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七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原来是道家对事物的朴素的辩证看法。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本《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用来形容本无其事,凭空捏造。是个贬义成语。在军事上, “无中生有”的这个“无”,指的是“假”、“虚”;这个“有”,指的是“真”、“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上的错觉和行动上的失误。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以各种假象掩盖真相,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予不意的攻击。若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 “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出奇制胜,攻击敌方,在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诳也,非班也,实其所证也。少阴、太阴、

太阳。

【按语】无而示有,谁也。谁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衣,夜链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缝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新唐书·张巡传》、《战略考·唐》)。

【注释】

①班(kuáng):欺诈,注骗。指各种欺骗活动。

@实:实在,真实。

③少阴、太阴、太阳:指少阴渐变为太阴,太阴至极而转化为太阳。讲阴阳转化之理-“阳变阴来”、“阴极阳生”。这里指欺敌活动的发展过程,即由虚假转化为真实,造成敌人再次上当受骗,达到出其不意。这里的“阴”指假象;这里的“阳”指真相。

此句意谓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相。

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全部都是假的,而是让对方把真相当成假象。这就是要巧妙地用阴阳转化之理,"由阴变阳”、“由虚变实”、“由真变假”等。【译文】

【按语译文】没有而装作有,就叫谁骗。谁骗不能长久使用,因为长久使用容易被对方发觉,所以没有的不能长久没有。“无中生有”,就是把诳骗变成事实,由空虚变成实在。什么都没有是不可以战败敌人的,只有人为地制造出“实在”,才可以战败敌人。例如:唐朝叛将令狐潮围困雍丘城,张巡用草扎束成一千多个假人,并给它们穿上黑色的衣服,乘黑夜用绳索把草人从城墙上吊下去;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用箭射击,因此张巡获得几十万支箭。后来,张巡在黑夜把真人吊下城去,令狐潮的兵士看着发笑,以为又是草人,也没有再提防。于是张巡乘机用五百名敢死队员突然冲进令狐潮的军营,烧毁营垒帐篷,并且把令狐潮的军队一直追杀了十多里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