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文化:古代瑞獸,商王武丁喜“逐鹿”,新科舉人聚餐“鹿鳴宴”

鹿是一種有著美麗的外形、溫馴的性格的動物,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看作是瑞獸。

相傳鹿又是一種長壽的仙獸。據晉代葛洪編著的《抱朴子》記載: “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其色白。”

因此,人們又用鹿來象徵長壽。古人祝壽時常常畫鹿與壽星送人,以祝賀長者長壽。又因“鹿”字和“祿”諧音,因而在一些吉祥的圖案中,又以鹿表示福氣或當官享受俸祿的意思。

在儒家文化中,鹿也是帝王仁德的象徵,白鹿的隱現常常被附會為檢驗帝王德政的好壞和上天意志的表現。

鹿文化:古代瑞獸,商王武丁喜“逐鹿”,新科舉人聚餐“鹿鳴宴”

在道教文化中,鹿又常常是仙人的坐騎,比如在道教神話中,南極仙翁的坐騎就是一隻白鹿,所以鹿又被稱為仙獸。

“鹿”字又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撰寫的特別傳神,那歧出的角,長長的頸尤其傳神。從目前已知的卜辭可知,鹿是商代第二十二位君主武丁(?-公元前1192年)最喜歡獵取的動物。

在甲骨卜辭中,有關武丁“逐鹿”的記載屢見不鮮。而且,武丁在逐鹿前還預先要進行占卜,通過占卜瞭解逐鹿之日的天氣情況以及是否有災,沒有災才出外逐鹿。

更有趣的是,商王武丁逐鹿之時,還要先派人出去偵察,如果有鹿,隨即外出逐取。據卜辭記載,這位開創商代後期中興的武丁是年復一年從不間斷地逐鹿,樂此不疲。為了逐鹿,可以一連數日奔走在中原大地上。

鹿文化:古代瑞獸,商王武丁喜“逐鹿”,新科舉人聚餐“鹿鳴宴”

我國曆史上從武丁開始流行的“逐鹿”活動,幾乎為歷代帝王所喜愛。並將鹿延伸喻指為“帝位” 、“國家政權”等。於是“逐鹿”之舉,便成了歷代政治家奪取政權的代名詞。

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裡的“鹿”,就是代指天下,而天下共逐之,也就是天下的俊傑都要“逐鹿中原”,以期自己能奪取天下。

由於歷代帝王大量捕鹿,使鹿這種美麗的動物到了漢代,幾乎成了一種很難捕得到的稀有動物,因而漢武帝更是十分喜愛鹿。

鹿文化:古代瑞獸,商王武丁喜“逐鹿”,新科舉人聚餐“鹿鳴宴”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有人殺了上林苑的鹿,他一氣之下竟下詔要殺掉此人,幸好東方朔在旁婉言相諫,此人才得到了武帝的赦免,保全了性命。

魏文帝曹丕一次出獵,有部下不小心,讓鹿給逃掉了,曹丕大怒,竟然也要殺掉隨行人員,後經蘇則反覆勸諫,才肯罷休。

鹿也是一種喜歡群居的動物,人們將這種習性推及人類,以鹿比喻賓朋,以“鹿鳴”作為宴請賓客之樂。

如我們熟知的《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名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序對此解釋說: “鹿鳴,宴群臣嘉賓也。”因此,古人稱招待嘉賓之宴為“鹿鳴宴”。

鹿文化:古代瑞獸,商王武丁喜“逐鹿”,新科舉人聚餐“鹿鳴宴”

到了唐代,“鹿鳴宴”更是成為新科舉子慶祝的一場宴會,於發榜次日舉行。因為宴會上要唱《詩經》中的“鹿鳴”之詩,以活躍氣氛,所以取名“鹿鳴宴”,並從唐代一直傳至宋代、明代、清代,在科舉和教育文化體系中延續了一千多年。

宋代大文豪蘇軾還寫有一首《鹿鳴宴》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新科舉子榜上有名後的欣喜:

《鹿鳴宴》 宋·蘇軾

連騎匆匆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探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間。

本文參考自:《說文解字:一本書讀懂中國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