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試驗區“雙清單”磁吸效應凸顯

來源:國際商報

■ 俞芳

2020年4月1日,重慶自貿試驗區掛牌三週年。2019年,這塊涵蓋兩江、西永、果園港3大片區119.98平方公里的“國家試驗田”,以全市1/1000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超過70%的外貿進出口額,集聚了全市25%的實際利用外資額。

自貿試驗區成為全市開放型經濟的主力軍背後,是重慶“為好項目設計好制度,為好制度匹配好項目”這一“雙清單”制度的強大推力。一手製定“政策清單”,將自貿試驗區所有的改革試點任務和創新舉措,細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一手製定“項目清單”,將自貿試驗區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創新,列出對應的事項和項目。“兩張清單”相互匹配,適時更新,確保政策有需求、項目有保障。同時通過對清單的梳理,及時發現問題,倒逼創新。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建設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務完善、法治環境規範、高端產業集聚、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重慶以“雙清單”雙輪驅動自貿試驗區的高質高效高水平發展。

為好項目設計好制度

位於兩江片區的京東方是重慶“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中“屏”產業的龍頭企業。為推動貿易便利化,重慶自貿試驗區在京東方試點“一保多用”改革,即“一次備案、循環使用”。京東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公司3000萬元的總擔保額,可擔保放行74次,成本降低450萬元以上。”2019年,重慶自貿試驗區通過“一保多用”為企業節省成本3500萬餘元。由於成果顯著,“一保多用”管理模式被海關總署備案通過,有望成為重慶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四自一簡”後又一項被國務院複製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

推動監管高效便捷,重慶自貿試驗區在推動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倉儲業務中,創新實施整車保稅倉儲全流程一次檢測、一次運輸、一體化作業“三個一”監管模式,使車輛抵達口岸到完成入區倉儲節省運輸成本50%左右,時效提升1倍以上。目前,已有超100輛進口汽車受益該措施,貨值超7100萬元。通過深化改革系統集成,最大程度釋放監管制度創新紅利,重慶累計推出了4批76項海關監管創新支持措施。

發揮大市場監管服務職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重慶自貿試驗區在探索主體自律、業界自治、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四位一體”綜合監管體系中,形成區域識別系統、市場綜合監管平臺、產業聚集區自主管理模式等典型案例並在全市推廣。其中,市場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實現了空間可視化、數據集成化、信用分類化、智能預警化監管,所有企業的信用信息和運營狀況一目瞭然地呈現出來。2019年,該創新入選全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完善金融服務,重慶自貿試驗區創新推進金融業務。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結算通過提單與運單、倉單的聯結機制,實現了貨物從進口到對外銷售的持續融資,目前累計簽發鐵路提單47份,貨值4億元人民幣。知識價值信用融資實現了技術與資本高效對接,累計有2244家企業獲得融資66.07億元人民幣。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結算、知識價值信用融資被商務部納入“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率先設計“出口商保通”產品,打破傳統國際保理業務以銀行間合作為主流的格局,探索出銀行與商業保理公司合作新模式,累計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超1.1億元人民幣。

一批批創新制度,一項項加快落實的改革任務,加速提升重慶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效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幅提升了營商環境。截至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註冊企業(含分支機構)37143戶,註冊資本總額達4711.34億元人民幣,全域引進項目2734個,合同(協議)總額達8843.85億元人民幣。

為好制度匹配好項目

瞄準好制度匹配好項目,發揮國家賦予重慶自貿試驗區率先開展“鐵路行郵”試點紅利,中歐班列(渝新歐)成為全國首個常態化運郵班列,累計發運郵包集裝箱111箱,出口本地國際郵件166.3萬件,貨值3131萬美元,位居全國中歐班列之首。今年4月,中歐班列(渝新歐)開出全國首趟郵包專列,各地的國際郵件從重慶緊急疏運。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已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實現“國際水陸路郵件進出口新通道、航空禁寄產品新通道、跨境電商鐵路專線寄遞產品新通道、國際郵件應急疏運新通道”四大功能。

“保稅租賃飛機”航空新業態重慶自貿試驗區的重要項目。通過“雙清單”,重慶倒逼創新,整合“自貿試驗區+江北國際機場+國家一類口岸+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四大功能平臺,入境飛機降落江北國際機場即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從而成功對接飛機進口保稅的政策准入,使重慶自貿試驗區達到了“硬件設施”准入標準。

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7年底,重慶率先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開展了保稅租賃飛機業務。2018年,重慶疊加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重慶航空與新加坡中銀航空租賃簽訂協議,以經營租賃模式引進7架最新型空客A320neo飛機,並通過在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設立的SPV公司進行轉租賃業務,大幅降低了航空公司一次性購機的鉅額成本。”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已落戶9架保稅租賃飛機,實現貿易額5億美元。

重慶自貿試驗區強大的“磁吸效應”,吸引著眾多外資企業、國際資本、新興業態、優秀人才在此聚集,助推重慶乃至西部地區更高水平的開放和更高質量的發展。

金融市場體系加快完善,重慶成立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公司、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一批全國性機構在渝設立離岸金融、保理、結算等功能性中心加速聚集,取得24項金融機構總部授權和業務牌照,夯實重慶金融開放服務功能。國際商業貸款、內保外貸、境外發債、跨境房地產信託等多層次融資體系基本形成,累計跨境融資突破100億美元,平均成本較境內低1.1個百分點。

高端產業集聚進一步增強,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在兩江片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累計入駐企業4484家、經濟規模增速超過20%;形成汽車和電子信息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裝備製造、生物醫藥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芯屏器核網”佈局向全產業鏈延伸,新增產能近百億元。在西永片區微電園板塊,14.97平方公里的土地貢獻了重慶近8%的工業產值、44%的進出口值和全球25%的筆記本電腦產量,累計利用外資21.5億美元,在全國96個綜合保稅區中排名第三。西永綜保區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海關總署改革試驗田,西永曾參與“3C免辦”、“四自一簡”、原產地證書網上自助打印首試以及首單“單一窗口”標準版原產地證書申報等試點改革,今年又上線了智慧綜保區建設,智能卡口過卡和智慧查驗時間均由數分鐘降至秒級。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著力構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重點抓好擴大金融開放創新、探索跨境數據有序流動的規則體系、擴大服務業開放探索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的支撐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探索適合內陸開放的財稅改革措施等重點改革,通過一些根本性的制度變革、一批系統性的制度創新、一批全流程的制度優化,讓重慶自貿試驗區更大程度地發揮全市改革發展排頭兵、開放發展制高點、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作用。

重慶自貿試驗區“雙清單”磁吸效應凸顯
重慶自貿試驗區“雙清單”磁吸效應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