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首,

原因是所有人在古玩行裡才能體現真正的平等。

過去乾隆皇帝不怕別的,也是怕古玩行家三分。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說明真正的古玩行家不會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不管你是誰,佩服的只能是有眼力和道性的人。.

古玩行之所以有諸多的規矩或習慣,也是歷代收藏家和古玩商們總結經驗後形成的。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今天就來看看幾條古玩界的幾條規矩:

01

行之有道,處之有德

玩經營的祖師爺是范蠡,最早提出的糧食布匹十分利、中藥當鋪百分利、古玩字畫千分利。

古玩收藏家祖師爺是老子,老子在周朝曾經做過“守藏之史”,《道德經》提示人們,行之有道,處之有德。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2

深諳收藏學問

”藏古不富,識古不窮”多作”識古不窮,貪古不富”,

是說一個人只會收藏好的古董,而不發揮古董應有的作用,那麼他不是真正富有的人。

只有那些能夠真正辨別古董的價值的人,他才是富有的。

這說明收藏學問很大,不懂學問,最好別幹這行,幹則“玩物喪志”,追悔莫及。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3

古玩領域的“四態”

古玩領域有行內、行外、販子和仿造四態。

行內是指那些有眼力、明白古玩行規矩的人;

行外又稱外行,是指那些沒眼力、沒道行和胡亂收藏的人;

販子涵蓋很廣泛,如店家、攤販、行家或經紀人,有正道和邪道之分,主要是指販賣古玩的群體;

仿造是古玩業歷來如影隨形的業態,也是古玩業富有挑戰性的攔路虎。

主要有極仿、高仿、中仿、低仿、地攤貨和垃圾貨之分。

從事這一行當,必然要吃透“四態”,否則真沒法玩。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4

重視職業操守

去古玩行講究師傅“傳幫帶”,

也就是跟師傅學三年、幫師傅打雜三年、師傅再帶其三年,真正擁有本事了才出來混江湖。

而現在看兩本參考書就出來混江湖,所以傻子太多,

導致古玩仿造業如日中天,遍地皆是假古董,浩浩蕩蕩皆是“國寶幫”。

有人說古玩業“水清則無魚”,但水太混則魚死。

作為從業者,維護古玩業整體環境和生態平衡還是非常有必要。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5

梅花香自苦寒來

涉入古玩領域,求真是基礎,求精是追求,求珍是智慧,求術是昇華。

沒有切實下過功夫還得了“珍玩”的心病,這不是在玩古,其實是在玩弄自己的人生。

世所共知:梅花香自苦寒來,珍玩自有去歸處。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沒有隨隨便便的撿漏。

往往太容易得到的,不是災難便是禍患。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6

收之有道,藏之有德

低調務實歷來是收藏人的生存法則。

何為收藏?

就是憑眼力、實力和機遇收購進來,

藏起來慢慢的欣賞和琢磨她的學問,

享受古物的歷史沉澱和流傳經歷,

然後在有生或去生尋找一個合適的歸宿之所。

那些謀物貪財和暴殄天物的行為,都是非收藏人所為。

可謂:收之有道,藏之有德。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上面介紹了古玩行這個江湖,

接下來把古玩行經典行話、暗語熟悉了,才能去混江湖......

黑社會有黑話,那是黑道上流通的暗語;

古董行是個古老的行當,也有很多行話,精彩程度不亞於黑話。

這裡精選一些古董行裡的行話,供看客消遣。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行話有老有新,有的還有南北地域性,這裡一網打盡,不予細分。)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器物類

鬼貨:專門指盜墓人,挖掘盜竊古墓得來的古文物。

賊貨:指從文物部門或私人手中偷來的古董,出價低,買了犯法。

生玩:新出土文物。

水貨:從境外走私來的收藏品。

俏貨:比較精美、好銷售的古董。

勻荒貨:指專門走街串巷,下農村,到處收購來的古董。荒貨是古董市場的主流,魚目混珠,真假參半。

行貨:指藝術家或工匠為順應市場需求而批量生產的作品。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壓堂:古董商店裡的鎮店之寶。

爬山頭:把損壞的古玩修補好。

蟲兒:指壓箱底、讓觀者眼前一亮的東西,甚至整間店的古董加起來也抵不過這一件,通俗地說,就是鎮店之寶;

蟲兒不但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即常年混跡於古玩行,對古玩行十分熟悉,能鑽各種空子的人。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舊仿:明清時期的仿品。

新仿:新近製作的仿品。

高仿:高度仿真的仿品。

低仿:粗劣不堪的仿品,也叫“判眼”。

看新:傾向於一件藏品為新仿。

到代:指藏品達到一定的年代,也稱“夠年份”。

做舊:原來指修復中的一種工藝手法,後來也代指新貨作偽。含貶義。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後加彩:指在嚴重褪色的漆面上重新描金繪彩。

瓷器上也用,常以作偽手段出現,

比如在便宜的明清素瓷上加上琺琅彩、素三彩、鬥彩、粉彩等,使其升值並達到謀利目的。

路份:指一件器物的出身,也有標明器物身價的意思。

路份高指這件東西不是尋常百姓家的,要麼出自貴胄商賈,要麼出自宮廷王府。

偷手:指在製作一件器物時偷工減料。

動過手:貨是老的,但修補過,稱動過手。

褒義還是貶義視具體語境而定。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開門:指一件古董是典型的、毋庸置疑的真品。

一眼貨:和“開門”的意思相近,指一件東西看一眼就知道是真的,不用再多看。

品相:指一件古董的保存狀態,品相不好的話,會影響交易價格。

皮殼:指隨著時間推移,竹木牙角等器物經由人為觸摸使用而在表面形成的一層保護膜。

皮殼是品鑑老器物的一個重要審美指標,其狀態對斷代也有一定幫助。

包漿:和“皮殼”同義,只不過是北方叫法。

迴流:之前流失海外的文物,現在又回到國內,稱為“迴流”。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叉幫車:指用幾件老傢俱拼湊成一件完整的傢俱,偏中性,

但如果在交易時沒有說明,當做老傢俱出售,則含貶義。

工手:指匠師製作一件器物時呈現出來的手上功夫。

一般用在工藝性強的器物上,比如傢俱、紫砂、牙雕擺件等,不能用在字畫上。

賊光、妖氣、邪氣、火氣:指新仿舊的物件表面明顯呈現出做舊的痕跡和狀態,看著就不舒服。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交易類

活拿、戴帽兒:一名古董商從另一古董商手裡拿走一件商品,當時不付款,叫“活拿”。

活拿有規矩,只能在保底價上多賣錢,不能少賣,原貨主一般也不再給活拿的人跑腿費,

但活拿的人可以加價賣出,這種行為稱之為“戴帽兒”,多賣的錢歸活拿的人,原貨主不過問。

打悶包:古玩行業中,稱不準開封檢驗的買賣為“打悶包”,

有時也指沒有看到東西而交易的行為。

據說此語原流行於上海地區的民間,源於打花會賭博的“打悶包”。此語現在滬上其他行當也有使用。

搬磚頭:古玩交易用語。

指不花本錢搬弄他人的古玩器物,從中賺取差價。

是做生意的一種經營手段。

這種人常常依仗自己信息靈通,渠道廣泛,可以不花本錢、無投資而從交易中獲利。

用“磚頭”來形容古玩器物,無非是想隱蔽一點。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撿漏兒:買家以較低的價格將一件古董買到手。

撿漏兒需要買家有眼光,而賣家不知情。

買到手的這件古董也就是“漏兒”,漏兒有大有小,但可遇而不可求。

走寶:商家賣虧了,把高價的東西以低價賣出。

對買家來說就是“撿漏兒”了。

拉縴兒:在買賣雙方之間進行聯絡、說合的人,稱為“拉縴兒”的。

成交後中間人會收取佣金,一般是買方出3%,賣方出2%,俗稱“成三破二”。

抄後路:買主和賣主達成一致,甩掉中間人自行達成交易,以省去中介費和戴帽兒,但這種行為有悖古董行兒的規矩,暴露後要受排擠。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砸漿:古玩鋪的徒弟、夥計從同行中買來打眼貨,或價錢過高,掌櫃請公會調解,要求對方讓價或退貨,稱之為“砸漿”。

吃藥:也叫“交學費”,指買到假貨或高價買了次品。

這個詞有自嘲之意,也有勸慰自己的意思:權當交學費了。

埋地雷:不懂行兒的人自己跑到農村去農民手中買貨,

以為這樣就能買到真貨,作偽商人利用這點與農民搭夥“埋地雷”,把偽貨賣給這些人。

打眼、走眼:指判斷有誤,買到假貨。

打眼或走眼是古董行常有的事,再大的藏家也有打眼或走眼的時候。

有一眼:就是這件東西不錯,藝術價值較高,說“這件XXX有一眼”。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看不好:賣家騙人,誇自己的東西如何如何好,而買家看出確實是新貨、假貨,但是又要顧及店家的顏面,就只能說:“看不好”,

其實說成白話,言下之意就是“看!不好!”

新加坡:對有些地攤貨,諧音“新假破”。

埋地雷:有些人以為去農村從農民手裡買的貨不會有錯,

卻不知道這些貨是作偽的商人故意和農民合夥“埋地雷”的。

抄後路:生意本來是有人從中介紹的,但買主和賣主都拋開中間人,自行與對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後不提中介費),也防止“戴帽”。

這是喪失職業道德的行為。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包袱齋:行內有的人眼力好,但沒錢開店,便用藍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鋪“摟貨”,然後轉手賣出。

這種經營古玩的現象被稱之為“包袱齋”。

搬磚頭:這裡的磚頭就是指古玩器物,是隱晦叫法。

搬就是倒騰。

搬磚頭就是指仰仗自己信息靈通,渠道多,一買一賣間賺取差價。

這種人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庫,耍得了手腕,吃得開。

坐商:有店面的古董商,稱為坐商,也是與終端買家對接的人。

行商:沒有店面的商人稱為行商,行商給坐商供貨。

本莊:做國內人生意。

鏟地皮: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收貨,或者是盜古墓的人。

拿到東西后再賣給各商家,行里人稱他們“游擊隊”,又叫“鏟地皮”。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喝街:也是行商的一種,指走街串巷吆喝賣貨的,流行於上世紀北方地區。

夥貨:兩人或兩人以上搭夥買賣古玩,買時一般大家都過目,不看貨的聲明一下“夥貨”也可,售價商定後,由一家出售,但必須將實售價格公開,平均分配利潤。

摟貨:古董商可以相互將對方的貨拿走代為銷售,即為“摟貨”。

無論古玩價值高低,凡同行認識的人拿走,不用寫收條,立一字據即可,不會發生不講信用的事情,是古董行兒裡的一個傳統規矩。

竄貨:商鋪之間的交易行為稱為竄貨。

封貨:對價值較高的古玩採用“封貨”方法,即密封投標,當眾拆封,出價高者中標。

若遇標價相同,則採用抽籤方式決定歸屬。

掏貨:竄貨場內,貨品不經擺出,背後私自議價買賣,即為“掏貨”。

竄貨場內不準掏貨,違者輕則罰款,重則不準再次入場竄貨。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一槍打:將這批貨物好的帶壞的一起賣稱作“一腳踢”。

吃仙丹:買了便宜又喜歡的藏品叫“吃仙丹”。

攔一道:自己看好的東西被別人抬高價錢搶先買走,會說自己被“攔一道”。

看不好:倘若賣家說貨絕對到代,而買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顧及店家的臉面,會說“看不好”。

方:簡體“萬”字加一點為“方”,指人民幣萬元。

塊:萬的代稱。一塊,就指一萬。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一眼高一眼低:由於個人的見識、審美、喜好不同,對同一件東西可能會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斷,無法達成共識,這種情況稱“一眼高、一眼低”。

拿分:指商家收購的能獲得較高利潤的貨品。也指“快貨兒”。

輸:指虧本,反映出古董經營有很強的賭博色彩。

一件古董到手後賣不出去,或者虧本賣,都叫“輸”。

古董商都怕“輸”,賣砸了自己窩心,還丟人現眼。

過手:某件東西曾經經過某個古董商之手,稱為“過手”。

殺豬:經營新仿瓷器的人把新仿的東西當做老的賣給顧客,他們稱之為“殺豬”。

傳統七十二行,古玩為大,原因是這樣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