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刷牆廣告”鼻祖,員工曾超15萬,史玉柱都專程“拜訪求經”

在如今這樣一個年代,要想將產品賣出去,除了做好產品之外,更需要做好營銷。而正在“消費升級”的農村,更是現在的營銷重點區域。想必不少人在年節回家的時候,能夠看到一些塗刷在牆面的廣告,看起來很土,但是卻很重要。就連小米、華為、vivo這樣的手機廠商也難以免俗。但是國內的這些牆面廣告應用得最早的,應該是一個做“三株口服液”的三株公司。

他是“刷牆廣告”鼻祖,員工曾超15萬,史玉柱都專程“拜訪求經”

對於這個名字,或許許多人都已經完全忘記,甚至可能連聽到沒有聽過。但是在中國的商業歷史上,它卻有過無比輝煌的戰績。銷售額一年高達80億,員工人數超過15.7萬。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卻因為被人“冤枉”了一次之後,徹底被淹沒在了茫茫商海中。

塞翁失馬,“因病得福”

三株公司的創始人叫做吳炳新,在參加工作之前,吳炳新僅有小學學歷。但是在1956年,能夠有小學讀,已經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由於讀書的年齡太大,小學畢業的時候,吳炳新已經是17歲。憑藉著小學學歷,吳炳新在當時也算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既在村裡當過會計,也在礦務局當過工人。原本吳炳新倒也十分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1987年的一場大病卻不得不讓他從工作前線退了下來。

他是“刷牆廣告”鼻祖,員工曾超15萬,史玉柱都專程“拜訪求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病好以後,吳炳新想著反正自己也沒有事情做,乾脆開啟了一家小商店。不料正是這一次創業經歷,讓吳炳新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89年,吳炳新因為在上海交大接觸到一種口服液類型的保健品,吳炳新決定將其代理過來,並且發現該產品十分好賣。於是在1994年,吳炳新成立了三株公司,而公司的運營方向,則是生產自己的口服液,這也就是後來的三株口服液。

做好營銷,創造80億銷售奇蹟

有了產品之後,吳炳新自然是開始為產品尋找銷路,而他的第一個戰場則是盯上了廣大的農村地區,這也就有了開頭所說的“刷牆廣告”。當時三株公司在全國設立超過13.5萬個工作站,堪比現在隨處可見的快遞點。三株口服液的廣告幾乎沒有落下一個鄉村。而除了刷牆廣告之外,三株公司還在報紙和電視上刊登三株公司的事蹟,並且還是以報告慈善事蹟等為主,絲毫不提廣告的事情。這大概就是國內最早的“廣告軟文”。

他是“刷牆廣告”鼻祖,員工曾超15萬,史玉柱都專程“拜訪求經”

除了廣告之外,三株公司還帶著各個醫生和專家下鄉“義診”。這樣的套路,就跟如今的演講賣書差不多,醫生會在“看病”之後不動聲色地向村民們推銷三株口服液。據吳炳新回憶,當時最鼎盛的時候,三株公司包括銷售團隊在內員工人數超過了15.7萬。而據統計,騰訊2019年的員工人數才6.2萬,阿里巴巴也僅10萬出頭。在廣告轟炸和營銷團隊的努力之下,1996年,三株口服液銷售額高達80億元。而這一年,遭遇危機的巨人集團史玉柱,據傳還曾北上濟南找尋吳炳新取經。

應對“風波”危機公關能力不足,明星企業深陷泥潭

然而三株口服液的輝煌時期十分短暫,就在三株口服液創造出銷售奇蹟的那一年,一個常德老人在喝了8瓶三株口服液之後,因為過敏而去世。之後三株口服液被老人的家屬告上了法庭。吳炳新顯然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件。面對訴訟,三株公司的態度十分堅決,認為這並不是自己的責任,拒絕賠償。之後經過三年的官司,三株公司在二審之中勝訴。免去了20萬元的賠償和1000萬元的罰金。

他是“刷牆廣告”鼻祖,員工曾超15萬,史玉柱都專程“拜訪求經”

但是三株口服液看似在官司中勝利,卻在市場上輸得一敗塗地。在如今的輿論壓力之下,一旦公司出現公關危機,沒有一個企業是不希望事情早點平靜下來的。但是在1996年到1998年這三年的時間,三株公司卻是一直被困在這件事情當中。雖然當時的信息傳遞沒有今天這麼快。但是在二十多家媒體的爭相報道之下,三株公司的負面消息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一個月的銷售額直接降到了幾百萬,而員工人數也不得不裁剩2萬人。

他是“刷牆廣告”鼻祖,員工曾超15萬,史玉柱都專程“拜訪求經”

實際上三株口服液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三株公司沒有對過敏原進行標註,導致了安全隱患的發生。在輿論危機出現的時候,三株公司也沒能迅速地將這件事情平息下來。若是三株公司一開始的時候對家屬進行賠償,並且對三株口服液的過敏原進行標註,或許不會導致輿論發酵三年,最終讓三株公司身敗名裂。

如今的三株集團雖然仍然存在,但是民眾對於保健品的態度已經處之漠然,三株集團要想再創奇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