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前言

朱買臣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名臣,他和他妻子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漢書》中記載,朱買臣年少讀書,在年過四十之時依舊沒有做官的機會,而且除了砍柴負薪什麼都不會做,還一直跟妻子吹牛,說等他到了五十歲就能做大官了,妻子認為他已經到了“無藥可救”地步,為了生存最後離開了他。但沒想到的是朱買臣在知天命的年紀居然真的做大官了,而且漢武帝還讓他衣錦還鄉,朱買臣在回鄉的路上看見了妻子和現任丈夫正在在修路,便讓他們上車一同回府,並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但不幸的是沒過多久朱買臣的妻子可能忍受不了這種“羞辱”,最後自盡了,可謂之“要臉”。在最初史料記載的行文之間流露出一絲批評朱買臣“富貴耀妻”的味道,對朱買臣妻子抱有一定的同情之心。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朱買臣和他的妻子

在漢朝人才的選拔是察舉制,底層百姓要想做官報效朝廷,必須有朝廷大臣或者君主身邊人的推薦,要不然是沒有機會向朝廷展示自我的,簡單來說,一個窮書生要想做官就必須“上面有人”。當時的朱買臣僅僅是一個窮書生,並不認識什麼達官顯貴,當他告知妻子五十歲時能做大官時,他妻子憑什麼相信他?要知道西漢之前五十歲的年齡開始做官是非常罕見的。古人云三十而立,朱買臣都四十多了還在做他“百無一用”的書生,如果繼續養家全靠他的妻子,那麼最後的結果只能像他妻子說的那樣——餓死在山溝裡。所以說朱買臣妻子離開他在當時看是“無奈之舉”,並不是“嫌貧愛富”,再加上女性改嫁並不是什麼嚴重的道德問題,所以那時對朱買臣的妻子並沒有什麼指責。

但有意思的是,朱買臣妻子的形象並非一直如此。翻閱史料,我們會發現,朱買臣和妻子的那些家長裡短的事在宋朝以前很少被提及,就算偶爾被提及,也都是非常中性的描述,在感情色彩上並沒有貶損朱買臣妻子的意思,甚至還有貶損朱買臣形象的,比如唐朝羅隱的《越婦言》。但是從宋朝開始,尤其是南宋末期,“朱買臣”和“覆水難收”這兩個詞彙開始產生了關聯,南宋愛國詩人鄭思肖在《朱買臣賣柴圖》一詩中就寫過“年當五十始榮華,覆水難收重嘆嗟”的詩句。

最晚從這一刻起,朱買臣妻子的歷史形象就發生了改變。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朱買臣負薪戲曲形象

在元曲《風雪漁樵記》中,本沒有記載姓氏的朱買臣妻子,被稱為劉玉仙,這裡面劉氏的離開被描述成是她的父親劉二公逼迫的,朱買臣也從被舉薦變成了科舉考試及第,後來朱買臣衣錦還鄉後,劉二公又希望和他女兒劉氏複合,朱買臣先是不同意,後來在好友勸說下,答應了複合。然而故事到了明代,朱買臣妻子的形象又發生了改變,在《風雪漁樵記》中至少還給女主人公留了餘地——把責任歸咎於他老爹劉二公。而根據《風雪漁樵記》改編的明代崑劇《爛柯山》中此時的朱買臣妻子又變成了崔氏,這回崔氏形象徹頭徹尾的變成了一個嫌貧愛富的女人,在得知朱買臣衣錦還鄉後,崔氏女後悔了,來了個馬前認夫,死皮賴臉求複合。結果朱買臣向地上潑了一盆水,告訴崔氏女如果她將地上的水都收回盆裡,就答應她複合。結果可想而知,覆水難收,崔氏女最後羞愧自盡,可謂之“不要臉”,這也是我們現代人常常聽到的版本。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劇情:“覆水難收”

背景

那麼在這期間,朱買臣妻子究竟做了什麼,讓她的形象從宋朝開始一步步被貶低?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其中的緣由。我們知道,像這種文學作品一般是作者對自己所處時代的一種反應或者說是訴求,那麼我們就從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說起。

  • 理學興起,女性受到封建禮教思想嚴格的束縛

從宋代時期,隨著理學興起,對古代婦女的道德“要求”就變得更加苛刻了,尤其到了南宋時期,朱熹讓理學走向了成熟,對宋代女性的道德要求更趨於“規範化”,明清兩代更是達到了頂峰,比如纏足的廣泛流行。一起禮教上對女性的道德的壓迫顯得那麼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理學家們對婦女的要求是“從一而終”,嫁乞隨乞,嫁叟隨叟,一旦出嫁,就要死心塌地的跟著夫家,更不能嫌貧愛富,逼夫寫休書這事更是為人所不齒,如果你還要再嫁他人,那麼貞節牌坊更是與你無緣不說,還要受到左鄰右舍在背後戳你的脊樑骨。

在漢朝時期朱買臣妻子迫於生活壓力,得休書而改嫁他人,這是一種“常規操作”。那個時候,不單單普通百姓階層是這樣,就連皇族成員也會出現娶再嫁婦女的現象,比如說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她以前就是一個普通農戶的妻子,而且他們之間還有個孩子,但這些經歷不影響後來得到漢景帝劉啟的認可,這才有了後來漢武帝。但是到了宋代,理學逐漸成為了主流,“道德”風向轉變了,朱買臣妻子的做法就是嚴重的觸犯了理學的封建禮教標準,這是學習儒家四書五經的封建文人所必須抨擊的現象。這就好比古代有錢的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三妻四妾”不僅在道德上不被允許,而且在法律上也是嚴格禁止的。所以說,朱買臣妻子的形象到了宋代一落千丈,跟當時的社會道德評價標準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 科舉“老齡化”是常態,朱買臣是“老書生”的偶像

眾所周知,科舉考試的出現,讓寒門學子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所以參加科舉的人員如過江之卿,紛紛投入到科舉的大潮之中,但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大問題——科舉人數嚴重供大於求,一個封建王朝無論怎麼“促就業”,也無法消化掉這麼龐大的科舉群體。然而,即便如此書生們依舊樂此不疲的努力著,都抱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心態,相信自己就是下一站“天后”。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面對著可憐的錄取率,能最終實現自己理想的寒門學子寥寥無幾,落榜的書生們不甘心,就繼續考取功名,從“青絲”考到“白髮”是常有的事,從唐代就有“五十少進士”的說法,父子“同科”也是常有的事,到了清代年近百歲的老書生也是有的,更有甚者還有“戰死”考場的。

但人總要是生活的,經常讀書,就會耽誤賺錢養家,久而久之,作為家庭的另一半——書生的妻子就會有怨言,畢竟那時男性是養家的主力。但作為讀了一輩子書的高傲而又倔強老書生而言,讓他放棄科舉是不可能的。為了說服或者給與妻子一定安慰,就會時常拿出朱買臣這個“活生生”的例子,給妻子“畫餅”,告訴妻子:你看朱買臣五十歲才做官,你慌什麼?你老公我還是會有機會獲得功名的。同時“馬前潑水”的故事也在“警示”妻子不要去做朱買臣妻子那樣的女人,否則你會錯過一個當大官的老公。

可以說“馬前潑水”是科舉老書生面對妻子最後的“倔強”。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古代科舉考試中的“老書生”

  • 為迎合市井百姓的“口味”,市井文學開始興起

從兩宋時期開始,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市井文化開始崛起,市井文學也開始出現在了大街小巷之中,而市井文學對應的目標群體是市井中的平民百姓,那些高大上的文學作品在這裡並不“吃香”,所以文化創作必須是平民百姓喜聞樂見的。這就要求創作者們在文學內容上“添油加醋”,各種秘史八卦、傳說、詭異事件往往會成為就成為作品的“吸睛”之筆。這也就催生“張冠李戴”的創作手法,把幾件有共同之處的故事,相互融合,然後再根據創作者的喜好,對故事中主人公進行分明的褒貶。朱買臣對妻子“馬前潑水”的故事就是這麼來的。

“馬前潑水”的故事實際上是發生在姜子牙身上的,版本有很多,最早記載此事的是成書於戰國末期的《鶡冠子》。我們可以看到,姜子牙和朱買臣都有過被妻子“拋棄”的經歷,在此之後又都“衣錦還鄉”,

《鶡冠子》:太公既封齊候,道遇以前的妻子,再拜求合,公取盆水覆地,令收之,惟得少泥,公曰“誰言離更合,覆水更難收。

而且《鶡冠子》這本書相比記載朱買臣傳的《漢書》要偏門許多,所以關於姜子牙的這個故事知道的人也比較少,“借鑑”起來也不易察覺,如此適合融合的兩個故事,創作者們又怎麼會放過這絕妙的機會呢?所以說朱買臣妻子的形象無故被抹黑,姜子牙要負一定”責任“的。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清明上河圖:繁華市井生活

  • 巨大的競爭壓力,書生住進了“勾欄瓦舍”

市井文學的創作者往往就是那些“鬱郁不得志”的書生們,這些書生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多次科舉都失敗了或者科舉長時間停罷,無法通過科舉入仕,於此同時受到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最後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科舉,另謀出路。而另一類是雖然科舉及第,但是受到封建社會官場腐敗的影響,終生未受到重用,生活依舊拮据。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必須賺錢養家,而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是幹不了體力活的,所以他們只能結合自身的文化優勢提供一些平話故事、傳記、詩詞畫、劇本等,然後藝人們拿來在市井中的娛樂場所——勾欄瓦舍進行表演,賺一些前補貼家用。比如說宋朝的柳永、鄭思肖、元朝的關漢卿、明朝的吳承恩等等都是在考場失意,“市場”得意,雖然他們都屢試不中,但是他們的作品卻是“搶手貨”。這些文人書生常常把自己的“失意”或者“理想”都寄託在文學作品中,比如說南宋鄭思肖的無根《墨蘭圖》就是表達了自己亡國之痛的情感。

同樣道理,朱買臣馬前潑水這部作品也可能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作者把這些“鬱郁不得志”的書生凝結成一個“朱買臣”的形象,來迎合這部分讀者群體的心理需要。讓每個不得志的人都希望自己就是那個有資格“馬前潑水”的朱買臣,能在機緣巧合下老來入仕,一雪前恥。再者即使作為看官或者讀者的普通市井百姓往往會對出身一樣卑微的朱買臣會產生“同情”。朱買臣的做法會給觀者或者讀者們一種“解氣”的感覺。所以說朱買臣馬前潑水的故事無論是從作者角度還是觀者角度出發,都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共鳴。朱買臣妻子被扭曲後的形象這正是市井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也正是書生作者們願意去刻畫的。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勾欄瓦舍

結語

所以我們通過這些作品所處的背景可以看到,朱買臣的妻子其實並沒有做錯什麼,對她的形象評價變壞,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道德評價標準發生了改變,同時“醜化”她也是那些“失意”書生情緒發洩的需要,是競爭激烈的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思想對她形象的嚴重扭曲,這才致使朱買臣的妻子最終成為了眾矢之的,從此讓她揹負了這扭曲的形象。所以說錯的不是朱買臣妻子,如果非要有人承擔責任,那麼錯的就是那個封建時代。

最後想說的是,朱買臣妻子本以為以死來了卻這段屈辱的經歷就算結束了。但可悲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千年之後,她不願意揹負的罵名終究還是被那個時代強行的扣到了她頭上。

當愛已成為往事,千百年後,朱買臣妻子為何形象大變?

朱買臣妻子羞殺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