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为何没有出现思想文化的解放?

浅芳幽笛人


乱世诞生百家争鸣的思想有条件?

  1. 时间:春秋战国这个乱世长达500年。之后的乱世太短了,三国几十年,五胡乱华虽然长,但百主体已经不是华夏文明。五代十国也只有五十多年。民国也就几十年。

  2. 相对稳定:春秋战国的乱世是种乱中有度稳的乱。周天子还是名义共同的主人,大家明面上还是为周天子统治下。五代十国彻底的乱了,各自为帝。(照片来源网络)
  3. 主导思想影响:最关键的一点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明知没有主导的思想,大家脑子里面没有束缚,没有盖子。而汉武帝独尊儒术道后,五代十国的乱世文人的脑子里面都版已经有盖子了,所以造成了发展大于创新。这是最关键的。(照片来源网络)

总结

任何乱世都会出现相对的思想解放,只是灿烂程度无法和春秋战国比罢了,因为乱世表明社会存在严重的问题,会对国民三观进行冲击,加上相对宽松的环境,各种思想就会不断的实践,当这种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环境,必然会脱颖而出,而且清末到民国的思想也是高度活跃的,对如何富强中国,涌现了太多有识之士,从改良派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再到中国“共产主义”诞生。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大批青年投身到富强国家的伟大实践探索中去。


副史


出现思想文化解放,需要宽松适宜的环境,需要生产力支持;而五代(907—960)8姓14君,十国(902——979)皇帝国王更多,这样朝不保夕、不断内讧,能保持科举、维持政权都己经阿弥陀佛了,哪有闲心解放思想……

1、思想解放需要生产力支持+宽松适宜的环境——古典时期的思想解放。

譬如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指公元前500年前后一场世界文明的共振。中国的百家争鸣、印度的佛教、西方的民主源头几乎同时出现,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时代,没有之一。

(伟大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技术重大的飞跃(如使用铁犁),是贸易的发达。人们吃饱喝足后,开始学么、思考一些额外重要的东西——比如哲学、宗教。

另外环境上,春秋、古希腊以及迦毗罗卫国,提供了一种激荡思想、但又包容的环境;这种难得第一产业重大进展+宽松适宜环境(既不搞文字狱,也不享乐),自然诞生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宗教和哲学——中国的儒法道墨、印度的佛教、西方的民主思想。

这是千年难遇的思想盛宴、文明盛举;百花齐放,辉煌伟大。

2、回到五代十国,说说当时中国的环境与生产力水平,说说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

一般认为,五代十国政治黑暗,民生困苦,不过还是有一点贡献的。

因为战乱连连,讲求脱离苦难、顿悟、容易入门的禅宗成了首选的精神寄托。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五代十国佛教大大发展。禅宗蕴含追求哲理、逻辑的思想,间接促进了北宋儒学的产生(北宋五子出现,开始儒学缺少的强调“理”,与“数”),没有五代十国的战乱,禅宗断不会如此昌盛、两宋理学断不会快速产生。

(五代十国的特殊环境让禅宗发展,而禅宗又间接导致了宋明理学的产生)

五代十国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承唐启宋。尤其江浙、川蜀一代。南唐后主、中主的词不用说;前蜀、后蜀的花间集不用说;唐宋八大家宋代的宋代六家,也全都出现在南唐、两蜀统治的地区。

(千古词帝——李煜)

即是说,五代十国南方的思想与文化,是重要的发展期。

五代以冯道为表,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这相当于今天用人工智能、5g推崇儒学,这很重要,但很难做到。

那更深一步有没有了?不仅中国没有,当时世界也没有,这可是生产力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当时阿拉伯帝国、东罗马也陷入军阀割据的怪圈,这是不是非常离奇的巧合?

(一个朝三暮四的宰相,却在乱世中,用当时先进的雕版印刷传承儒学)

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对比阿拉伯的军事封土制、东罗马的军区制要轻很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五代十国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全球范围的思想解放,是当时“生产力+军阀激烈割据”,对全球文化的普遍枷锁。

3、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思想的出口在哪里?

放眼全球,古典时期有轴心时代,中世纪有中国的隋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近现代有西方的崛起。

但这个近代出口,着实来的有点晚,有点意外。

(公元10世纪后,全球主要文明都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可以这么理解,公元10世纪后,即五代十国所在时间,全球文明都在寻找一种出口;而这种出口非常之难,直到400年后,蒙古帝国崛起,彻底扫平欧亚军阀、建立真正意义的世界史,才带来了最终契机。

蒙古帝国是短暂的,却带来真正意义的世界观;他们对西亚、东欧的征服,不仅仅带来了先进的火药、造纸术,也让大批难民逃亡西欧,带来了损失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真切死亡让欧洲人反思人本,不再迷信教会,出现了强调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出现了宗教改革、出现了地理大发现……在彻底反思、努力、拼命后,欧洲终于崛起。

扯得有点远。总之,公元10世纪的五代十国,完成自己的使命,没让中华“儒道释”传统断绝。要想再进一步,是生产力与环境都不允许的。


涛说精彩历史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的一个时期,从公元907年至960年。

五代十国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很相似,都是中国历史上各个势力割据分裂和互相攻伐兼并的时代。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后,五代十国的历史开始走上舞台。中原地区的后梁灭亡后,又先后出现了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史称五代。而在此时的中原地区周围,又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那么,同样是割据与兼并并存的时代,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出现“百家争鸣”式的思想大解放呢?

首先,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坏境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一个天下共主周王。西周时,周王室分封诸侯时定了严格的等级和礼乐制度,各诸侯国都有义务遵守周天子的权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周王室威仪大不如前,但诸侯国还是在周王室制定的秩序下和平或者战争。这时候就产生了以维护周王室权威和礼乐制度的儒家、有主张法治强国以兼并弱国的法家、因为战争频繁而适应时代发展的兵家、有因战乱而主张爱人和平的墨家和身处乱世却超凡脱俗有点中立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等等。战国末期,秦国灭东周,各诸侯国都是平等的王,这时候秦国发起统一的战争。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各割据政权都称帝,主权都是平等的国家,没有一个天下共主约束,大家就只是忙于战争。所以,这时期其他像儒家、墨家等思想不能发展,只有“兵家”一家独大,名将辈出。

其次,是当时的社会思想已完成统一,其他思想已很难再次发出萌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等思想理论和其他思想融合发展,到西汉时已趋于成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控制思想,民间思想逐渐统一;内部则采用法家理论,依法治国。这套体系一直沿袭,到了五代十国时各国都采用,不用也很难出现比这更好管理国家的方法。而普通人实现治国安民的理想不用再像墨家和谋士等那样,只需要遵从儒家“修身齐家”“学而优则仕”就有机会治国。所以就没有各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奔走各国,也没有像商鞅苏秦等谋士能择君而仕。

还有,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太短,只有短短的五十多年,每个政权存在的时间也只有几十年。春秋战国有五百多年,像其中的老牌强国楚国有800多年,后起之秀三晋夜有二百多年,这足以建立一套成熟时国家制度和稳定的国民,让他们服务国家。这个长久的大分裂时代,不仅产生很多社会矛盾,更产生机遇赋予给人去解决矛盾。比如周王权威下降,齐桓公出来号召天下尊王;魏国刚建立,魏文侯需要人才,西门豹和吴起等人让魏国强大;秦孝公想要让秦国强大,商鞅帮助秦国变法。这都有一个足够的时间可以发展和壮大,而五代十国各国立国时间太短,有人才也没有时间实现主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