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故鄉,永恆的話題!自古至今故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有“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獨在異鄉為異客,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還有餘光中的《鄉愁》。提起故鄉,表現的多是思念家鄉的憂愁,以及想要回到家鄉的迫切心情。那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呢?身在他鄉時,思念故鄉;身在故鄉時,思念他鄉,肯定是有的,這就是當年季老的心情。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鄉愁

因放寒假,怕在家中閒來無聊,就在寒假前在圖書館借了幾本書,當我翻到季老所著的《莫問他鄉與故鄉》時,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一是因為我和季老是老鄉,他還是我本科學校的名譽校長,對季老的景仰之心由來已久,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季老,瞭解季老;二來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深深地吸引,本來“他鄉”與“故鄉”是兩個井水不犯河水的概念,但是有了“莫問”二字,似乎他鄉與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似乎兩個概念已經分不清楚,或者說是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出於景仰和好奇,把這本書借回家,以便細細品味。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莫問他鄉與故鄉

這本書主要分為三輯,第一輯,漂洋過海求真知,主要是季老回憶了自己曾在德國歌廷根求學、工作的十年中遇到的人和事;第二輯,北京城的人和事,主要是季老回憶了自己曾在清華求學,以及在北大工作、生活的人和事;第三輯,風義平生師友間,講述了季老對於好友以及恩師的感情。季老的勤奮、謙虛,以及他對他鄉和故鄉的感情,深深的打動了我。

反觀自己,從出生到本科畢業,一直待在故鄉,故鄉就成為了我對世界的全部認知,故鄉有我的親人、同學、朋友,還有我深深愛著的這片土地。每次回到故鄉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親切和血濃於水的感覺,每次下火車,都感覺回到了一個溫暖的懷抱,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麼熟悉,熟悉的東昌湖,熟悉的古城區,熟悉的彩虹橋,叫我如何不愛呢?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聊城東昌湖與古城區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水城之眼


後來因升學,來到了“哏都”天津求學,一晃五年時光已飛逝而去。這期間去了“陶都”宜興工作了一年,終因各種不適又回到了天津。

在宜興回到天津時,有一種奇特的感覺,就如同從天津回到故鄉聊城一樣。我有點詫異,難道在我內心深處,已經把天津當做第二故鄉了嘛!後來在天津安定居以後,我想是的,就像當年季老定居在北京一樣。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天津海河夜景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天津之眼

在他鄉會遇到各種問題,時而會想,如果這是在自己的故鄉會是多好,那我就會求助於我的朋友、家人以及在故鄉的所有的人際關係,可是並沒有。在我決定定居他鄉時,身邊有人問我,你有親戚在這裡嗎?我說沒有。在他們的眼中,好像只有有親戚在這裡,才可以留下來似的。沒有靠山,那就只靠自己唄,季老在異國他鄉不也沒有親戚嗎?靠的就是自己的勤奮努力,最終學成歸來。

他鄉與故鄉   皆我所愛

朝陽

於我而言,天津是我的第二故鄉,也許這樣說不準確,畢竟我還生活在天津呢!不過不管是從天津回聊城還是從聊城迴天津,都是回家。從此時開始,莫問他鄉與故鄉,因為,皆我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