臣得不到重用,当然会心里不爽。而在在这场权力与利益的争斗中,对于一个在朝中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刘贺来说,注定是会失败的。

戏剧性的短命帝王,昌邑王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

而下诏书废除刘贺的上官皇太后,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年仅15岁的小女孩而已,对政事又怎么有自己的主见呢?他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其实当时朝廷的权力还是完全的掌握在霍光的手里,而对于霍光来说,只有废了刘贺,才能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资治通鉴·汉纪十六》记载了在刘贺被废后,霍光的地位更加牢固,权利也更大了。“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