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家长捐赠防疫物资,学校为何不去采购?

号召家长捐赠防疫物资,学校为何不去采购?


广东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的一些学生家长最近遇到一件事情,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则《社会捐赠倡议书》,还有一条关于号召家长捐赠物资的通知,以“接龙”的形式呼吁学生家长为学校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有家长认为,在家长群内公开接龙捐赠物资不妥,会让那些没捐物资的家长显得很突出,让家长不得不捐献。学校称,并非强制。(4月20日澎湃新闻)

虽然上述学校是以倡议、号召的名义让家长们捐赠防疫物资,虽然学校也称“没有强制”,但给部分家长的感觉是“不得不捐”。究其原因是,学校在家长群内采取“接龙”形式进行防疫物资募捐,即部分已经捐赠的家长“接龙”之后,其姓名、捐赠数量等信息就会公开,这造成那些尚未捐赠防疫物资的家长被突显出来,因此心理上会有压力,不得不捐,而且捐的少也难堪。

显然募捐是一种“技术活”。募捐行为既要达到获得某种物资的目的,而且也要做到公开透明,还要兼顾捐赠者和相关人的感受,以确保捐赠是一种自愿行为。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但如果募捐操作方式不恰当,自愿捐赠就会演变为强制捐赠。上述学校做法无疑让捐赠“变味”了,值得反思。

虽然学校保障捐赠过程和信息公开、透明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给一些家长心理上造成压力,可见还是考虑不周。主要原因是,家长群是一种“熟人群”,以“接龙”形式公开捐赠信息后,没有捐赠的家长就会被暴露出来,继而就会担心两个问题:一是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被其他孩子歧视?二是老师会不会也对自己的孩子有看法?那么这些家长就会被迫捐赠,而且数量不能少。

除了考虑不周外,学校向家长募捐的做法本身也值得商榷。虽然此举是“为落实上级关于疫情的防控措施,保障学校教学工作有序正常开展”,但令人费解的是,学校为何不采购防疫物资而要家长们捐赠呢?如果学校能采购需要的防疫物资,既不会引发争议,也不会增加家长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说,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把自身的防疫责任,通过募捐转嫁给家长。

此次新冠疫情属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这种事件应该以公共服务部门为主,只有在公共服务部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才适合通过募捐活动从社会上获得补充。就此而言,有关部门要么统一采购足够的防疫物资分配给学校,要么拨足款项让学校自行采购。目前,日常防疫用品在市场上一般都能买到,学校理应用财政拨款去采购物资,而不应该倡议家长捐赠,给家长添堵。

只有在防疫物资极度紧缺,学校难以采购的情况下,才适合动员家长进行捐赠。也就是说,该学校承担的防疫责任,学校要承担起来;当学校无能为力时,才适合让家长捐赠。如果学校随便转嫁防疫责任,人们不免要问:是财政不拨款还是防疫物资没有地方买?显然,财政有责任为防疫物资买单,当前防疫物资也容易买到。所以,学校倡议、号召家长捐赠,本身就欠妥当。

据报道,“学校也是响应上级倡议”,恐怕不止一所学校这么做。希望有关方面就此解释,为何不统一采购防疫物资而要学校倡议家长捐赠?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