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治信:一雙巧手編織竹器,一門手藝半世人生

約在靠近門口的地方坐著一位身穿侗族服飾老人,微彎著腰,還未編織完成的竹提籃被他固定在腿上,手臂環抱著,雙手各抓幾根竹篾,左手放一根,右手接著壓下一根,動作流利,眼神專注。他身旁圍著三四名學生,拿著手機,拿著相機,錄像,拍照。

11月7日那天早上,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三江縣“百千萬”旅遊綜合體正開展一系列活動,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樓道上一個約20平方米的新建房子被分成了兩個小攤位,左半邊攤主是壯族竹編技藝人梁海洋,右半邊攤主是三江竹器編織藝人梁治信。

三江竹器偏織技藝於2018年被公佈為廣西社族自治區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內容豐富,編織技藝精巧多樣,與傳統稻作文化、油茶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江竹編藝術。竹編生產器具包括了竹簍、竹籮、竹籃、竹篩、竹簸箕等。竹編生活用具包括了竹茶具、竹酒具、竹蒸籠、竹撈濾、竹提籃、竹油茶漏等。三江竹編工藝精細複雜,技藝高超,密編和疏編相結合,天然植物與手工編織相結合,體現工藝美術物盡其用、因地制宣和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

看到梁治信熟練的編織手速,學生感到很驚奇,彎下腰把頭湊近,緊盯著他的動作,“您師承何處?”。

坐在凳子上的老人轉過頭,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沒有人教我,都是靠自己學的。”

他說話時帶著侗族口音,大家都聽不懂,旁邊一位中年男子幫忙翻譯。今年,梁治信已經67歲了,他不是“班科出身”,編織起來卻一點也不含糊,學竹器編織這門技藝也有二十多年了,手藝越來越精湛,只要有模型參照,他都能編織得出來。這樣一位手藝人的衣缽卻沒有人接手。

曾經有位小夥子跟著他學編織,但學了沒多久便放棄了。

梁治信摸著手中的竹提籃,說道“一件竹器的完成,最關鍵、最費時的就是竹篾的破削。”頭部、底部、中部各用什麼粗細程度的竹料,竹器的每個部位都是有講究。編織一個作品不難,認真學習一段日子便能學會,但破竹篾卻不是那麼簡單。竹篾要破得均勻,紮起來才能穩固,才不會散架。破竹篾的時候薄厚、寬度都要一樣大,要不做起來就不好看。如果竹篾破得均勻,做好的竹器就更紮實。“小夥子學會了編織,但學不會破竹篾,後來就不學了。”

攤位上擺著十幾件器具,還有他編制的竹器作品獲獎的獎狀。“當初學這門技藝只是為了家庭經濟來源。”梁治信說。兒子出去打工了,女兒嫁人了,兒女們對竹器編織也不太感興趣,“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可以跟著我學。”旁邊的學生紛紛點頭。

“間三壓三,記著這個規律”,梁治信手把手教著坐在旁邊的學生。“先壓著這根,放這邊手的竹篾,再放另一邊手的竹篾。”

早上11點左右,太陽越來越大,屋裡的光線也愈發明亮,路過門口的顧客看到老人在教學生編織,也進門上前圍觀,拿起手機記錄這一幕。

店鋪門口的角落擺放著兩個竹編器具,是一副對聯,“青條做就佰般精”“翠竹編成仟樣雅”,老人說這是非賣品。每一件竹編作品,都承載著他們對生活、對技藝的追求,傳統技藝的傳承,緩慢、固執的編織,一件件作品的成形,進入每一個家庭,承載著更多家庭的生活。

梁治信:一雙巧手編織竹器,一門手藝半世人生

梁治信:一雙巧手編織竹器,一門手藝半世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