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才能:“至暗時刻”頁岩油氣還會“浴火重生”

作者 | 崔雪芹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沙特—俄羅斯價格戰引發迄今為止最大、最黑的‘黑天鵝事件’,國際原油價格跳水式暴跌,世界石油工業進入‘至暗時刻’。”

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能源頁岩氣研發(實驗)中心主任鄒才能甫一開口,便這樣評價目前石油工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鄒才能分析說,“最大”是指對現在影響很大,對未來影響深遠;“最黑”是指油價暴跌,甚至擊穿“零”地板價跌至負值,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我們的應對方案除了實施自我成本革命外,還應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力度,加強‘大能源’供應能力,才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但是,鄒才能又樂觀地指出,“石油工業雖然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但也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機遇”。

他斷言,低油價將倒逼成本降低,全球非常規油氣工業雖處於困境,但一定會“浴火重生”。

頁岩油氣工業迎“第三次革命”

鄒才能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石油價格戰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稱之為頁岩油氣工業的“第三次革命”。

他指出,頁岩油氣革命經歷了創新的“高光時刻”,也經歷了超低油價的“至暗時刻”,要借鑑美國經驗與低油價危機,革“高成本”的命。

第一次是革“常規油氣”的命,非常規油氣雖實現了規模開發,但是投資很大。

美國依靠頁岩油氣革命實現了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突破,引領水平井、旋轉地質導向鑽井等技術突破和平臺式工廠化開採等管理革新,打破了原有常規油氣圈閉成藏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實現了工業化發展。

第二次是革“自己”的命,大幅降低了盈虧平衡點。

美國在上一輪低油價期間,從技術上提高單井極限產量,從管理上追求極限低成本,總體將頁岩油成本從2014年的70美元/桶降至2016年的40美元/桶,頁岩氣成本從0.43美元/千立方英尺降至0.26美元/千立方英尺,油氣成本下降約一半。

這次是頁岩油氣工業的“第三次革命”。

在鄒才能看來,“第三次革命”對世界石油工業,尤其是中國石油工業是“生命考驗”,在超低油價情境下要想生產、生存,唯有依靠低成本及技術和管理的創新。跳躍、波動式的中低油價,可能成為常態。

“公司要想生存,必須要有效益;要想有效益,必須降低成本。”鄒才能補充道。

美國頁岩油氣工業或遭重創

作為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和消費國,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4月20日跌至“零”以下,昭示油氣行業面臨極端挑戰。

美國能源部預測,大概18個月後美國能源需求才能回到正常水平。

美國國內頁岩油氣生產同樣遭遇沉重打擊,從去年11月開始出現下降,頁岩氣產量已降低至20億方/年。

今年3月中旬以來,美國的活躍鑽井平臺數量減少了逾三分之一;4月12日以來,一週內減少了約300~400個。

據報道,有些鑽井工程進行到一半就採取了封堵措施,因為低油價導致繼續鑽井已無經濟意義。

許多油服公司也在“享受壓裂假期”,在油價如此之低的情況下,暫停部分或大部分的壓裂工程及完井作業。

頁岩油氣新完井數大量減少意味著,頁岩油氣總產量或將迅速下降。

據伍德麥肯茲公司預計,若延長“壓裂假期”,美國頁岩油產量到年底之前可能會減少約200萬桶/天。

一以貫之實施“四大戰略”

“常規油氣是‘高品位資源’,而頁岩油氣屬於‘低品位資源’,需要通過附加低成本的新技術才能實現規模有效動用。”鄒才能說,“面臨如此‘至暗時刻’,我們唯有‘不靠高油價、不怕低油價,依靠低成本’,才能帶領石油工業突出重圍”。

頁岩油氣為何“死不了”?鄒才能分析,如果油價持續走低,美國會以購買進口代替本國生產,大規模頁岩油氣勘探生產處於短期“壓裂休假”狀態,全球總體供應穩定,油氣需求尚在。

另一方面,疫情暫時對其它新能源類型開發有較大負面影響,這是由於新能源成本相對較高,會對一些石油公司轉型產生一定影響。

通過這次疫情衝擊,鄒才能認為,我國仍需繼續堅持油氣勘探與開發,穩定國內油氣生產這個“壓艙石”。

同時,從這次疫情看到,未來,我國除了實施油氣勘探開發‘極限低成本戰略’外,還應更大規模、更大力度投入低成本新能源技術研發與開採,唯有新能源消費佔比大幅提升,才能增強我國能源供應的抗風險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才能不再懼怕低油價。

他提出,要大力實施低成本油氣戰略、高儲備油氣戰略、新能源提速戰略和極端事件風險預警戰略等“四大戰略”,將此作為基本戰略一以貫之,助力油氣公司儘快走出困境,煥發新活力,實現石油工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科學報》 (2020-04-29 第3版 能源化工)

排版 | 郭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