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萬餘條河道縱橫交錯,構成了浦東的水環境,展示著“江南水鄉”的特色。浦東開發開放30年,水環境也經歷了一次變遷的過程。資深“水務人”、浦東新區水文水資源管理署原署長王珊珠,見證了這個過程,對此有著切身體會。“我覺得,往年水清岸綠的場景又回來了。”她說。


清澈的小河水質變差


王珊珠與浦東水環境的情緣,始於1997年。那一年,在青海已經事業有成的她,回到闊別30餘載的家鄉浦東,走進了當時的浦東新區水文站。


做水務工作,就要了解浦東的整體水環境。經過一段時間走訪,王珊珠有了自己的結論:農村地區的河道,水質要比城市化地區好,“總體而言,家門口還稱得上水清岸綠。”


“城市化地區人員密集,加上汙水處理標準不高、甚至直接排放進入河道,導致河道水質變差。而在農村地區,人口相對少,環境容量大,河道自淨能力強,附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對河道的影響並不是太大。”王珊珠分析。


然而,這樣水清岸綠的環境,逐漸遭到破壞。受外來人口增加等各類因素影響,家門口的小河,也開始變了樣。三林塘港、高橋港、川沙護城河……一條條河道的水質開始變差,甚至變得黑臭。1999年,王珊珠和同事們一起,開展了浦東新區首次水資源普查。普查結果不容樂觀,90%以上的河道,水質都是劣五類。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問題還在進一步惡化。村裡租住者越來越多、雨汙分流因管網不齊全而效果不佳,黑臭的河道越來越多。2007年,又一次普查的結果,讓王珊珠等水務人更加憂心忡忡。


“當時看來,想要徹底解決水質問題,從財力物力上來看,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王珊珠說。


江南水鄉,怎能是臭水浜?


2016年底,浦東成立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指揮部,圍繞1622條段、1275.3公里河道,打響補生態短板、還水於民的攻堅戰。


被任命為指揮部辦公室總工程師的王珊珠,一開始惴惴不安,“要完成這項任務,談何容易?”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比如黃潼港。作為新區兩條國考河道之一,黃潼港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整治,2017年1月基本完成,但水質忽好忽壞,即便是短期檢測,結果也有很大波動。


經驗豐富的王珊珠意識到,問題十有八九出在岸上——汙染源沒有徹底消除。於是,她決定先關閉黃潼港上下游的水閘,檢測汙染是從周邊水域流進黃潼港的,還是沿岸排汙口沒有封截乾淨。


檢測結果證明,水質變化,應該源於沿岸還有殘留的排汙口。果不其然,經截流、抽水,河道水位降低後,黃潼港沿岸的30多個排汙口露了出來。原來,周邊居民區雖已做過截汙納管,但沒有徹底封住這些排汙口,仍有部分汙水直排河道。


“病因”查清,治療就變得簡單了。封堵住這些排汙口後,黃潼港水質開始穩定達標。


在此後的中小河道整治過程中,“黃潼港經驗”得到了充分複製推廣,效果顯著。經過多次排摸,新區職能部門共封堵排放口8713處,截汙納管建設長度達到145.5公里,為水質達標打下了基礎。


改變的不僅僅是水質


去年2月,王珊珠退休了。那個時候,她的惴惴不安,已經變成了“驚訝”。


因為,眾志成城下,“不可能的任務”已經收穫成果——浦東新區75%以上的河道,大部分水質指標達到了三類水標準,相當於自然地表水標準。


“現在,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浦東的絕大部分河道,已經回到了最初的水清岸綠。”王珊珠說。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如今,她還惦記著自己在幾十年工作期間,實地走訪、查看過的一條條河道,尤其是黃潼港。


不久前,經過黃潼港時,王珊珠特意在河道邊走了一圈。“我家就在黃潼港邊上,現在的黃潼港與以前相比完全變樣了,水乾淨了許多。”附近居民馬先生的一席話,讓王珊珠尤為高興。


一條條河道編織成一片網,留住了“江南水鄉”的韻味。在王珊珠看來,中小河道整治以後,改變的不僅僅是水質,還有居民的意識。“當大家都把保護水環境當成了生活習慣,那麼浦東的河道,就會變得越來越美。”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編輯:鄒瑩


從“臭水浜”到水清岸綠,一名“水務人”眼中的浦東水環境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