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電商助力茶產業發展“互聯網+茶”成效凸顯

導語: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必須順應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調整工作重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在白沙茶產業發展的歷史歲月中,雖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白沙牌”白沙綠茶商標已被收編和認定為“中國知名商標”和“海南著名商標”等諸多光環,但白沙整體茶產業發展一度面臨著茶葉分佈散亂、難成規模、質量難以管控等難題,為進一步提高白沙茶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在電商這個大平臺的支持發展下,白沙茶產業走出了一條產品優化、品牌升級、產業轉型的道路。

白沙電商助力茶產業發展“互聯網+茶”成效凸顯

摘要:

白沙藉助隕石坑地理區位優勢和白沙綠茶品牌的影響力,通過打造茶葉一體化產業,進而拉動農業產業和旅遊聯動發展。實現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同時發展,推動產業間的滲透。自2016年以來,有效引導並帶動當地300多戶農戶發展茶產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為127戶,目前種植規模已達1500畝,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

關鍵詞:白沙綠茶、觸網銷售、科學統一管理、產業轉型、品牌建設、白沙茶園小鎮

一、背景情況

白沙茶產區位於位於白沙縣城東南方向9公里處,充沛的陽光與水源、肥沃的土壤、常年雲霧繚繞、遠離重工業為茶樹的生長創造了優越的自然條件。而70萬年前一顆隕石的撞擊,更是如同點睛之筆一般,歷經歲月洗禮,使在這片土地孕育出的茶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茶多酚、維生素的含量都十分豐富,其中茶多酚含量高達35%至40%,被譽為來自星星的“禮物”。

據悉,白沙茶產業種植、加工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1958年白沙農場建立後便開始墾荒種茶,種植的茶樹品種主要為海南本地品種,後來陸續從雲南、福建等地引進雲南大葉、水仙、烏龍、福鼎、福雲6號等優良品種在隕石坑範圍內種植。勤勞勇敢的白沙人以崇尚科學為根本,在荊棘密佈的叢林中奮力拓荒,栽培出了層層疊疊的山茶園,香飄四海。白沙的綠茶外形條索緊結、勻整、無梗雜、色澤綠潤有光,香氣清高持久,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勻淨,滋味濃醇鮮爽,飲後回甘留芳。

鸚哥嶺山下,南渡江源頭,白沙作為海南省最偏遠的市縣之一,受網絡覆蓋不廣、物流渠道不暢、人們對互聯網不瞭解等因素制約,以前白沙偏遠鄉鎮的農產品只能通過市場零售、等待收購等方式銷售。白沙茶葉也猶如深居閨中之處子,無人識得。在一代又一代茶農的努力下,2004年白沙綠茶品牌迎來國家地理標識認證。令人遺憾的是,白沙綠茶自取得國家地理標識認證起,便沒有停止過遭受假貨的侵害,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給白沙茶產業品牌建設來上一記重創。縱觀全國茶業發展現狀,有品類,無品牌,是行業難題。目前,國內的茶品牌以品類品牌和產地品牌居多,且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而白沙茶業想要走得更遠,必須在產品標準化、工業化,品牌化方面做出巨大的探索和努力。

2015年10月,海南省吹響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號角。白沙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號召,依託自身資源稟賦,結合縣情民情,著力發展獨具白沙特色的電商產業。白沙茶茶葉要打造知名度、提高銷量、優化品牌建設“觸網”便是當下的不二選擇。

白沙電商助力茶產業發展“互聯網+茶”成效凸顯

二、主要做法

1、產業轉型,科學管理,嚴格品控

在海南茶產業發展歷史中,由於缺乏競爭力和效益,海南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急劇下降,曾普遍面臨“茶葉分佈散亂、難成規模、難以管控”等難題,產業缺乏規模便意味著在市場上沒有認知度和話語權,打破茶產業發展“小、散、弱”桎梏便成了海南茶產業轉型任務的重中之重。以五里路有機茶為代表的白沙茶產業,則打破茶行業的傳統思維,另闢蹊徑,走出了一條產品優化、品牌升級之路。

五里路茶園位於典型的雲霧茶產區,自然環境優越,茶葉種植面積300畝,坡地種植,基地呈龜背形,四周植被覆蓋率較高,當地植物多樣化,有豐富的有益昆蟲和微生物資源,通過生物多樣化,進行自然環境改造,並安裝現代設施農業,讓茶園達到生態種植模式。

有機茶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天然綠肥,採用生物或物理的方法防治害蟲,以自然農耕為主,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和化肥。在加工有機茶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有機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啊對環境汙染的同事,也最完整的保留了茶的清香甘醇的特性。

在管理方面採用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管理模式,將農業生產與休閒觀光及產品加工融為一起。把茶園環境保護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提升效益的同時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汙染,維護生物多樣化,促進相互利用和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平衡。

五里路有機綠茶秉承著“喝健康安全茶”的經營理念、追求“不求多,只求精”的發展道路,始終掌握健康、安全茶的白沙隕石坑綠茶核心技術,嚴格把控五里路綠茶產品質量。以品質築牢品牌根基,生產採取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苗木、統一肥料、統一收購的“五統一”管理方式,構建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為出產優質、高效、無公害茶品提供了保障。

白沙電商助力茶產業發展“互聯網+茶”成效凸顯

2、搭上白沙電商的東風車,擴大品牌知名度

2016年是白沙電子商務發展元年,白沙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實現了覆蓋全縣11個鄉鎮和2個國營農場的50個村淘服務站開業和電商產業園開園,線上交易額突破4000萬,交易訂單超越17.5萬單,被列為“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同年2月,白沙綠茶率先入駐白沙電子商務產業園,藉著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東風,建立首家白沙綠茶直銷店O2O體驗中心,實現線上線下同時銷售。據統計,白沙綠茶各類產品線上“觸網”第一年交易額達到500多萬,實現全國全網銷售。

白沙茶葉系列產品藉助電商平臺成功進駐天貓、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主流電商銷售平臺,並在海島生活、南海網等微商城、微店流通銷售,五里路、天香巖、碧沙鷗、哥儂等白沙茶葉品牌都紛紛開啟淘寶企業店鋪。其實早在白沙綠茶入駐電商之前,已有不少人在淘寶等線上平臺銷售白沙綠茶,多以個體為主。但由於個體經營的茶葉品質不一、真偽難辨,導致白沙茶業品牌力不強而線上流量不佳是成為白沙茶業線上銷售的主要困境之一。為解決這一難題、加快市場營銷推廣,白沙茶業積極參加全國各類推介會、縣內消費扶貧集市、電商節等活動。

2016年8月,白沙縣政府在海口復興創業城舉辦“有一種綠叫隕石綠”的白沙茶業全國全網招商推介會,公佈了白沙綠茶單品銷售最高獎3萬、白沙本土店鋪最高獎勵5萬的銷售獎勵額等政策,這也是海南第一款的“滿天星計劃”產品標識。2017年,白沙綠茶淨利潤首次突破1000萬元大關,正是通過各類推介營銷,才能進一步促進白沙綠茶線上線下不斷融合,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效刺激線上交易量的不斷攀升。

“觸網”後的白沙綠茶日益精進,多次在全國各類大賽上榮獲嘉獎。2016年,白沙綠茶在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參展產品金獎;2017年6月,白沙綠茶榮獲2017年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參展產品銀獎;2017年9月,白沙綠茶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17年11月,白沙綠茶“隕石銀針”、南海綠茶“南海綠芽”在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汪裕泰杯國茗之戰·中國國際鬥茶大賽中分別榮獲銅獎、優勝獎。這些名譽不僅肯定了白沙綠茶的品質,更是在樹立白沙綠茶品牌形象,進一步擴大知名度,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白沙電商助力茶產業發展“互聯網+茶”成效凸顯

3、實現農旅結合,打造原生態茶園小鎮

2014年,白沙縣出臺綠茶產業扶持政策,鼓勵綠茶產業地方化,由此加快綠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通過打造白沙綠茶一體化產業,整合當地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整體推進隕石坑周邊的白沙農場以及細水鄉、元門鄉和牙叉鎮等三個鄉鎮的綠茶規模化種植,著力培育以白沙農場為中心,細水鄉、元門鄉和牙叉鎮三個鄉鎮為輔的綠茶重點種植生產區,形成綠茶種植、加工和觀光旅遊的產鏈條,進而拉動農業產業和旅遊聯動發展。通過農業+加工、農業+旅遊等方式,推動產業間的滲透。同時,把青山綠水作為科學發展、後發趕超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並以此推動地區脫貧攻堅,促進農民增收。

2017年,白沙深入貫徹落實全域旅遊和全省“百鎮千村”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白沙以建設特色產業小鎮為契機,在“十三五”期間規劃原生態茶園小鎮項目,原生態茶園小鎮規劃面積約130公頃,依託白沙農場場部原址茶園景觀、河谷溪流及黎族文化等資源,將“茶產業”、“旅遊業”相結合,建設一個集生態茶葉生產、茶園觀光休閒、黎族文化體驗、鄉村養生度假為一體的茶園小鎮,併力爭打造成為4A級景區。原生態茶香小鎮的落地建成也極大的推進了白沙脫貧攻堅工作和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現今,隕石坑已凜然成為白沙的文化名片,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不僅為了品一茗茶,更為了尋覓白沙茶產業背後的故事,感受這份來自星星的“禮物”。

三、經驗啟示

產業轉型,品牌升級。白沙茶產業想要走出市場無規模、品質不一、流量不佳等難題,就要打破傳統,進行產業轉型,實現統一化管理,把控產品質量。結合白沙隕石坑地理區域優勢和“白沙綠茶”知名品牌影響力,通過打造茶葉一體化產業,實現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同時發展,藉助白沙電商平臺擴大影響力、銷售量,以促進當地農戶脫貧農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