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往事(3)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要求我們背中國曆代朝代表,這也是我們大家瞭解中國歷史的開始,那時只覺得背起來朗朗上口,並沒有能力去了解更多的東西,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加,才發現中國的歷史故事、成語故事無不讓人回味無窮。既然是專門寫燕國往事,前兩篇也已經寫到了燕國的由來與建都,對於這種老牌諸侯其實是有驕傲的資本的,但是老牌諸侯國又不止燕國一個,還有齊國、晉國、魯國等,那你老在我面前驕傲我自然不會服氣,誰也不服誰就會打架,尤其是隨著他們的父母大周王朝的年長體弱,再也壓不住這些驕傲的後生,於是誰是一哥的問題就浮上了水面。

當時魯國史官把各國報道的重大新聞記錄下來,按年、季、月、日的方式將一年分為春、夏、秋、冬簡括起來命名為《春秋》,而後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再加以整理修訂,這就成為了儒家經典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類似於我們上學時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是有無上榮光的。它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72年)到魯襄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歷史,因為它記錄的年代大體上跟周王朝的客觀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將這一時期就引用《春秋》一書之名命之。當然為了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且敘事更加方便將春秋時期的開始定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也就是東周開始,而止於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奴隸社會的結束,總共295年。

因為對西周所述的歷史資料較少,加上當時一家之主年輕力勝所以一般沒有其他孩子什麼事,但是從周平王東遷亦是春秋開始,這些孩子們就要開始表演各種絕活了。

燕國往事(3)

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在公元前7世紀的時候,燕國作為一個老牌諸侯國終於亮出了傢伙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併吞並了當時的薊國,看著薊國的城池不錯,省得自己再花錢建造於是將國都定到了薊(今北京市),從那個時候就看出來了北京這個地方絕對是風水寶地。但是亮了傢伙得了好處之後卻讓北邊的一個鄰居眼紅了,這個鄰居可不是好惹的,向來是打家劫舍,我的是我的,你的我看上的也得是我的主。於是這個鄰居山戎開始不斷的騷擾咱們南邊燕國、齊國、鄭國這幾個鄰居。到了燕恆侯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97年,此時的桓侯是召公幾代孫已無從考證了,桓侯實在是受不了這個鄰居這種肆無忌憚、臭不要臉的做法了,於是將都城遷到了臨易(今保定容城縣古賢村),不要誤讀成臨沂,那是齊國的地盤。

燕國往事(3)

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說到了我們這個鄰居,我們簡單做個介紹,在上古時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於中國北方。我中華民族總是居於中原,將周邊少數民族統稱為南蠻、北狄、東夷、西戎。戎族是少數民族的一支,不僅人口數量大,而且居住地區廣,並逐漸從西方遷至東方和北方。戎族分支頗多,山戎即為戎族的一支,其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度相當強大,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和內蒙古東南部曾建立了孤竹、令支、屠何、無終諸國(後文會說到齊桓公滅孤竹與令支)。山戎勢力強大,所以就會不斷地亮傢伙秀肌肉,讓齊、燕、晉等中原諸國看看。後面山戎被齊桓公打敗後勢力大減,逐步的由遊牧演變成了農耕,在戰國初期由於經常秀肌肉感冒了,卒。

燕國往事(3)

山戎巨手圖騰,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在這個時間點上,燕桓侯元年山戎再一次將外衣脫掉,露出了滿身的肌肉,這讓剛剛即位的燕桓侯倍感頭疼,我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看不慣了,那就南下吧,離他遠點。我現在打不過你,那我還不能躲著你麼?這一躲就躲出去了將近200裡地,史稱燕都南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