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基金(四)如何應對經理變更等問題

主動基金(四)如何應對經理變更等問題

在前兩期的主動基金系列文章中,我們總結了優秀的基金可以讓投資事半功倍,長期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當然主動基金也有一些缺點,今天一起梳理並給出解決方案。

缺點一:經理變更

基金經理是主動基金的靈魂,當原經理離任後,基金業績也容易發生轉變,在投資中如果遇到經理變更應加強重視。

解決方案:全面審視新任經理,如果他的過往業績也是優秀水平,繼續持有是最好的方案;

如果任職的是新人或者是過去業績比較平庸,最好及時更換基金,畢竟全市場優秀的基金上百隻,與其抱有不確定性,不如花0.65%的手續費換個更安心的基金(若持有一年以上費用更低)。

另外,有的基金在公佈經理離任前,業績就開始下滑,為了減少這個影響,儘量分散化投資,不要集中在一兩隻基金上。


缺點二:規模過大

好基金經過幾年的優秀表現,會受到更多投資人關注,容易導致規模變大。

我們經常聽說規模是業績的敵人,因為體量過大後,有很多中小盤的好公司不便買入,調倉換股也會受到限制,容易造成基金業績不再像以前那樣優秀和領先,部分基金限大額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解決方案:先理性判斷基金的規模,通常來說規模小更利於經理的操作,2億至50億的規模是比較好的,但是規模太小也會影響經理和基金公司的收入。

關於規模沒有嚴格的限定,優秀的基金規模都不會小,所以要取一個平衡點,目前定義大盤價值類基金和換手率低的,經理旗下規模最好不超過200億。

換手率高且持倉以成長型為主的基金,旗下規模最好不超過100億。

如果是價值和成長都有的均衡型,規模最好不超過150億。

注:同一經理旗下的基金只要持倉雷同,規模應該累計。

當基金規模嚴重過大時,可以考慮更換到其他的優秀基金上。對於特別優秀的基金,規模可以適當放寬,對業績的容忍度高也可以繼續持有,畢竟相比經理變更來說要好很多。


缺點三:業績變差,不穩定

這個要分兩點來看,第一,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再優秀的基金也無法保持一直領先,所以短暫的幾個月落後,甚至是一年落後,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也是這個道理,要理性看待。

解決方案:如果基金在近1-2年的業績排名持續名列前茅,且中短期漲幅過大,遠遠超過同類平均,建議謹慎買入,這樣可以減少買入後出現業績不佳的情況。

另外一種情況是,基金本身並不是優秀的,只是短期的市場風口輪到了他而已,目前大部分人所說的買入後變差都是這個類型,這樣的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傷害也更大。

解決方案:儘量少關注短期排名,多關注3~5年的長期業績,並全面瞭解基金的波動率和穩定性,做出正確評估後再投資。建議看看以前發表的《要警惕短期基金排名“陷阱”!》

不管哪種基金,追高的背後都蘊含著較大風險,即使優秀的基金也難免,在投資中應該多加註意。


缺點四:費率高

主動基金費率高是大家經常吐槽的對象之一,主動基金每年的運作費率大約是1.75%左右,指數基金一般是0.65%(個別會更低),在持有一年的情況下比指數基金要高出1.2%左右,這是因為兩類基金在付出的人力成本上相差巨大。

解決方案:不要被這種觀點帶節奏,對於投資者來說產生更多收益才是最主要的,畢竟每日的基金淨值中已經扣除了這些運作費用,無需另外支付,在收益體現上也是所見即所得。

我們對優秀主動基金的定義是長期年化收益在18%以上,滬深300的年化是9%左右,這中間有巨大的收益差,完全可以填補費用上偏高的問題。同時由於複利的原因,長期下來收益差會越來越大。

下面是《主動基金 二》文章中的圖片,大家對比下差距:

主動基金(四)如何應對經理變更等問題

缺點五:運作不透明

其實這算不上什麼問題,就像很多公司擁有一些核心機密,百年老店擁有傳統秘方一樣,主動基金就要對自己所購買的股票進行保密,不實時公佈持倉也是符合相關法規的。

想象一下,如果主動基金實時更新持倉比例,等於把底牌在全市場亮出來,對基金的運作和持有人都不公平,其實關於透明度,大家更在意的是會有“老鼠倉”行為。

老鼠倉行為是違反刑法的,相信絕大部分經理都會遵紀守法,即使有個別經理,也是業績方面做的不理想。因為優秀的經理他們靠自己的能力,把基金的規模和業績做起來,綜合年薪達到數百萬都不是問題,沒必要再去冒險。

所以,核心問題還是在於你選的基金是否優秀。

總結

以上是主動基金常見的缺點,其中最重要的是經理變更,這個大家務必要重視,其次是規模過大,要適當謹慎。

至於業績變差,主要看是否真正選到了好基金,如果是就儘量去信任他,如果不是就重新做決定。

剩下的費率高和不透明,與他們的超額收益相比,不值得一提。

我們買基金最終目的是為了取得良好收益,並大幅超過同類平均。所以,信任優秀經理的專業水平,可以讓投資事半功倍,而不是被一些小問題所困擾。

至於未來何時放棄主動基金,那就等什麼時候優秀基金與滬深300的收益差降到3%以內再說。

整體來看,主動基金的變數比較多,長期投資會有些不確定性,在持有過程中要定期觀察並及時處理。


相關閱讀:
主動基金(一)選對基金,比抄底更重要
主動基金(二)相信專業投資,讓收益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