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聚珍版”的前生今世

武英殿“聚珍版”的前生今世

明《永樂大典》在成書之後,僅錄正本一份,嘉靖年間,又錄副本一份,存於宮中,世人難見。明末時正本已不知去向,副本亦不全。但《永樂大典》中輯錄的圖書,一直受到士人的重視,清初大學者全祖望和李紱因供職翰林院,就曾輯錄部分《永樂大典》中的圖書。四庫開館之初,安徽學政朱筠和四庫總裁于敏中都建議乾隆皇帝輯校《永樂大典》中的散佚古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乾隆帝下令將《永樂大典》中“流傳已少,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者”刊刻印行。其時,《四庫全書》纂修工作也已經大規模展開,“四庫全書館”徵得各地進呈秘籍中亦多有必要“壽之梨棗,以廣流傳”。為了順利完成這項任務,乾隆皇帝指派了內務府總管大臣金簡、武英殿員外郎劉惇、永善,負責“承辦所有武英殿承辦紙絹、裝潢、飯食及監刻各事宜”,於是,源於《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呈進本的珍本圖書開始刊刻印行,此為《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的開端。

武英殿“聚珍版”的前生今世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當武英殿以傳統雕版的方式,刊刻了《永樂大典》中的《易緯八種》、《漢官舊儀》四種珍罕圖書後,隨著珍本秘籍如雪片般飛來,內務府總管大臣金簡越來越感到,以雕版的方式刊刻如此大規模的圖書,金錢耗費彌多,完工遙遙無期,恐怕難以滿足皇上之期待。他思考再三,終於提出了製作棗木活字,擺板印刷的建議,並說明了實施方案和預算:依《佩文韻府》選擇六千左右常用字,每字刻十至百個備用;並制橡木槽板作為板框。用活字印刷,製作全套書所需活字為十五萬個,費用不及一本雕版刊印的《史記》。合理的實施方案和明確的工時費用對比,金簡創新務實的工作態度一目瞭然,乾隆皇帝很快批覆“甚好,照此辦理”。活字擺印“工程”由此大規模展開。至乾隆五十九年,最終用木活字刊印圖書一百三十四種,共使用木活字二十五萬個,工料大為儉省。連同先前雕版印行的四種書籍,共計刊行圖書一百三十八種。因“活字”之名不雅,乾隆帝特命名為《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後“聚珍”即成為“活字”之代稱。

武英殿“聚珍版”的前生今世

在中國古代印刷史上,宋代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元明時期,木活字和銅活字也相繼出現,康熙雍正年間,曾用銅活字刊印《古今圖書集成》,積累了用活字印刷大型圖書的經驗。而大規模木活字印刷,僅有《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為指導工作,金簡撰寫了《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總結了“刻木有法、藏庋有具、排校有次”的原則,圖文並茂地說明了木活字製作、刊印的全部過程。該書亦收入《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中,成為木活字印刷的珍貴史料。由於成功的組織刊印了《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金簡繼而被任命為“四庫館”副總裁,專管刻書事宜。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刷印數目有限,僅二十套為宮中陳設所用(連四紙五套,竹紙十五套),又印刷三百套(均為竹紙印刷)對外頒行。一經頒發,由於所輯多為珍貴秘籍,社會流傳較少,且校勘精良、裝幀精美、價格低廉,廣大士子紛紛購買,供不應求。但活字版印完即歸位,再次印刷工料耗費較大,影響其他書籍刊刻事宜。鑑於此,乾隆帝特應允江南、江西、浙江、廣東、福建等刊刻書籍經驗較豐富的地區,依循本書翻版通行。各地遂自行籌辦翻版事宜,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需求,分別擇其要目以雕版刊行,更有越出原有子目增刻他書者,因此各省“聚珍版”子目均不相同。為作區分,凡原版刊印一百三十八種者,名為“內聚珍”,餘者皆稱“外聚珍”。“外聚珍”均為雕版印刷。

從出身而言,《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內聚珍)精選《永樂大典》佚書和“四庫全書”呈進之珍本,可謂高貴。從內容而言,此書由清朝大學士紀昀主持選目及校勘工作,每書均由當時各學科最具權威性的學者負責具體校勘,書中列校勘人姓名以示負責,故而品質極佳。曾有學者以宋版原書,比對其“四庫本”和“聚珍本”,結論為,“聚珍本”更接近宋版書原貌,其校勘之精,可見一斑。

從刻工而言,“聚珍版”徵選全國技藝精湛者,勘印水準亦高。從印刷史而言,它是唯一一套能夠代表中國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大型叢書。以上特點,奠定了《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在古籍善本領域的顯赫地位,成為古籍收藏的熱點。在古籍原典研究、版本研究、中國印刷出版史研究等諸多領域,它的意義和價值,也越來越被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