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聽鄰居說,他家小孩從小就懼怕帶毛的東西

,比如毛絨玩具,或者是小貓小狗等寵物,剛開始時,孩子對毛絨事物的排斥的反應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但時隔十年,孩子依舊對帶有毛絨的事物感到恐懼。

甚至有時候被小貓小狗不小心碰到了一下,他都會整夜整夜的失眠,這時鄰居才重視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向心理醫生諮詢過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得了嚴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曾做過這樣一個殘酷的生物實驗:

又名“小艾伯特實驗”,這個實驗的殘忍之處在於對象是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兒。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第一步讓嬰兒去接觸一些未知事物,比如燃燒著的火焰,狗狗,或者是小白鼠,起初孩子對這些事物並不恐懼,對小白鼠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第二步則是將嬰兒與小白鼠放在一個空間內,剛開始嬰兒還是非常喜歡小白鼠的,但是之後每當嬰兒觸碰到小白鼠的瞬間,約翰就會用鐵錘去敲擊鐵棒,發出刺耳的聲響,當孩子聽到這種聲音後,就產生了哭鬧的現象。

緊接著多次重複這個過程,最後再讓孩子與小白鼠待在一起時,孩子就會非常排斥,並且恐懼小白鼠。心理學家做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證實人類的情緒是可以被條件反射的。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通過後期研究還發現,小艾伯特在後續成長的過程中只要遇到和小白鼠類似的事物時,同樣也會表現出強烈的排斥和恐懼感,這種現象被叫做刺激泛化。就好比一句古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孩子恐懼某一件事物的原因有哪些?

一、條件反射

在生物學的角度上有兩個概念,一是非條件反射,如膝跳反應;二是條件反射,即通過後天的刺激而產生的行為與情緒,比如望梅止渴等。

就如上述實驗中的九個月的嬰兒,一開始給孩子接觸這幾樣陌生的事物時,孩子是毫無排斥的,但是經過後天的一些刺激行為,會讓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極大的排斥情緒,這就是條件反射所致。

如果當孩子經常被反覆的條件反射刺激,從而演變為非條件反射刺激後,這種意識就會深入到孩子的潛意識中,也就是孩子只要看到類似的事物就會莫名地害怕和恐懼。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二、遺傳

孩子天生產生恐懼感,其實與遺傳也有一定的關係,就比如如果父母膽子非常小,或者是特別恐懼某一類事物,那麼孩子也可能會被遺傳該種恐懼感,這類孩子一般容易擔驚受怕,不敢見陌生人。

也有醫學上的一些解釋:孩子如果在媽媽子宮內發生過相對比較嚴重的臍帶繞頸,在出生後也比未發生臍帶繞頸的孩子膽子小。

三、教育方法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故意講一些令孩子感到恐怖的故事,或者像“你再不睡覺就會被怪物吃掉”此類恐嚇,甚至是明知道孩子害怕什麼,故意用孩子害怕的事物來威脅他們,讓他們聽話。

這其實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嚴重的話會讓孩子得某些心理疾病。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四、認知水平低

有些孩子會對別人描述的某件自己並不知道的事物產生恐懼感,由於感官誤判,或者是缺乏安全感,就會想當然的將自己未曾見過的事物,誤認為是充滿恐懼的東西,其根本原因就是認知水平比較低。

五、環境突然鉅變

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經歷了環境的突變,以至他們的心理產生極大的落差感,因此也會導致孩子產生嚴重的恐懼心理。

就比如孩子年幼時期,家長離異、婚姻不幸福,就會讓孩子長大後比正常人更加恐婚。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孩子產生恐懼感,也許是先天導致,但更多的原因,是由於後天刺激而來,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多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況,保證孩子身心共同健康發展

想要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家長應該怎麼做?

恐懼是動物的本能之一,人天生就會對比自己更強大的,或者是未知的生物或事物產生敬畏感,這種敬畏感就是發自內心的恐懼,所以說孩子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家長一定要理解。

一、不要嘲笑孩子

比如當孩子對媽媽說不敢一個房間睡時,很多媽媽就會對孩子說一句:害怕什麼呀,你都這麼大了,已經是男子漢了!

可能這句話在父母眼中是一句帶有鼓勵性質的話語,但是在孩子心裡,他們就認為父母是在嘲諷他們:連這都害怕,真沒用!

一旦家長的話語,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心理暗示,那以後每當孩子遇到類似事情就會浮現父母說的話,這很可能會成為孩子一生的陰影。

所以說,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物十分恐懼,家長一定要持以鼓勵的態度,不能嘲笑他們,更不能諷刺,畢竟成年人也會有對未知的恐懼感,更何況小孩子。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二、學會傾聽

首先傾聽的基礎是要與孩子保持平等的溝通,大多數家長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審視孩子的想法的,因此,當聽到孩子說害怕某件事物時,家長就會用大人的想法去敷衍孩子。

“這有什麼可害怕的”,家長的妄下定論,讓孩子的心靈再次受挫,孩子也會認為家長的回答是用來敷衍他們的。所以說,為了解孩子恐懼的背後的真正原因,一定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多傾聽他們。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三、與孩子共情

家長在發現孩子恐懼某件事物後,可以通過共情來緩解孩子的恐懼感,再者,轉移話題來消除他們的緊張。

比如當孩子害怕一個人睡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自己小時候遇到的某種類似情況,再通過講故事來轉移話題,讓孩子儘快入睡,這樣孩子的恐懼感就會漸漸消退。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四、幫助孩子認識恐懼事物

孩子之所以會產生恐懼感,是因為對該事物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為了解決根本問題,家長最好帶著孩子多學習一些科普知識,拓寬一些眼界,講述各種生活中的經歷,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恐懼的事物。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聰明的父母會用巧妙的方法來找到孩子恐懼的根源,允許孩子的恐懼,並且用同理心來幫助孩子理解恐懼感,最後再一起努力的解決未知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