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短片“努力一點點”:激勵孩子,學會這一點就夠了

公益短片“努力一點點”:激勵孩子,學會這一點就夠了

1


一則泰國公益廣告短片,小男孩在足球場上訓練,有一個個子矮小的小男孩,正在練習足球的頭球技術。男孩的媽媽在休息室,透過玻璃窗,觀察著孩子的訓練情況。這時,教練走過來,媽媽站起來詢問孩子的訓練情況。教練委婉地說:“還不錯。。。他看起來很有決心,不過,他的基礎不太好,他的頭球技術很差,我們再觀察些日子吧!不好意思了。”媽媽表示了感謝!


晚飯時,媽媽洗碗的時候,看了一眼坐在餐桌旁等著喝牛奶的兒子,微笑著和孩子說:“我今天和你教練聊過了,他說你一直很努力,之前你都不會用頭頂球,現在有很大進步了,再努力一點點,稍微碰一下就很棒了。”孩子聽完媽媽的話,開心地笑了一下,就出去練球了。


媽媽沒有直接重複教練的話,而是換了一種表達方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而不是與別的孩子巨大的差距。在整個短片中,媽媽一直激勵孩子:再努力一點點。這一句話至少包含了3層深意。第一,不去評價孩子成績的好與壞,而是看清客觀事實;第二,永遠給孩子一個伸伸手就能夠得著的目標;第三,看到孩子進步的一面,而不是落後的一面。


2


在《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這本書裡,美國運動心理學第一人、教練技術的先驅提摩西.加爾韋講到,他在帶教學員的過程中,第一輪他給每個人投了6個球,並且告訴學員,注意觀察自己的步法,注意觀察發生的客觀事實,不做任何正面或負面評價,投完30個球后。教練用興奮地語氣跟學員說,所有的球都集中在角落裡,沒有一個下網。學員感受到教練稱讚的語氣。下一個輪到擊球的女孩半開玩笑的說:“哎呀,你非得在輪到我的時候這麼說嗎?”教練看出了學員的緊張,接下來又給她們投了30個球,按照之前的指導,對學員的練習只做客觀描述,不做任何評價。可是,學員們個個都露出緊張的表情,30個球打完,有8個球下網。


結果的改變,源於想法的改變。當教練給出一個好的評價的時候,就意味著相反的一面是不好的。學員就會產生評判意識。好壞的標準,不可避免地導致學員注意力分散和自我干擾。


沒有評判意識,做事的時候,就不會想到控制好壞,而是集中於做事本身,進入心流狀態。提摩西.加爾韋認為,我們的身體,包括大腦、記憶存儲(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神經系統在內,是極為精密、十分能幹、充滿潛力的。它內部蘊含著驚人的智慧,對於未知的事物,內在的智慧會像孩子一樣去學習領悟。

3


小男孩在一次比賽中摔倒了,比賽結束後,男孩來到媽媽面前,媽媽關心地問一句:“疼嗎?”孩子用力地搖了搖頭說:“我追不上其他人。”媽媽看到孩子散開的鞋帶,一邊繫鞋帶,一邊跟孩子說:“沒關係,努力超過在你前面的那個人就行了,那就可以了。”男孩聽完媽媽的話,認真地點了點頭。


努力超過前面那個人,是一個稍微努力就可以達成的目標,因為相信自己可以達成目標,內心就會充滿希望。設置一個“伸伸手就能夠得著的目標”,為什麼那麼重要?在心理學上,有個重要的概念。習得性無助,是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研究發現,把狗關進籠子裡,進行電擊實驗。每次電擊狗之前,都會打開蜂音器,狗在籠子裡無法逃避電擊。多次實驗後,在給狗電擊之前,就把鐵籠子的門打開,狗不但不逃走,而且在蜂音器響起之後,就開始表現出被電擊的狀態,開始呻吟和顫抖。然而,實際上,電擊並未實施。這種行為被稱為“習得性無助”。


短片中的媽媽在激勵孩子的時候,如果告訴孩子一個很大的目標,孩子在多次努力嘗試後,依然沒有達成目標,就會產生挫敗感,甚至產生自我懷疑。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放棄努力,形成習得性無助。而“伸伸手就能夠得著的目標”,對孩子更容易形成前進的動力,建立自己的信心。


愛因斯坦說過,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每一次目標的達成,都是孩子達成下一個目標的動力源泉。所以,成功是成功之母。一個個小目標的達成,最終,可以匯聚成一個大目標。


在給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要注意區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可以足夠遠大,但是,短期目標,一定要合理。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提出目標的“SMART”原則,其中,A就是指可實現性,要求制定跳起來“摘桃”的目標,不能制定出跳起來“摘星星”的目標。如果短期目標太大,孩子可能由於畏懼困難而產生放棄的念頭。


公益短片“努力一點點”:激勵孩子,學會這一點就夠了


4


在短片開頭,有一段媽媽和教練的對話,教練對孩子的評價是很努力,很上進,但是,頭球技術很差。但是,卻看到了孩子不一樣的一面,從一開始完全觸不到球,到現在可以偶爾碰到球。雖然是一個非常小的進步,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媽媽看到孩子的進步,並且鼓勵孩子再努力一點點,就很棒了。


媽媽的話對孩子,是可以產生力量的。孩子相信媽媽的話,那麼,媽媽的話,就會通過自我實現預言變成真實的結果。自我實現預言是作為被預言、預期或談論的結果而發生的事件。


在《孩子:挑戰》中,作者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艾倫五歲時患了小兒麻痺症,右腳肌肉萎縮。他的媽媽鼓勵並幫助他運動。他們發現游泳是很好的運動方式,艾倫非常喜歡和享受。到了十六歲上高中時,艾倫克服了自己的身體缺陷,成了學校游泳隊的明星。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家庭中的權威,父母如果能夠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孩子也能夠因為父母的認可,而表現積極的行為結果。


5

一個幾分鐘的短片,為何能感動那麼多人,甚至每看一次都讓人感動得流淚。我們感動的不只是短片本身,而是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努力的經歷,有過努力很多卻趕不上別人的經歷。


在這種時刻,努力的同時,也讓我們產生懷疑,甚至有時候害怕前行。內心有著未被滿足的需求,被安慰被鼓勵的需求,短片中的媽媽給了我們這份力量。也希望這份力量可以傳遞給更多的孩子和更多內心的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