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沒有十年能賺十四倍的房子?
有的,是個實實在在發生的案例。
而且,這個案例來自於中國最懂房地產的市長——黃奇帆在公開會議上舉的例子。
以下是老黃講話原文——
在浦東中央公園配合有一個四季雅園,一共700套別墅,每套別墅平均在400㎡左右。他1995年買了土地造房,當時算的成本1萬/㎡。
到了2000年上海的均價在2000多塊錢,但是他這個別墅能夠賣到一萬一、一萬二,他的成本在1萬元左右,毛利有兩千,如果當時就全部賣掉的話就是這個價。
然後因為項目的負債率極低,他所有的買地的錢是自己的,造房的錢自己的,不跟中國銀行貸款,沒什麼負債,也不存在造好的要還款。
因此他做了一個模式,這700套房一套也不賣,統統租賃,租賃以十年期為準,你住五年也可以,一般來租他這個房的都是高級白領,不能買,只能租,大家都籤十年。
十年以後到2010年,這時候他的房子(市價)已經到12萬,到期的全部退出,700套房子統統重新裝修。重新裝修一下一套房子300萬裝修費,每平方米花8000-1萬塊錢裝修。
裝修完了已經是2013年開始賣房了,這時候已經到了14萬、15萬一平方,700套全部賣掉。你說他賺了多少錢?
也就是說在這個意義上他賺了大錢,十年房子賺了十四倍的利潤。
他原來的房子就算利息,十幾年國外的利息就是百分之幾,十年翻不了一番。
2、上面的案例,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
對於房地產,十年、二十年增值至少將有5倍、8倍,保存著,低槓桿持有,才能發到最大的財。
這句話不是筆者的總結,而是黃奇帆的口述真言,請把這句話熟讀背誦。
因為,這句話概括了未來十年中國房地產投資的最好姿勢。
分解下來,有三個典型步驟:
1、找到好標的,值得投資的城市、值得投資的板塊,值得投資的項目。
2、以低槓桿的方式,選中後堅持持有。
3、不折騰,保持定力,持有十年左右,自然有5倍到8倍的增值。
3、什麼才是值得投資的城市呢?
對於這個問題,老黃報告中舉出了明確的三個標準。
第一、人口超過1000萬的國家超級大城市,但是它還有潛力從1000萬變2000萬的超級大城市。
第二、超級大城市都會帶出一個大都市圈,這個大都市圈是以超級大城市的市中心100公里為半徑畫個圈,100公里的半徑的平方。
第三、我們說的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幾個大城市距離200、300、400公里範圍內。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不能機械的理解這段話。
不是所有有這三個概念的城市,都有投資價值。
國家超級大城市,大都市圈,城市群,是一個遞進進化的關係。
首先一個城市必須變成超級大城市,若干年後再擁有自己的大都市圈,在大都市圈發展成熟之後,才能發展自己的城市群。
如果一個本身就不是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現在就開始炒作自己的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那麼一定就是一個騙子概念。
就拿我所在的鄭州市來說,剛剛超過了1000萬人口,這個城市現在最大的機會在於,主城的擴張,從半徑30公里,變成半徑50公里,70公里乃至100公里,人口從1000萬變成1200萬,到1500萬,到2000萬。
但如果你現在就把注意力大部分放在未來若干年後,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來投資,無疑是一個絕對失敗的選擇。
4、我們應該總結出以下城市選擇規律。
第一等機會:正在從1000萬人口走向2000萬的城市
成都、廣州、深圳、武漢、蘇州、鄭州、西安等,他們擁有中國最好的城市發展前景。
但下個十年,他們的機會在於主城的延伸,從主城變成大都市圈。而不在於城市群,城市群的機會對於這些城市是下下個十年的事情,而且部分的城市永遠可能達不到那個等級。
第二等機會:環滬群+環京群
中國差不多所有的城市都在搶人,北上是中國唯一兩個趕人的城市,可以看出來已經達到2000萬城市人口,是中國所有城市主城擴展的“天花板”。
對於這兩個城市,主城雖有價值,但是不好進,應該把重點放在可以軌道交通一小時達到的環滬城市群、環京城市群。
當然,政策因素、環境因素再加經濟因素,環滬群一定會比環京群更有價值,這一點毫無疑問。
第三等機會:500萬人口走向1000萬人口的發達區域中心城市
比如,東莞、佛山、無錫等,如果經濟繼續高速發展,他們很可能衝入1000萬人的範圍,但這需要運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人口沒有1000萬,或者剛剛超過1000萬,沒有達到1500萬的城市,他們的城市群也可以洗洗睡了,十年之內中心城市還沒有吃飽,還輪不上他們分一杯羹。
第四等機會:擁有特殊資源的城市
比如,
珠海、廈門、三亞等,人口雖然不多,但是資源多,吸引力大, “一陣大風”也能把房價吹起來。對於既沒有人口,也沒有經濟,同樣沒有資源的城市,對不起,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