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從眾心理是常見的社會心理現象。只要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意見領袖及所謂“權威”,否則眾口難調,難以成事;但若人云亦云,盲從大眾意見,放棄獨立思考的權力,對於事件發展顯然也百害而無一利。從眾心理是什麼?什麼人容易有從眾心理?怎樣克服從眾心理?本文試通過解讀電影《十二怒漢》,探尋上述一系列問題的答案。

《十二怒漢》

貧民窟長大的18歲青年因涉嫌殺害父親被告上法庭,此前他已有多次犯罪前科,此次案件中,有“作案兇器”作為證物,又有兩名證人言之鑿鑿,力證他們曾“看到”被告出現在犯罪現場甚至是“目睹”被告犯罪過程。

12個學歷各異、工作各異、階級各異、性格各異的男人組成了本次案件的陪審團,他們將在休息室內,討論案情直至達成一致意見以裁定被告是否有罪。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貧民窟、少年、前科、物證、人證,如此清晰的案情於大多數陪審員而言已無討論必要,一落座,便咬定被告有罪。

唯有8號陪審員認為被告無罪,力排眾議,不顧他人嘲諷、人身攻擊甚至險些爆發的肢體衝突,提出自己的合理質疑,並有條有理的分析案情,逐一擊破對方漏洞,經過漫長的討論與多次表決,終成功逆轉局勢,陪審團一致裁定被告無罪。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卻基本只有一個場景——供陪審員討論的、一間不超過40平米的休息室。狹小而單調的空間,讓觀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密閉的房間如放大鏡般,偏見、盲從,亦有正義、理性,人性的優缺點在此顯露無遺。

12怒漢,代表的不僅僅是12個人,更是整個社會的縮影。

集體無意識與沉默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何謂“從眾心理”?

從眾,即“由於群體壓力而改變個體的行為或信念,順從是其表現形式之一,指迫於外部壓力而與群體趨同”。[1]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提出“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人一到群體之中,智商就嚴重下降,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意見、想法和信念,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總之,數量即正義”。[2]

傳播學中有一類似理論“沉默的螺旋”,意指“由於害怕被周圍的人排除在群體之外,大眾會小心觀察民意,並以其作為參照,決定我們是否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人們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公眾的少數派,他們將不願意傳播自己的觀點”。[3]

不同領域對從眾行為有不同角度的闡釋,通俗來說,我們將這種行為叫做“隨大流”。

少數派與多數派的博弈

11位陪審員投“有罪”,但背後原因卻各不相同,大多數人是受從眾心理的影響,電影裡恰好展現了幾類易受從眾心理影響的人群:

1. 缺乏自信

2號陪審員是個懦弱、溫順的銀行職員。第一輪投票中,他是最後一個舉手表決的,期間猶豫多次,手略微舉起又放下,當確定大多數陪審員都投“有罪”後,他才緩緩舉手以示“有罪”。隨後的多輪討論中,無論是投“有罪”亦是“無罪”,問及其原因,他都以“我不知道,我就是覺得……”搪塞過去。即使站在道理這邊也不敢過多解釋。7號陪審員評價其就是“一個牆頭草”。

不自信的人往往立場不堅定,其對自己獨立做出的決定總持懷疑態度,極需他人的認可,也因此容易偏向多數人的認可的決策,因為多數派的身份更能給他們安全感。

2. 缺乏責任感

7號陪審員代表的就是這類人,作為陪審員,他並不在乎自己的職責與義務,只關心晚上能否如期觀看球賽。第一輪投票便投“有罪”,是因其認為大多數人都會投“有罪”,這樣便可迅速結束討論。而後第六輪投票,雖改為“無罪”,但也並未認真思考過其中疑點,而是計算出多數人會投“無罪”後,做出的於自己而言最有利的決定。

身為陪審團,他們的投票決定著一位少年是否會被判處死刑,說是掌握著“生殺大權”也不為過,正常人遇到這種一般情況都會再三考慮,寧可放過,不可殺錯,7號陪審員只關注自己的利益,罔顧他人生命,漠視審判結果,如此重大投票卻由一次次精明的計算而決定的,是一種極度缺乏責任感的行為。

於這類人而言,做出什麼樣的判斷並不重要,只要與大眾保持一致,儘快得到結果且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即可。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3. 惰性思維

6號陪審員是一個油漆匠。事實上,他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人,在3號陪審員對老人(9號陪審員)吼叫時,他及時出面制止。但在別人分析案情時,他多是在附和,鮮少提出建設性建議。在一屋子的新貴族、工程師、富二代、銀行家中,作為油漆匠的他,自然而然地感覺低人一等,因此更願意擔任順從的角色,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他說“我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我只是一個上班族,該動腦筋的是我的老闆”,這句話也許是不少人的真實寫照。大多數人在社會中的話語權是缺失的,精英階層已制定好一切規章制度,大眾只需要照做即可,也許他們並不是沒有質疑過,但人微言輕,如蜉蝣撼樹。長此以往,大眾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成為沒有思想的傀儡。

4. 偏見可能也是從眾的一種

4號陪審員在眼看著“無罪”成為佔優勢一方時,“義憤填膺”地說“他生於貧民窟,貧民窟是犯罪的溫床,來自貧民窟的孩子出了社會很有可能變成惡棍”;10號陪審員更是毫不掩飾自己的偏見“那些人生下來就是騙子,他們有天生的劣根性,那些人殺人是不用理由的,他們有暴力傾向,他們都是大壞蛋,他們之中沒有好人”……

如果這個案子的被告是一個出生於小康之家,品學兼優的少年,他們還能這麼毫不猶豫、毫無負擔地投下“有罪”嗎?如此急於蓋棺定論,是否從內心深處就認為這樣的人死不足惜?

然而,這幾位陪審員都沒有親身接觸過任何一個來自貧民窟地孩子,這樣的認知從何而來?親朋好友間的閒聊、媒體的渲染、社會氛圍的影響?我們無從得知。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對話,是一門藝術

第一輪投票後,8號陪審員作為“異類”,受到了指桑罵槐的嘲諷,10號陪審員表示“總是會出現唱反調的人”,其他人雖未說話,但也用眼神表達了無聲的質疑與不解。面對外界施加的壓力,8號陪審員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並最終扭轉乾坤,他是怎麼做到的呢?7號陪審員幫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軟性推銷。

第一輪是公開投票, 8號陪審員投“無罪”後說“11個人認為被告有罪的情況下,他很難再投出‘有罪’,將被告送上電椅”,那麼同理,對於其他11人而言,在已有10人投“有罪”的情況下,跟隨眾人投“有罪”是否能減輕相當的心理壓力?

於是,8號陪審員提議進行第二輪秘密投票且他不參與,只要仍是11人認為“有罪”,他也就投“有罪”。如此,壓力便轉嫁到了其他11人身上,此時壓力不是平均分攤,而是由每個人各自完全承擔,這時投“無罪”所承擔的壓力和風險相對而言要少得多。由此,8號陪審員得到了關鍵人物9號陪審員的支持,這個細心而睿智的老人在後續發揮出關鍵作用,成功助力扭轉戰局。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西方法律體系下有“疑罪從無”和“誰主張誰舉證”兩個重要原則。因此,8號陪審員始終堅持“我不肯定他無罪,但我懷疑他是否有罪”, 這樣就需要其他人舉證,證明被告確實有罪。隨後,8號陪審員“軟性推銷”的技能便徹底發揮出來了。

8號陪審員一直認真聆聽其他人的發言,即使遇到疑點也不打斷,而是等待其發言完畢再提出;提出問題後,他並未直接闡明自己的思路,而是給予對方作答的機會,通過指出對方發言的漏洞來讓對方接受自己的邏輯;討論陷入僵局時,8號便主動拋出問題,引導其他陪審員進行思考;即使遭遇質疑與挑釁,8號陪審員也一直保持著平和且理性的態度,堅持以理服人。

便是靠著這樣“柔中帶剛”的方法,8號陪審員抓住證詞漏洞,讓陪審團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初看似有力的證據,遵循“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原則,改投“無罪”。

無處不在的戾氣

距離“從眾心理”的提出及《烏合之眾》的撰寫已經過多年,許多外部條件都已變化,書中的一些例子於我們而言遙遠且陌生,但從眾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仍屢見不鮮。

微博作為新媒體的代表,打破了媒介議程設置的壟斷權,使用戶身份由主動向被動轉變,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網絡生態環境,但其中也明顯的表現出諸如從眾等群體特徵。

微博為何會成為假新聞的重災區?據《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統計,中國59%的假新聞首發於微博。假新聞青睞微博的原因之一便是利用了用戶的從眾心理。作為短平快的消息平臺,微博完美契合了現代人快餐式的信息消費習慣,吸引眼球的假消息一經爆出,用戶便唯恐落後於熱點,爭相轉發,同時,微博推送體制下,大量同質內容作為熱點頻繁出現也降低了用戶判斷信息的敏感性,削弱了用戶傳播假消息的“罪惡感”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微博粉絲控評的意義何在?微博用戶對於粉絲控評的場景恐怕並不陌生,隨意一條與明星有關的動態下基本都是圖文無關的粉絲表白。粉絲控評的從眾心理影響往往是雙向的。於粉絲而言,一個人做這樣的事也許是尷尬的,但如果有一群人和你在做,你是否還感受到了歸屬感?同時,對於其他用戶而言,他們對某一明星並不瞭解,卻又愛跟風偏信一家之言,此時,一些導向型的言論對於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顯得至關重要。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甚至,使用微博就是一種從眾行為。對部分人而言,微博是非必要且無吸引力的,但周圍的朋友都在使用微博,將微博作為重要資訊來源與信息分享渠道時,他們也會因害怕無法融入周圍人而被迫使用微博。

憤怒,也是一種力量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臺詞是 “要孤軍奮戰對抗荒謬的言論並不容易”。“少數服從多數”不知何時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雖然“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句話並不一定準確,但任何人都無權剝奪你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抉擇表態的權力——即使是少數派。


堅信你的堅信,懷疑你的懷疑


參考文獻:

【1】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P187

【2】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7.P63-64

【3】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P199

【4】項文,張譯尹.從電影《十二怒漢》看從眾心理[J].JIN RI HU BEI,2013,(11):148-1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