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自己的擺渡人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村上春樹

自己的理念和感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向外探求,第二個階段是向內探求,第三個階段是內外兼修。

一、向外探求

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第一件學會的事情就是哭鬧,只要我們一哭鬧家長就會知道我們不舒服,餓了、冷了。

慢慢地,長大以後,我們發現哭鬧已經沒有用了,且顯得太過幼稚,我們可能會通過撒嬌、保證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考試成績的談判,家務事的分配等等。

再大一點以後,我們進入了職場,這個時候,更多的是看的能力,以前撒嬌、哭鬧的招數已經完全不能用了。我們會希冀能多遇到幾個貴人,或者自己本身就能投胎出生在豪門。更有甚者,會求助於神佛或者上帝。

在受到生活一次次的打擊變得成熟之後,我們可能會意識到求人不如求己,向外探求不如向內尋找,處理問題的方式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二、向內探求

有道是:人吶,到最後還得靠自己。

最開始傷心難過的時候,我們拼命的找人傾訴,希望對方能理解自己的無助,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

慢慢地,我們吐槽多了,那個不斷接受我們負能量的人被嚇得逃離了我們身邊。就算幸運的,他依舊和我們保持關係,可他對你的遭遇也無能為力。

有些時候,很小的一件事情,我們覺得是底線問題,對方卻認為是你太矯情。

沒有親身經歷過,根本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就算親身經歷過,每個人的接受閾值還不同,哪能強求?

社會和真相讓我們學會了包裹自己的情緒,向內自省。我們外表變得堅不可摧,也緊緊的閉上了嘴巴,裝成歷經百態的成熟模樣。直到有一天,當你自己也覺得變得堅不可摧時,又可能被一件小事打倒。然後發現,修煉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內心的修煉更要時時刻刻進行。

向內探求的我們,不會再開開心心約幾個小姐妹談心訴苦,躲在被窩裡哭一夜,第二天照舊生龍活虎。

看過太多的雞湯文,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一定要自己變得通透豁達。可是啊,如果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島上只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很多時候大抵是不會快樂的吧。於是,我們努力尋求一個平衡,既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也要學會向外尋求幫助。

三、內外兼修

走過了很多彎路,受到了欺騙的苦楚,如何才能幸福開心的過一生呢?

一方面,我們努力修煉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我們努力工作,追求經濟的獨立,保證自己不用為錢低聲下氣。

我們鍛鍊身體,鞭笞自己的懶惰,收斂自己的任性,保證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

我們看書學習,畢竟學無止境,學習也許不能讓我們富有,但可以讓我們在受挫時不至於跌落谷底。

另一方面,我們學會有選擇的向外尋求幫助。我們不會歇斯底里抱怨、哭泣,也不會像以往一樣只報喜不報憂。

有時候,我們的親人可能也希望知曉我們的真實情況,哪怕不能解決,但至少與我們同在。

一味的掩蓋不會帶來安心,反而會催生不安。

成年人的世界裡,誰都不容易,我們也都希望可以不用奮鬥就擁有美好人生,可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需要用盡全力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自身的修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生活,生命本就是需要不斷修煉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