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弗朗西斯·培根說:“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絕非沒有安慰和希望”,這或許正符合我們先賢所說的,無常勢,無定數。

既然人生本無常,聚散無定數,那麼我們如何對待人生、如何對待聚散、如何對待成功又如何對待失敗,則決定了我們自身的滿足與否。

我見過一無所有的人樂觀地對待這個世界,也見識過功成名就的人悲觀地抱怨世間一切,但到底為何會有這種分別?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我們以何種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決定了我們是感到滿足、樂觀,還是感到缺憾、悲觀,我時常聽到、看到,許多人宣說著做人應該積極樂觀,應該坦然面對這個世界一切的失敗與痛苦。

我們都知道應該卻坦然地面對失敗與痛苦,這種道理似乎簡單、熟悉的像我們呼吸一樣深刻,但許多人並無法真正的卻坦然面對。

我認為導致這兩種區別的原因,來自於兩種不同的尋因方式,一種稱之為向內歸因,另一種則是向外尋因。

01 向內歸因

對於向內歸因的人來說,他們更習慣將挫折、失敗歸咎於自身的能力、行為上的錯誤所導致的,他們正如伏爾泰所說的那樣,認為所謂的挫折與失敗,不過是上天想要堅強我們意志所設下的層層阻礙,對內尋因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獨特的特質。

  • 1. 堅韌不拔:向內歸因需要有著足夠強大的心理,才能承擔尋因過程中帶來的負面自我評價,因此善於向內歸因的人,往往不會輕易被挫折、失敗擊倒。
  • 2. 快速成長:向內歸因的過程,正是正視自己錯誤的過程,因此他們更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點,並願意去改正這些缺點,從來獲得更快速的成長。
  • 3. 積極陽光:
    向內歸因,使他們不會將問題歸咎於其他因素,不會經常表現出頹廢、悲觀的情緒影響到他人,從而使他人感到積極陽光。

善於向內歸因的個體,往往能收穫更好的人際關係,並且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更願意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不會怪罪與其他因素,從而使自己不會“鑽入牛角尖”之中,得以快速成功,從而進入“正循環”之中,步入人生的快車道。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02 向外尋因

與向內歸因不同,向外尋因群體的特質往往是不那麼討喜的,這種不討喜既影響到了自己,也影響到了他人。

但或許正如客觀唯心主義的“存在即合理”一般,向內歸因也有其存在的道理,並且向外尋因也並非是毫無用處的。

即使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這種“硬漢”,在賣掉一直陪伴自己的小狗時,也不免崩潰哭泣著向外尋因。

適當的向外尋因,可以使我們適當的在面臨一些無法改變的事情時,通過向外尋因進行情緒宣洩,免於我們陷入崩潰之中。

但這無法掩蓋向外尋因的種種惡果。

  • 1. 成長停滯: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失敗時選擇向外尋因,將錯誤歸咎於外部因素之中,也就失去了正視、改正自己缺陷的動力,反而不斷地陷入相同的錯誤之中。
  • 2. 他人厭惡:我們都不喜歡作為“垃圾桶”,不斷接受向外尋因者的抱怨與不滿,這種負面情緒會不斷的影響我們,因此向外尋因者的抱怨與不滿,影響了他的人際關係,引起了他人的厭惡。
  • 3. 消極悲觀:許多人習慣性地通過向外尋因的方式,卻宣洩自己的情緒壓力,但他們從來無法掌控外部因素,因此會不斷地重複錯誤、重複挫折,但他們仍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反而認為這個世界在“針對”他,從而陷入消極悲觀之中。

向外尋因,確實可以在某些時候為我們提供心理上的保護,這正是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防衛機制之中的轉移行為。

但這並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由於能力增長的停滯甚至退行,使問題不斷累積,最終某一次小小的挫折,也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我們應該向內歸因還是向外尋因?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選擇的問題,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向內歸因。

甚至於我們在一些動畫中,比如《成龍歷險記》也提到了智者向內尋求力量,不智者向外追求力量,顯然所有人都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這正如那些積極樂觀、坦然面對的言論一樣,屬於“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但好在本篇文章,並不只是告訴大家向內歸因的好處與向外尋因的壞處。

從這開始,我們一起看看為什麼“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我們也看看如何能做到“道理我都懂,也正在去做”。

01 人格歸因

社會心理學家弗裡茨·海德,在1958年提出了歸因理論,後來經過了長足的發展,逐漸出現了維納、三度、對應推理等多種流派。

作為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組成理論,如果我們去詳細的講解與拆分,顯然是無法成功的,因此,在這裡我將簡單、通俗的進行一些解釋。

無論向內歸因,還是向外尋因,都是一種在我們面臨問題時,對自己、他人的行為推論與解釋的過程。

那麼,我們為何會將問題歸咎於外部,選擇向外尋因的方式去推論、解釋?其實這源自於我們習慣性的歸因方式。

歸因方式我們可以簡單地分為事件歸因與人格歸因兩種,通常來說我們更習慣於使用事件歸因解釋自身,使用人格歸因解釋他人。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理論,被稱為自利歸因偏差,指的是我們在解釋自己行為時往往將積極、正面的結果歸於自身,因此在解釋自己時習慣使用事件歸因,使得我們往往會更為體諒、體會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

“在職場中,當我們在拍馬屁時,我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無奈的低下頭顱,向現實妥協,值得原諒”。

但在我們評價他人時,由於並不會觸發自利歸因偏差,因此我們常常會使用人格歸因來解釋他人行為,使得我們以“有罪推論”的形式解釋他人行為。

“在職場中,我們看到別人拍馬屁時,我們往往會認為其市儈圓滑,是一個油膩的中年男人”。

這聽起來與我們向內歸因或向外尋因並無關聯,但正是這種事件、人格歸因的區別,導致我們認為自己能力優於他人,從而在解釋與推論過程中,使我們更傾向於懷疑是他人的“針對”,或是社會的“不公”。

這並非無的放矢,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提出的社會比較理論認為,我們個體在缺乏客觀的情況下,通常會利用與他人的比較,來進行自我評價,從而導致了:

“我自己能力那麼強(事件歸因導致),他能力那麼弱(人格歸因導致)但為何卻是他獲得了升職?(社會比較)一定是領導和他關係好(向外尋因)”。

在社會比較理論影響下的人格歸因,使我們習慣於向外尋因,並且深刻地認為這是正確的行為,從而陷入深深的執念之中,無法自拔。

但,錯的真的是別人嗎?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當我們根據過往經驗與當前希望,習慣於一種解釋與推理的方式後,我們便無需每次都去思考我們的失敗與挫折,到底是內因導致,還是外因所導致的。

這便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內隱信息加工方式,為了減少我們主觀意識介入所帶來的精力付出,我們開始通過經驗與願景去處理信息。

“長時間沒有獲得加薪,我們一開始猜測是領導不喜歡我們(向外尋因),從而使我們從自己能力不足的擔憂中解脫(希望),而長久以往的向外尋因,使我們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方式,我們無需考慮領導是否真的不喜歡我們,我們只會深刻地認為領導確實不喜歡我們(內隱信息加工)”。

最終這種長時間的內隱信息加工,使我們的向外尋因,成為了屬於自己的歸因風格,不得不說這確實是我們不用懷疑自己的真實能力,也不需要去努力的改變缺點。

但“領導不喜歡我們”這個現實的問題,並沒有隨著我們歸因風格的形成而改善,因此我們雖然不懷疑自己的真實能力,但卻在承擔問題所帶來的痛苦。

不過我們通常會更加積極的對外尋因,找到除領導不喜歡我們之外的理由,比如天妒英才或是嫉妒賢能。

或許我們並不想這樣,畢竟無論是多少理由,都無法改變“領導不喜歡我們”這個問題,現在“道理我們都懂,也知道自己因為什麼導致了這個問題”。

那麼,如何解決?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01 認識到問題的“不可解決性”

如果要做出改變,我認為還是要從問題本身入手,通常我們提及問題時,腦海中第一個蹦出的便是解決問題。

這來自於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中,對問題的定義便是自身的錯誤,認為問題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我們需要解決問題才能繼續前行。

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時候即使我們將問題定義為自身的錯誤,也可以幸運地解決問題。

但很多時候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泰戈爾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磨練,既然是磨練那或許有些問題我們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同時,許多問題與其說是我們人生的絆腳石,不如說是我們的慾望,使我們對當下生活的不滿足的自尋煩惱。

​“為什麼我買不起遊艇?為什麼我長得普普通通?為什麼我身高不到185?”

因此,在我們面臨使我們感到挫折、痛苦的問題時,不如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 1. 這真的是問題嗎?這是他人對我們施加的,還是我們對自己施加的?
  • 2. 這個問題我是否有辦法解決?
  • 3. 是真的沒有辦法,還是我將問題歸咎到了他人身上?
  • 4. 如果現在沒有辦法,我怎麼做未來才有可能解決它?
  • 5. 如果我無法解決它,我應該如何對待它?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02 認知重評,改變歸因風格

向外尋因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歸因風格,實際上是出於自我服務而產生的偏差,我們並非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敢正視自己的問題。

我們是為了防止自身處於認知失衡狀態,通過使用對外尋因宣洩我們的情緒壓力,最終形成了這種錯誤的歸因風格。

那麼,如果我們深入一些來看,為什麼有的人會向外尋因、有的人卻會向內尋因?原因在於我們長久以來、從小到大對挫折與痛苦的認知所導致的。

因此,許多人之所以無法改變自己的向外尋因風格,在於其過於注重事物本身的“悲劇面”,而不斷產生擔憂的情緒,而那些習慣於向內歸因的人,卻更加關注與事物本身的“積極面”。

  • 1. 不忽略:許多事物本身可能並沒有表現出積極的一面,或者說其積極的一面過於微弱,因此被我們所忽略,那麼改變的第一步便是不要去忽略它。

“工作時我們發現自己的工資比同事低,與其抱怨公司分配不公,不如考慮一下自己其實在承擔著更輕鬆的工作。”

  • 2. 不執著:如果我們過於聚焦於錯誤,便只會陷入沉淪之中,而忽略了人生美好的一面。

“一直沒有獲得晉升,便一直抱怨領導不喜歡自己,從而不願意進行任何努力”。

  • 3. 去嘗試:不因痛苦與挫折便停止腳步,而是努力地邁出第一步,即使這是小小的一步。

“一直沒有獲得晉升,但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或許工作再積極一些,領導就會喜歡我們”。

  • 4. 去接納:不去拒絕痛苦與挫折,而是從痛苦與挫折中汲取積極面。

“一直沒有獲得晉升,便可以認為是領導對我們的考驗,或是領導對我們缺點的側面提醒,從而認為領導也是善意的”。

風格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有改變了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從“錯誤”的風格中解脫出來。

認知重評作為一種認知調節策略,其效果已經得到多次證實,比起向外尋因,認知調節具有更“積極”、“有效”的作用。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向外尋因導致的逃避面對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是許多人的困擾,但或許正是因為這是許多人的困擾,它反而成為了一種逃避面對的理由。

我認為,面臨這種困擾的人,並沒有深入的思考、思索如何解決,其既不懂全部的道理,也沒有嘗試去改變。

但如今,道理與方法都已具備,我們既懂得道理,也知道了方法,還會做不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