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求學記一一系列記述(四)自信地登上舞臺

·編者按 ·

因為相同的背景經歷,我和作者經常一塊喝茶聊天。異國求學,對於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那是一段人生難得的經歷,將融入他未來的生活中,從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他在異文化的環境中產生的遲疑、變化、成長和快樂。

作為昆明金色學校的一名教師,我們也會接受到一些外籍學生,如何在保證優質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引入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和目標。

兒行千里母擔憂,因為疫情原因,兒子和他爸爸仍滯留美國,我們和楊媽媽一道,期盼著疫情穩定後,母子家庭團聚時刻的到來,願他們一切皆好!


<code>       去年四月份,老公申請到了到美國一所大學出國訪學的機會,我和兒子有幸同往,開始了為期一年的異國生活學習經歷。
       這所大學位於美國南部的小城鎮——塔城,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所到之處都能看到當地人善意的微笑,或者“morning、hello”的問候聲。塔城當地有很多社區學校,學校的教學質量也分高低,從網絡上可以查詢到每一所學校孩子的“reading”、“science”、“ 

math

”等科目的平均水平。中國家長有一個普遍的心理,就是要讓孩子上好學校。我和老公也不例外,七挑八挑,挑中了當地各方面評分都較高的一所小學,並根據小學隸屬的區域租賃了公寓。各種手續一辦,

4

月中旬,兒子在公寓門口登上了校車,開始了他的美國校園學習。/<code>

自信地登上舞臺

一年級剛入學,兒子開始學習小提琴。離開中國的時候,他已經是學校管弦樂團的主力隊員了。兒子把小提琴背到了美國,每天自己練習,並順利考取了當地的青少年管弦樂團,成為樂團年齡最小的樂手。為了讓技術有更多提高,老公又幫他找了當地的一位華裔小提琴老師——趙老師。就這樣,每週一下午,兒子放了學之後先參加樂團排練,又找趙老師上40分鐘的一對一課程,平常每天堅持練習。

塔城求學記一一系列記述(四)自信地登上舞臺

在美國,只要你學會一門樂器,會有很多展示的機會。從12月份的聖誕節到1月份的春節,兒子登臺表演的機會非常多:樂團的聖誕節展演、趙老師的學生彙報展演、新年音樂會獨奏、華人春晚獨奏……一次次的登臺歷練,再加上美國人熱情的讚賞和肯定,靦腆的兒子變得越來越自信。在趙老師的教授下,小夥子的表演加上了很多肢體的表現力,最後一場春晚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很慶幸遇到了經驗豐富的趙老師,她很欣賞兒子,而且很瞭解兒子身上那股“悶騷”的性格——想表現自己,可是一到正式場合立馬怯場歇火。趙老師給了兒子很多讚賞和鼓勵,並一遍遍引導他盡情釋放出自己的音樂情緒,讓演奏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塔城求學記一一系列記述(四)自信地登上舞臺

看著兒子在舞臺上自如優雅的表演,尤其看到同樣一個舞臺上,兒子年齡雖小,拉的水平和難度遠遠高於那些比他年長很多的孩子,我不由得湧動出很多感恩的情愫。感恩兒子那麼多年辛苦的堅持,更感恩他的中國小提琴啟蒙老師——張老師的嚴格教誨。張老師的教育風格非常嚴謹,平常喜歡和孩子們開開玩笑,但是一旦在練習中出現問題,絕不打折扣,要求一定要通過海量練習進行整改。他的口頭禪就是:“先練個三四十遍解解悶。”在他看來,要解決小提琴的技術問題,吃苦是必須的,只有經過量變才能到質變。枯燥乏味的常年練習中,兒子不僅技能提高了,而且個人的專注力比以前也提高了。

很多人都在詬病中國的強迫式教育,欣賞美國家長鼓勵孩子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沒錯,在美國,整個社區學校的教育制度完全符合和釋放了孩子的天性,並在其中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毋庸置疑,這一點絕對是他們的優勢。但是歐美的貴族學校裡,那裡的孩子和中國孩子一樣,從小就要承擔繁重的學業壓力,事實證明,很多社會精英就出自於此。

我記得張老師家有一根小戒尺,孩子們拉得不好,說了幾遍還改不過來,對不起,一尺子就刷到身上和手上了。兒子是個很皮的孩子,曾經有一次,一小節老練不過去,尺子高高舉起,”唰”一聲,褲子直接被打出了一條縫,兒子疼得直跳。寫到這裡,我相信會有很多家長跳出來指責老師的狠心和暴力。如果您有這樣的想法,對不起請自動迴避這一節,去找一些和風細雨教學,最終取得優異成績的文章去看。

塔城求學記一一系列記述(四)自信地登上舞臺

兒子被打後,委屈得直掉淚,還好一邊流淚一邊練過了那一小節,我有些心疼。事後,張老師對我說,他從小練琴吃的苦比這些孩子多多了。練小提琴本身就是違背孩子天性的一件事,如果太尊重孩子天性,很多難度含量高的東西都無法讓他們練習下去。這個道理,我舉雙手贊成。如果沒有張老師嚴謹的教學和兒子日復一日重複枯燥的練習,兒子的小提琴基本技術不會提高得這麼快,沒有演奏技術的保障,我相信,再好的表現力也只能算是花拳繡腿——空有架勢而已。

塔城求學記一一系列記述(四)自信地登上舞臺

其實經歷過寒窗苦讀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上學讀書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一些人說,懂教育的人才能讓孩子接受“快樂學習”。所謂“快樂學習”,我想應該是這樣理解:在學會了數學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算法後,能自如地解決某個複雜問題,這個時候你是快樂的;在掌握了某件樂器的基本技能後,能自如地通過音樂表達出情感和情緒,這個時候你是快樂的;在理解了大量語言文字和技巧後,能在之後的名篇閱讀中找到同感共鳴,在文章的寫作中傳遞出觀點和想法,這個時候你是快樂的……

中國有“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美國還有“成功等於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只要當一名學生,想要學有所成,不分國籍,無論種族,古往今來,都只有辛苦認真這一條路。

天性這東西有好有壞,有時候得尊重它,有時候還得勒一勒韁繩,可別由著性子放任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