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弗朗西斯·培根说:“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绝非没有安慰和希望”,这或许正符合我们先贤所说的,无常势,无定数。

既然人生本无常,聚散无定数,那么我们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聚散、如何对待成功又如何对待失败,则决定了我们自身的满足与否。

我见过一无所有的人乐观地对待这个世界,也见识过功成名就的人悲观地抱怨世间一切,但到底为何会有这种分别?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我们以何种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决定了我们是感到满足、乐观,还是感到缺憾、悲观,我时常听到、看到,许多人宣说着做人应该积极乐观,应该坦然面对这个世界一切的失败与痛苦。

我们都知道应该却坦然地面对失败与痛苦,这种道理似乎简单、熟悉的像我们呼吸一样深刻,但许多人并无法真正的却坦然面对。

我认为导致这两种区别的原因,来自于两种不同的寻因方式,一种称之为向内归因,另一种则是向外寻因。

01 向内归因

对于向内归因的人来说,他们更习惯将挫折、失败归咎于自身的能力、行为上的错误所导致的,他们正如伏尔泰所说的那样,认为所谓的挫折与失败,不过是上天想要坚强我们意志所设下的层层阻碍,对内寻因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质。

  • 1. 坚韧不拔:向内归因需要有着足够强大的心理,才能承担寻因过程中带来的负面自我评价,因此善于向内归因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被挫折、失败击倒。
  • 2. 快速成长:向内归因的过程,正是正视自己错误的过程,因此他们更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愿意去改正这些缺点,从来获得更快速的成长。
  • 3. 积极阳光:
    向内归因,使他们不会将问题归咎于其他因素,不会经常表现出颓废、悲观的情绪影响到他人,从而使他人感到积极阳光。

善于向内归因的个体,往往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更愿意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会怪罪与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己不会“钻入牛角尖”之中,得以快速成功,从而进入“正循环”之中,步入人生的快车道。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02 向外寻因

与向内归因不同,向外寻因群体的特质往往是不那么讨喜的,这种不讨喜既影响到了自己,也影响到了他人。

但或许正如客观唯心主义的“存在即合理”一般,向内归因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并且向外寻因也并非是毫无用处的。

即使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这种“硬汉”,在卖掉一直陪伴自己的小狗时,也不免崩溃哭泣着向外寻因。

适当的向外寻因,可以使我们适当的在面临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时,通过向外寻因进行情绪宣泄,免于我们陷入崩溃之中。

但这无法掩盖向外寻因的种种恶果。

  • 1. 成长停滞: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选择向外寻因,将错误归咎于外部因素之中,也就失去了正视、改正自己缺陷的动力,反而不断地陷入相同的错误之中。
  • 2. 他人厌恶:我们都不喜欢作为“垃圾桶”,不断接受向外寻因者的抱怨与不满,这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的影响我们,因此向外寻因者的抱怨与不满,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引起了他人的厌恶。
  • 3. 消极悲观:许多人习惯性地通过向外寻因的方式,却宣泄自己的情绪压力,但他们从来无法掌控外部因素,因此会不断地重复错误、重复挫折,但他们仍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这个世界在“针对”他,从而陷入消极悲观之中。

向外寻因,确实可以在某些时候为我们提供心理上的保护,这正是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防卫机制之中的转移行为。

但这并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能力增长的停滞甚至退行,使问题不断累积,最终某一次小小的挫折,也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我们应该向内归因还是向外寻因?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选择的问题,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向内归因。

甚至于我们在一些动画中,比如《成龙历险记》也提到了智者向内寻求力量,不智者向外追求力量,显然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这正如那些积极乐观、坦然面对的言论一样,属于“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但好在本篇文章,并不只是告诉大家向内归因的好处与向外寻因的坏处。

从这开始,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我们也看看如何能做到“道理我都懂,也正在去做”。

01 人格归因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在1958年提出了归因理论,后来经过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维纳、三度、对应推理等多种流派。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组成理论,如果我们去详细的讲解与拆分,显然是无法成功的,因此,在这里我将简单、通俗的进行一些解释。

无论向内归因,还是向外寻因,都是一种在我们面临问题时,对自己、他人的行为推论与解释的过程。

那么,我们为何会将问题归咎于外部,选择向外寻因的方式去推论、解释?其实这源自于我们习惯性的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事件归因与人格归因两种,通常来说我们更习惯于使用事件归因解释自身,使用人格归因解释他人。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理论,被称为自利归因偏差,指的是我们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往往将积极、正面的结果归于自身,因此在解释自己时习惯使用事件归因,使得我们往往会更为体谅、体会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在职场中,当我们在拍马屁时,我们通常会认为自己无奈的低下头颅,向现实妥协,值得原谅”。

但在我们评价他人时,由于并不会触发自利归因偏差,因此我们常常会使用人格归因来解释他人行为,使得我们以“有罪推论”的形式解释他人行为。

“在职场中,我们看到别人拍马屁时,我们往往会认为其市侩圆滑,是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

这听起来与我们向内归因或向外寻因并无关联,但正是这种事件、人格归因的区别,导致我们认为自己能力优于他人,从而在解释与推论过程中,使我们更倾向于怀疑是他人的“针对”,或是社会的“不公”。

这并非无的放矢,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我们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通常会利用与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

“我自己能力那么强(事件归因导致),他能力那么弱(人格归因导致)但为何却是他获得了升职?(社会比较)一定是领导和他关系好(向外寻因)”。

在社会比较理论影响下的人格归因,使我们习惯于向外寻因,并且深刻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行为,从而陷入深深的执念之中,无法自拔。

但,错的真的是别人吗?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当我们根据过往经验与当前希望,习惯于一种解释与推理的方式后,我们便无需每次都去思考我们的失败与挫折,到底是内因导致,还是外因所导致的。

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内隐信息加工方式,为了减少我们主观意识介入所带来的精力付出,我们开始通过经验与愿景去处理信息。

“长时间没有获得加薪,我们一开始猜测是领导不喜欢我们(向外寻因),从而使我们从自己能力不足的担忧中解脱(希望),而长久以往的向外寻因,使我们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我们无需考虑领导是否真的不喜欢我们,我们只会深刻地认为领导确实不喜欢我们(内隐信息加工)”。

最终这种长时间的内隐信息加工,使我们的向外寻因,成为了属于自己的归因风格,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我们不用怀疑自己的真实能力,也不需要去努力的改变缺点。

但“领导不喜欢我们”这个现实的问题,并没有随着我们归因风格的形成而改善,因此我们虽然不怀疑自己的真实能力,但却在承担问题所带来的痛苦。

不过我们通常会更加积极的对外寻因,找到除领导不喜欢我们之外的理由,比如天妒英才或是嫉妒贤能。

或许我们并不想这样,毕竟无论是多少理由,都无法改变“领导不喜欢我们”这个问题,现在“道理我们都懂,也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01 认识到问题的“不可解决性”

如果要做出改变,我认为还是要从问题本身入手,通常我们提及问题时,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便是解决问题。

这来自于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中,对问题的定义便是自身的错误,认为问题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才能继续前行。

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将问题定义为自身的错误,也可以幸运地解决问题。

但很多时候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泰戈尔认为这是上天安排的磨练,既然是磨练那或许有些问题我们是永远无法消除的。

同时,许多问题与其说是我们人生的绊脚石,不如说是我们的欲望,使我们对当下生活的不满足的自寻烦恼。

​“为什么我买不起游艇?为什么我长得普普通通?为什么我身高不到185?”

因此,在我们面临使我们感到挫折、痛苦的问题时,不如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1. 这真的是问题吗?这是他人对我们施加的,还是我们对自己施加的?
  • 2. 这个问题我是否有办法解决?
  • 3. 是真的没有办法,还是我将问题归咎到了他人身上?
  • 4. 如果现在没有办法,我怎么做未来才有可能解决它?
  • 5. 如果我无法解决它,我应该如何对待它?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02 认知重评,改变归因风格

向外寻因之所以成为我们的归因风格,实际上是出于自我服务而产生的偏差,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而是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

我们是为了防止自身处于认知失衡状态,通过使用对外寻因宣泄我们的情绪压力,最终形成了这种错误的归因风格。

那么,如果我们深入一些来看,为什么有的人会向外寻因、有的人却会向内寻因?原因在于我们长久以来、从小到大对挫折与痛苦的认知所导致的。

因此,许多人之所以无法改变自己的向外寻因风格,在于其过于注重事物本身的“悲剧面”,而不断产生担忧的情绪,而那些习惯于向内归因的人,却更加关注与事物本身的“积极面”。

  • 1. 不忽略:许多事物本身可能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其积极的一面过于微弱,因此被我们所忽略,那么改变的第一步便是不要去忽略它。

“工作时我们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同事低,与其抱怨公司分配不公,不如考虑一下自己其实在承担着更轻松的工作。”

  • 2. 不执着:如果我们过于聚焦于错误,便只会陷入沉沦之中,而忽略了人生美好的一面。

“一直没有获得晋升,便一直抱怨领导不喜欢自己,从而不愿意进行任何努力”。

  • 3. 去尝试:不因痛苦与挫折便停止脚步,而是努力地迈出第一步,即使这是小小的一步。

“一直没有获得晋升,但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或许工作再积极一些,领导就会喜欢我们”。

  • 4. 去接纳:不去拒绝痛苦与挫折,而是从痛苦与挫折中汲取积极面。

“一直没有获得晋升,便可以认为是领导对我们的考验,或是领导对我们缺点的侧面提醒,从而认为领导也是善意的”。

风格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有改变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从“错误”的风格中解脱出来。

认知重评作为一种认知调节策略,其效果已经得到多次证实,比起向外寻因,认知调节具有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是向外寻因导致的逃避面对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是许多人的困扰,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是许多人的困扰,它反而成为了一种逃避面对的理由。

我认为,面临这种困扰的人,并没有深入的思考、思索如何解决,其既不懂全部的道理,也没有尝试去改变。

但如今,道理与方法都已具备,我们既懂得道理,也知道了方法,还会做不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