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深刻認識生命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

評論 | 深刻認識生命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王立彬

地球生命共同體歸根到底是一種社會關係,決不能僅僅從自然層面來理解,還要從社會層面進行理解。人與自然或人與地球的關係,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自然問題,而是一個經濟社會問題,是資源、環境、人口“三位一體”的政治問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大課題。隨著全球化發展,全人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全球氣候變暖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歷史上第一次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人與地球的整體關係。

半個世紀前,當美國40位議員及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把計劃中的反戰示威變成環保運動時,第一個世界地球日產生了。這一發生學事實告訴我們,環境問題從來就是政治性問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必須在民眾支持下,國際社會團結一致付諸政治行動。

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人類正在進行一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人類與微生物間的這場世界之戰帶來的經驗和教訓表明,保衛我們的地球家園,迫切需要所有國家作出政治決斷,眾志成城。各個國家及利益集團亟待重新認識生態危機和環境威脅背後的自然問題。

筆者認為,深刻認識兩個“共同體”理念的本質,有助於人們找到緩解生存危機、解除自然威脅的可行之路。

第一個“共同體”是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黨的十九大將“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作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依據,深刻指出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排在第一位的是“人的命脈”。人是開發利用的主體,也是保護修復的主體。與客觀世界不同,地球生命共同體歸根到底是一種社會關係,決不能僅僅從自然層面來理解,還要從社會層面進行理解。人與自然或人與地球的關係,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自然問題,而是一個經濟社會問題,是資源、環境、人口“三位一體”的政治問題。我們必須從社會治理層面才能透視到人與自然關係問題的本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裡面有很大的政治。”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同山水林田湖草的關係是不同的,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富裕階層與脫貧人口、所有者與使用者、農牧漁業生產者與旅遊觀光消費者,同山水林田湖草的關係是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在我國如此,在國際層面更是這樣。這就要求我們從第二個“共同體”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觀照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物質基礎。唯物史觀認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是個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自然基礎及歷史進程中因人類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馬克思主義批判工業文明,就是因為其生產方式以人對自然的奴役為前提。人類自身的解放與自然本身的解放是不可分割的。人與自然分裂、人與社會分裂、人與自身的分裂只能一體化解決,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對立復歸於統一,也就是人類從自然解放、自然從人類解放的統一,即共產主義。我們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或封建主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隨著全球化發展,全人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全球氣候變暖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歷史上第一次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人與地球的整體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並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觀照世界未來,形成了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理念。這一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不是烏托邦,更不是資本統治人類和自然的資本帝國。

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大課題。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阻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現實因素有: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這一切歸根結底在於不合理、不公平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霸權主義始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根本的嚴重現實威脅。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時,特別強調反對霸權主義、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如此,我們就能理解為何“人與地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突出地成為當前國際政治鬥爭的新戰場。從氣候問題到防疫問題,無不如此。中國在全球環境問題上強調“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就是因為美麗地球的理想是共同的,但在佔有生產資料、分配勞動成果、享有壟斷利潤方面,北方與南方、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食利階層與被剝削者的差別是巨大的。

確實,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階層以不同的方式擁有著這個地球。資源利用的最大受益者與環境破壞的最大受害者,已經成為21世紀貧富分化的新形式。中國強調綠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不僅僅是因為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因為這種綠色發展模式更可持續,更有利於最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利益,包括更有利於代際公平,即保護未來地球人的生存發展權益。這就是人與自然關係上的國際主義或共產主義。對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

編 輯:陳 雨

·END·

評論 | 深刻認識生命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