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全椒在今安徽以东。《全椒积玉桥残刻》民国六年(1917),全椒积玉桥因桥重修清理桥墩时,发现散见桥石中的残字石刻,一石一字,达千余字。今流传拓本是江克让嘱子江兆源与盛峻居,在乱石中搜拓,先后共拓八十六字。

《康熙县志》载“去县东百余步,一名市石桥。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大司马桓温讨袁瑾,简求救于符秦,秦遣将军王鉴,张牦帅步骑二万救之。温遣桓伊等击鉴。牦于石桥大破之,即椒之积玉桥也。”又《宋史》载“金人大战积玉桥,即此地。”积玉桥宋嘉衤右二年(1057)建石桥,明代多次复修。清宣统元年(1909),桥毁。

全椒积玉桥,相传汉初已有,字雄浑中寓萧之意,几欲颉颃瘞鹤,是六朝人书,千字文编,桥石似又在萧梁以后……瘞鹤(铭),宋黄山谷称为大字之祖,史家对瘞鹤铭的考证尚不统一,有说顾况书,有说陶弘景书,有说王羲之书。此刻能颉颃瘞鹤铭,因为时间也相仿,但如今知之者少之又少。此石刻大字属民间“无名氏”书,在全椒这么个小县城。石桥已不存在。上千快这么大的字镶在石桥上,当是巨制,属少见。

积玉桥石刻,字迹结构奇古,经当时金石家李瑞清、曾熙鉴赏,评价其字古厚浑朴,有汉魏神韵,论为“萧梁人手笔,与鹤铭同时。”可惜,这批视为书法艺术珍品的近千块石刻,因民国年间修桥时,被填入积玉桥桥基之下。

我2010年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意临入其神韵;创临得其质朴天真烂漫之趣。并参入魏晋遗留下来的碑碣、造像、墓志的浑朴、朴拙恣肆。字或上或下,或大或小,或左或右,看似随意,实则有意,是很自然而然的,这是章法的一种处理方法。而在结体上,打破过于严谨的字形,造出"出其不意"笔画的放纵,让字形得到险峻又不失稳。毕加索一生都在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我也如是。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此5张是2010年创临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此4张是2010年意临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意临和创临《全椒积玉桥石刻字》

此5张是今年意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