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稱霸的齊桓公,註定了只能是曇花一現

在春秋五霸中,齊桓公的成就和名氣是最大的,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周王朝威名掃地時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為自己得專征伐提供了有力的藉口,但他的稱霸影響力,是極具偶然性的,這種偶然註定了他的霸業將不會長久。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王位。輔佐公子糾的管夷吾偷襲公子小白,誰知只是射中了小白的帶鉤,於是小白咬破舌尖,噴血倒地詐死,這一舉措不僅騙過了管夷吾,連鮑叔牙都騙了,管夷吾見自己射死了小白,便緩慢前行,自以為公子糾王位在握,誰知等到了齊國時,小白已經登上了王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齊桓公了,由此可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偶然稱霸的齊桓公,註定了只能是曇花一現

後來齊桓公拋棄前嫌,任用管仲改革,於是任用隰朋為大司行,掌管外交禮儀,任用甯越為大司田,開闢荒地,增加糧食收入,任用王子成父為大司馬,訓練士卒、培養士氣。任用賓須無為大司理,執掌刑獄,不殺無辜,不誣無罪,任用東郭牙為大諫官,匡正君王過失,及時糾正所犯的錯誤,於是。五傑的任用,使管仲的改革措施順利地推行,為齊國的稱霸之路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有一天,齊桓公問管仲:“寡人不幸喜歡馳騁打獵,又喜歡美女,這對於稱霸有危害嗎?”

管仲回答說:“沒有。”齊桓公又問:“那什麼對稱霸有危害呢?”管仲回答說:“不知賢,害霸;知賢而不用,害霸。”於是,齊桓公將國政大權全部交給了管仲,尊他為仲父,地位在高、國之上,又禁止國人直接稱呼管仲的名字,做了這些之後,齊桓公放心地去打獵和享受美女去了。

偶然稱霸的齊桓公,註定了只能是曇花一現

管仲放開手腳,從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進行了全方面的改革,漸漸地國富民強,軍事實力大增,但管仲死後,改革措施就停滯了,齊桓公的霸業也走了下坡路,等齊桓公死後,他的霸業完完全全地一江春水向東流,不付存在了。那為何會如此呢?

第一:霸業的偶然性和不穩定性:

當時齊國大臣勢力強大,齊襄公就是被刺死的,齊桓公之所以能夠制馭大臣,得到高氏和國氏家族的支持,是因為他們想在齊桓公處謀求更大的利益,所以妥協,但齊桓公穩定之後並沒有剷除他們的勢力,任其生長。

第二:寵幸讒暱之人,並給他們極大的權力

孌童豎刁為了陪伴齊桓公,自宮,易牙為了取幸恆公,把自己三歲的兒子都給烹了進獻,二人內心非常忌憚管仲,在齊桓公面前說管仲的壞話,雖然被呵斥,但也埋下了禍亂的種子。

第三:後繼無人

齊桓公死後,諸公子為了爭奪王位,不顧齊桓公的屍體,以至於屍體腐爛,屍蟲都跑到牆外面,等到盛殮使,已經腐爛了沒有了,只能用他的袍帶裹起來,草草了事,結局的淒涼反映了諸公子的賢愚,這不僅是孝道的虧損,更是霸業的後繼無人。

齊桓公開創的霸業影響是巨大的,後來的霸王都以他為榜樣,但他晚年的昏聵導致了國家的動亂,創造的輝煌也暗淡無光,所以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只有一如既往地堅持,才能不會走向失敗。

偶然稱霸的齊桓公,註定了只能是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