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理性?

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我們先借如下這張圖來理解意識的工作原理:

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理性?

圖來自洪蘭教授

比如中間的形狀是什麼?

  • 如果我們堅著看,那麼它就是13。
  • 如果我們橫向看,它就是B。

如果是這樣看呢?

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理性?

單單這個圖形:

  1. 如果是一位沒有上過學的小孩來看,那麼它就是一個黑色圖形。
  2. 如果這位小孩剛好學過數字,那麼他會說它是13。
  3. 如果這位小孩只學過字母, 那麼他就會說是B。
  4. 如果是位數字老師,那麼他大概會首先讀出13。
  5. 如果是個英語老師,那麼他大概會首先讀出B。

這就是我們意識的用智方式的工作原理,對應上面的1-5:

  1. 第一位小孩的大腦裡面,沒有數字模型與字母模型,於是只讀出黑色圖形。
  2. 第二位小孩大腦裡,只有數字模型,把這個黑色圖形放在數字模型中,可快速類比出13。
  3. 第三位小孩大腦裡,只有字母模型,把這個黑色圖形放在字母模型中,可快速類比出B。
  4. 數學老師大腦中有數字與字母模型,但是由於整天跟數字打交道,於是數字模型成為強模型,人會默認的拿強模型來解讀,於是讀出13。
  5. 同樣,英語老師的大腦裡面,字母模型也是強模型,於是首先也會解讀出B。

從上面這幾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個結論:

  1. 第一位小孩沒有任何後天模型(數字模型與字母模型),但是他有先天模型,比如基於我們眼睛的光波顏色模型,因此,這個顏色先天模型是後面兩位小孩及兩位老師的基礎模型。
  2. 即所有後天模型之所以能發揮作用,是建立在先天模型基礎之上的。沒有先天模型,後天模型無法發揮作用,比如色盲者,如果連黑色圖形都看不到,那麼字母模型與數字模型均無法發揮作用。
  3. 大腦有什麼樣的模型,就能解讀出什麼樣的結果。
  4. 當同一個對象有多個模型時,我們首先會用我們大腦裡面的強模型去解讀,強模型決定結果。
  5. 類比什麼樣的模型,就能得出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意識的工作原理:類比式用智方式

在這裡,先天模型就對應我們的本能意識,後天模型就對應我們的理性邏輯。

因此,本能意識與理性邏輯就構成我們的意識,本文主要討論意識的工作原理。

因此,就是討論本能意識與理性邏輯,也就是討論先天模型與後天模型的形成機制及關係。

我們先來初步瞭解下本能意識與理性邏輯的關係:

  • 本能意識是理性邏輯的基礎與前提。
  • 理性邏輯的高效率是建立在本能意識的高效率之上的。

本能意識(先天模型)

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理性?

這裡的本能意識指我們的先天模型,包括我們人體的五官的所有對外界的反應,由於視覺佔我們獲取世界80%的信息量,我們借如上這張圖來理解視覺這個先天模型的用智方式。

如圖紅色箭頭所指就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可見光,它只佔宇宙所有光波頻段的十萬分之一不到,也就是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這個世界的十萬分之一。

也就是光波波長400納米到700納米的頻段,我們的眼睛,把這300個無區別變量的頻率,建模成7種主要顏色。

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理性?

於是打在我們視網膜上的光波波長,是這300個無區別的數字,比如500納米的光波打到我們的視網膜上, 在我們的視中樞被建模成藍色。如上圖所示,大概每50個頻段就被建模成一種主要顏色。

理解這個用智方式的核心:

  • 視覺只建模光波里面的300個頻段的波長,只需要滿足生存即可。
  • 即使只是300個頻段,視覺也是繼續把它進行壓縮,壓縮成7種主要顏色。
  • 原本300個頻段是無區別的數字,被建模成7種可區別的顏色。
  • 這7種顏色所形成的模型,就是我們的先天顏色模型,任何一個顏色放在這個模型中,即可快速對結果進行反應。比如在一片綠色的樹葉中,可以快速定位到那個紅色的果子。
  • 於是,建模後,就可以實現對目標對象的高效的省能的依存。
  • 本能意識的其他器官的工作原理基本都是採用這樣的用智方式,其目的就是為了達成高效的省能的依存。

這種用智方式是通過億萬年的基因突變與自然選擇共同打造的,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基因進行了大量的變異,而變異出來的基因所擁有的能力,具有這種能更高效的依存目的對象的特徵,則就具有生存優勢,就更容易遺傳下去,而那些基因變異出來的能力沒有這些特徵的,就會被淘汰。

因此,基因突變與大自然選擇共同打磨,具有如下特徵:

  • 基因突變率是極小概率事件,比如只有十萬分之一左右。
  • 正常情況下,基因在大自然的生活環境是極為穩定的。
  • 因此,極小概率突變出來的基因,首先是要被淘汰的。
  • 極少數突變出來的基因,剛好突變出具有更高效的依存目標對象(如能量)的能力,則會獲得生存優勢。
  • 原本已經穩定生存的基因,會因為新基因的更高效的競爭而被淘汰。
  • 極低的基因突變率及極大的淘汰率,意味著這種進化是一個宇宙級別下的大尺度的時間事件。
  • 演化表面是隨機變異,但是選擇卻呈現定向選擇,演化呈現為單向強化。

這就是本能意識在自然界的打磨完善過程,這個過程的所有能力,都是通過基因這樣的一步一步的隨機變異,通過大自然的優勝劣汰規則,內置到基因裡面的。

因此,什麼樣的能力會在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裡面勝出?

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

根據現代宇宙論,萬物都是能量轉化過來的,而生命的過程正好就是反能量的熵增定律的過程。

因此,任何生命結構,要維持其結構的穩定存在,就必須源源不斷的從外界獲取能量,而這個從外界獲取能量的過程,就表達為競爭能量的過程,在動物界,這個競爭能量的過程,就表達為吞食生命與被吞食的過程,動物捕獵其他動物作為能量,同時該動物也有可能被其他動物捕獵。

這就是競爭能量的過程,誰能更高效更省能的獲取到能量,誰就能存活下去。

於是,這個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就表達為獲取能量的效率之爭,它是生命反熵增定律的作用下,必須遵守能量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所規定的。

比如我們前文的視覺顏色模型,顏色的本質都是光波的波長,但是對於滿足人在動物叢林環境的生存來說,我們並不需要看到所有的光波,因為每多依存一個對象,就會多消耗一份能量,這是違背能量最小作用量原理的。

因此,我們的眼睛只需要看到宇宙所有光波的十萬分之一,也就是隻有300個頻段的波長即可。

但是即使是這300個頻段的波長,依存對象也太多,消耗的能量也很大,同時依存的對象不具備可快速識別的特徵,這會使得它在競爭中會處於劣勢地位,於是視覺一方面繼續壓縮這300個頻段的光波,把它壓縮成7個主要頻段,另一方面對這7個頻段進行建模,把它建模成7種可區別的顏色,因此,我們在一片紅色的叢林中尋找食物的時候,瞬間遠遠就能看到紅色的有能量的果子。

這就是萬物的進化原理,所有動物的感官都按照這樣的原理進化的,而它最底層就是被能量的熵增定律與最小作用量原理規定著的,它的實現方式,就是通過競爭,通過把依存對象建模成可快速判斷的模型,從而獲得生存優勢,然後不斷迭代進化的。

理解這裡的核心 ,就是競爭與類比。

競爭與類比

實際上,我們如果把尺度拉大到宇宙這個級別,那麼競爭與類比是同一回事。

比如38億年前出現單細胞,剛開始的時候,單細胞又管能量,又管增殖,然後隨著能量的衰減,單細胞的生存形勢惡化,獲得能量越來越難,於是有些單細胞分化成雙細胞組織,一個管能量,另外一個管增殖,於是這個雙細胞組織獲取能量的效率就會比單細胞高效,於是它就獲得生存優勢。

這就好比我們今天的家庭,一人管內一人管外,分工合作,效率就會比一個人既要管賺錢又要管孩子更高。

隨著能量的繼續衰減,雙細胞的生存形勢又進一步惡化,於是他們又分化出多細胞有機體,進一步細化分化,比如有人管能量,有人管增殖,有人管其他,有人管體內多細胞之間的信息與能量傳遞,也就是我們的神經網絡出現。

這就好比我們現在的公司,每個人負責一個細分領域,甚至同一個崗位也有多個人在競爭,而神經網絡就好比公司的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內各部門各器官之間的信息溝通與資源調配。

然後以公司的形式去跟其他公司競爭。

比如分化到動物的時候,每一個動物體內,就是無數細胞組織部門所組成的有機體,這些不同部門不同系統的細胞組織在神經系統的共同管理下,形成一個統一對外作戰的有機體,去與其他動物有機體競爭,正如我們今天公司與公司的競爭一樣,在這樣一個殘酷的動物叢林競爭中,效率低下的動物就會被其他高效率的動物淘汰。

然後有哪些基因突變出來的更高效的能力,則又能成為勝出基因,就這樣,通過不斷的競爭,萬物的演化呈現了升級的效果,不僅體內各組織各器官在不斷的相互競爭,動物有機體之間也在不斷的相互競爭。

最終迭代演化出人類的意識,特別是人類的理性邏輯。

理性邏輯(後天模型)

人體內有40萬億-60萬億細胞,我們的腦神經元細胞有800億之多,這個龐大的神經管理系統,就是在不斷的與其他有機體的競爭中,在本能意識被不斷打磨升級的基礎上,最終迭代出我們的理性邏輯能力,它是本能意識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升級過程,它是本能意識用智方式的延伸,它們都具有同樣的工作原理。

比如我們的數字模型與字母模型,通過建立數字邏輯模型與字母邏輯模型,然後存儲到大腦裡面,當讀到一個數字時,把數字類比大腦裡面事先已經存儲的數字模型,就可以快速得出該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因此,後天邏輯模型與先天邏輯模型的建立遵守同樣的原理,都是通過先建立有效的邏輯模型,然後通過類比的形式來達成對目標對象的快速判斷。

比如我們前文的先天顏色模型,它通過基因突變與自然選擇的共同打磨,迭代出了一個高效率的顏色模型,內置到我們的基因裡面。

而我們的數字模型與字母模型,則是通過後天學習,內置到我們的大腦裡面。

因此,先天模型與後天模型,決定著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世界:

  • 同一個物種的先天模型基本都一樣,今天的人類是7萬年前的智人演化而來的,因此大家的先天模型基本都一樣。
  • 先天模型有大量的先天打磨,已經被打磨成一個個完善的自動化反應的模型,因此所有的類比都是瞬間完全的,不需要我們顯意識調動的,本能意識自動化完成。
  • 因此,本能意識是沒得選擇的,比如我們張開眼睛就能看到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且每個正常人看到的世界基本都一樣,這是沒得選擇的。
  • 因此,本能意識的用智方式是高效的省能的,它使得我們一天能自動化高效處理大量的事務而不勞累。
  • 越原始的模型越具有穩定性,因此,本能意識模型具有極穩定的特徵,是一輩子都不變,甚至是幾十萬年都不變,因為基因突變需要上百萬年。

正如萬物是一系演化的一樣,後天邏輯模型也是在先天邏輯模型的基礎上演化出來的,因此,它的良好發揮離不開先天模型:

  • 後天邏輯模型是建立在先天邏輯模型的基礎之上的,比如開頭那張圖,首先必須先讀出黑色圖形,其次數字模型或者字母模型才能發揮作用。
  • 因此,後天邏輯模型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先天模型的高效率之上的。
  • 後天邏輯模型工作原理與本能意識先天模型一致,都是通過類比達成快速高效判斷的。
  • 後天邏輯模型不同人不一樣,它具有可選擇性,大腦存儲了什麼樣的邏輯模型,決定了我們能解讀出什麼樣的結果。
  • 後天邏輯模型在大腦裡面對應粗細不一致的神經元,比如英語老師的字母模型在大腦裡面對應的神經元就會比常人粗大,於是他更容易解讀出字母B。而數學老師則更容易解讀出數字13。
  • 後天模型相比本能意識先天模型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比如人類在2000年間,宇宙觀的多次改變,從地心說-->日心說-->絕對時空說-->相對時空觀-->量子力學等等

這就是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其核心就是在能量的熵增定律與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規定下,在基因突變與自然選擇的共同打磨下,通過競爭與類比的方式,不斷升級迭代出來的一種可有效快速判斷的用智方式。

於是,類比的用智方式,就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特別是表達為競爭的類比方式,它是萬物不斷升級演化的實現方式,也是我們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關鍵所在。

為何競爭不可避免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及能量的熵增定律,我們知道能量從137億年前的最高點,不斷的在指數下降,一直下降到我們今天,而且還在繼續下降。

而生命是反熵增的過程,因此,生命的演化過程就表達為必須不斷升級進化的過程,而這種升級進化就是通過競爭與類比的形式實現的,那些無法競爭的劣勢結構,就會被淘汰,只有不斷強化的結構體,才能存活下去,這就是競爭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

正是在它的直接推動下,萬物呈現出不斷強化的演化過程,最終迭代出人類的意識,因此,類比的用智方式,也成為了人類意識工作原理裡面的核心,正是在它的推動下,結構體不斷競爭演化出人類的高效的本能意識,為人類的理性邏輯誕生鋪墊好了基礎。

隨著能量的指數衰減,萬物強化演化最終迭代出人類的理性邏輯,而正是理性邏輯,使得我們全人類形成了一個分工與合作的體系,這個體系不僅僅覆蓋當今75億人,還包括了所有的前人,而它的核心力量就在於,理性邏輯所形成的邏輯模型具有可傳承與可迭代性,它是基因進化的繼續與延展,它同樣通過競爭的方式,使得所有的邏輯模型都在不斷的競爭中升級迭代,正是在這樣一個分工合作的人類共同體的作用下,今天的人類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而所有的這一切,就是競爭展開的結果,而它的最底層規定性,就是能量的熵增定律與最小作用量原理。

這就是為什麼萬物及人類不斷競爭的原因,我們將不斷競爭下去,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應對當下不斷指數惡化的生存形勢。

這就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它的核心就是通過類比以達成快速有效依存對象,同時,也正是在意識的類比用智方式的作用下,萬物及人類社會呈現出不斷強化的演化方式,這就是競爭不可避免的原因,而所有這一切的最底層規定性,就是能量的熵增定律與最小作用量原理。

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理性?

小務虛:專注打通思維模型的道,由下而上,構建整個思維模型體系,內置到大腦,形成本能

專欄

36個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

作者:小務虛

79幣

274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