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319年,怎麼就成埋汰宋了?原因何在

提起宋朝你會想到什麼?富庶?蘇軾?岳飛?又或者是金庸小說裡的人物?在很多歷史愛好者的眼中,宋朝就倆字,埋汰,埋汰宋!可能有人覺的這個說法不準確,宋朝的富庶超過歷史上任何的朝代,他的中央政府財政收入曾經達到摺合白銀1.2億兩之多,超過所有的封建王朝,即便是南宋,也有4000萬兩的收入。有錢歸有錢,有錢不代表他不埋汰,下面咱們先看看北宋過的什麼日子。

兩宋319年,怎麼就成埋汰宋了?原因何在

影視劇中趙匡胤


世宗柴榮葬慶陵,孤兒寡母坐寶殿。率軍北上平敵寇,陳橋兵變坐江山。公元960年, 趙匡胤陳橋兵變竊取柴家天下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宋朝從建立之初,面臨的局勢就比其他王朝的更嚴峻.後晉的石敬瑭給契丹做了“兒皇帝”把中原王朝自古以來的北方天然屏障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給了契丹人,從此,中原地區再沒有任何屏障能阻擋契丹的鐵騎,宋朝就像傷口暴露在冰天雪地裡一樣暴露在契丹人的面前。趙匡胤時期,宋朝的軍隊還能和契丹軍隊抗衡,甚至數次擊敗契丹部隊,但是在趙光義把趙匡胤時代的精兵敗光之後,就沒有了抗衡的資本.西北地區有強悍的西北軍,但是河北地區的邊境卻經常被契丹人騷擾,很是狼狽。

兩宋319年,怎麼就成埋汰宋了?原因何在

影視劇中宋仁宗


這時党項人出現了,党項人從一個小部落一步一步崛起。趙家皇帝被党項首領李繼遷耍的團團轉,李繼遷幾乎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党項人持續做大,最終建立西夏政權,夾在契丹和北宋之間,雖數次被推到死亡的邊緣,卻總能死灰復燃,最終和契丹北宋在東亞這片土地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在此之前,北宋獲取和平的方式是用錢買和平,北宋的統治者認為,花那麼點錢就能換來和平,物超所值。給党項人那點錢,不過是九牛一毛。

兩宋319年,怎麼就成埋汰宋了?原因何在

影視劇中蕭太后


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帶著遼聖宗揮師20萬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最終達到了澶州城下.遼軍主將蕭撻凜被大宋床孥射殺,遼軍孤軍深入,後面是大宋的守邊軍隊,前面也是大宋的部隊,這種情況下真宗趙恆甚至沒有拼死一搏的勇氣,贏了就是幾十年的和平,趙恆選擇了求和,表面上是大宋贏了,但是大宋每年卻要給遼國幾十萬兩銀子求買和平,如此和平,喪權辱國,但是北宋的統治者包括大臣都欣然接受。可見錢真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契丹人缺錢,西夏人更缺錢,偏偏大宋有錢。

下一篇,講南宋的埋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