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向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此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仍然有一百余万的军队,东南亚地区的日军规模也超过60万。此外,在日本本土及南太平洋的各大岛屿上,依然驻扎着近百万的日军。

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换句话讲,在战争结束时,日军仍然拥有着两百多万的军队,实力不容小觑。那么,拥有着如此庞大规模军队的日本,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呢?

古人们有这样一句话:兵不在多,贵在精,打仗从来不是一个靠人多就能取胜的“游戏”,特别是在枪炮时代。人再多,能躲的过子弹吗?日军还残存数百万的军队是没错,甚至于当时日本还叫嚣着“一亿玉碎”,号召全民作战。但这些军队有什么用?

所谓军队,是需要有经过训练合格士兵以及相应的武器装备。而二战后期的日军,精锐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大都兵员素质低下,许多人都是临时征召,没上过战场,有的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连枪拿不稳。

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日军神风特攻队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以自杀袭击著称,基本上就是开着飞机去撞美军军舰。日军之所以这样疯狂,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常年的战争消耗,使得日军的飞行员极度匮乏。飞机没了短时间还可以造,但是飞行员没了,一时半会儿可培养不出来,这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飞行时常的。

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这也是为何早期横行太平洋的日本零式战机,在后期的马里亚纳海沟,被美军打成马里亚纳火鸡。这其中不是因为零式战机有多差,而是日军的飞行员不行。当然,除了兵员素质下滑以外,日军的武器装备水平,也在不断下滑。面对美军的封锁和轰炸,日军的工业几近于瘫痪,根本无法提供相应的武器装备。

这就注定日本剩下的数百万大军,谈不上什么战斗力,更不要提去对抗强大美军了。咱们当年面对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日军也是这种情况,哪次会战不是咱们兵力占优?可是最终的战损往往都是日军占优。

当然了,日本投降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国家已经撑不住了。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如果仅仅依赖本土的资源储备,它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所以日军才会在美军封锁后,不顾一切的和美军开战,并抢占东南亚。因为日本需要东南亚的资源来为本土输血。在开辟了东南亚战场以后,日本对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肆掠夺,东南亚的石油等储备资源,给日本的作战提供了保障。

珍珠港事件后,日军一度掌握了太平洋的控制权,凭借着从南太平洋掠夺来的资源,开始大力发展军备,军事实力一度扩张。

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然而,这个优势并没有持续多久。中途岛海战后,美军逐渐夺回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日本的海上补给线路再度受到美军的骚扰甚至于封锁。

最后南太平洋上日本的海洋运输线被美国海军完全控制,日本军队的后勤资源的得不到保障,就算拥有再多的兵力也无法改变战局,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除了自身资源匮乏的情况以外,美军的强大攻势,也是日本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显然,二战时期的日本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国家,双方的国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美国造军舰飞机的速度已经是超过了其在战场上消耗的速度,而且美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保证了兵员素质。这是武器装备以及人员的双重碾压。

当然了,虽然二战后期,日军面对美国的国力碾压,在太平洋战场上逐渐失去优势。但日军的战斗意志依然很顽强,在完全处于劣势以后,无论是民众还是军队,大家都表示为天皇作战到底,一众士兵都没有投降的打算。他们在战场上越来越“疯狂”,不求胜利,只求给予美军更大的杀伤。

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虽然美国在军力上占据优势,但庞大的伤亡仍然让本国民众无法接受。为了尽快的结束战争,美国在原子弹试爆成功以后,美国就打算用这种新型战略武器逼迫天皇投降。美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投下了原子弹,每一次都是数十万的伤亡以及整座城市变成废墟。

这种前所未见的武器,让日本人心里没底了。天知道美国人还拥有多个原子弹?(其实当年美国就这两颗存货)。

而且裕仁天皇他也怕死啊,当年东京大轰炸,他也是险些丧命啊。原子弹他们自信自己能躲得过去。为了保障民族日后的延续,或者说保命,日本只能选择投降。

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原子弹爆炸的同时,日本方面还是在想办法顽抗,他们想要有条件的投降。

甚至于当时有些大臣提议让天皇转到东北,中国的东北地区有着最精锐的数十万关东军。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此时的关东军虽然精锐已经抽调一空,但相对而言安定的环境,使得其实力得到了最大的保存。

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东北是中国的领土,中美之间又是同盟关系,所以原子弹一定不会威胁到天皇。不得不说这个计划还是挺“阴”的。日本可以依靠这里负隅顽抗,从而为自己在谈判桌上争取一些筹码,比如天皇的地位,战犯的审判等等。

然而1945年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宣战,在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百万红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守东北之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而此时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仅有70万人,而苏联红军则有150万之众,再加上苏联红军的装备非常精良。在短短数日之内,日本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二战结束时,日本还有数百万大军,为何会选择无条件投降?

日本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他们再也没有资本讨价还价,即使还有数百万大军,那也只能是被人家秋风扫落叶,毫无挣扎的可能性。

如此,晚投降不如早投降,还能减少一些伤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