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是如何解壓的?

秋色漸濃


媽媽們工作之後,爸爸們會在寶寶的撫養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種現象尤其當爸媽的工作時間交錯時很普遍,比如我們年輕的醫生和護士都會有中夜班。例如,當寶爸白天工作,而寶媽可能會下午至晚上出去工作,甚至可能工作到次日早上。孩子放學後在家,寶爸就要自己準備晚餐,清理廚房及輔導孩子們做作業。

避免精疲力盡

一些父母在工作和家庭中面對他們的責任時,感到非常的緊張疲憊。這個時候如何舒緩情緒、緩解壓力成為當務之急:

  • 工作日在工作時間中適當找些放鬆的時間。比如起身活動一下筋骨,閉上眼睛,做一個放鬆操。午餐後放棄咖啡和甜品,多走幾步,或和同事聊聊天。這些活動可以減輕你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晚上回到家中後更有活力,擁有更加和諧的家庭生活。
  • 如果你回到家後總會感到疲勞,可以在到家後尋找一些小節目來愉悅自己的心情,忘記白天的壓力。回家對家長和孩子都是重要的時刻,在家裡孩子會與家長分享他的收穫與喜怒哀樂。
  • 評估一下每天如何分配時間的使用,做哪些事情或不做哪些事情有助於緩解壓力。例如,偶爾叫個外賣、請鐘點工洗衣或清理房間、請父母或親友友情助力。省下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或者適當地休息與放鬆。
  • 晚餐後的清洗、整理、打掃會花費很多精力與時間,讓家庭成員一起參與的話事情會做得更快,然後大家會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和一起相處的時間。週末也是一樣,房間需要清掃或整理,大家都出一份力,即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又能更快的做好家務,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生活。
  • 週末可以找一些放鬆時間,散步、健身、閱讀或其他有興趣的事。家庭時光很重要,家務也需要做,也給自己留點放鬆的時間,給自己充點電也是必不可少。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嘻嘻啊啊


我也是3歲孩子的媽媽,我是這樣緩解自己壓力的:

1.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學習烘培美食,手工,畫畫,刺繡,寫作,讀書會等等。不僅能找到一群有共同愛好的朋友,拓寬自己的交際範圍,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抱團比一個人能走的更遠。

比如我自己在帶娃期間,就學了一直以來都很感興趣的畫畫。也許你會問一天到晚忙娃的屎尿屁,哪有那麼多時間啊。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時間就像乳溝,擠擠就有了。

每天娃睡著後,我便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最熱愛的畫畫裡邊,因為你喜歡,你熱愛,一坐下來不知不覺幾小時過去了,熬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聽起來好像更辛苦了,但這卻是我一天當中最放鬆最享受的時刻,不僅滋養了我的心靈,也成為了我情緒的宣洩口。

2.有氧運動 可以選擇慢跑,孩子大一些邀請孩子一起來參與促進親子關係。如果寶寶小一些,可以選擇室內隨時可以進行的運動,比如瑜伽、健身操等等。運動過程中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讓人心情愉悅。

我個人喜歡瑜伽,只要站在墊子上,你就只需要專注當下,去體會每一個深長的呼吸,忘掉一切雜念,將意識投入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一個小時下來就是一次身體和心靈的洗禮。

3.寫情緒日記 寫情緒日記這個我已經堅持好幾年了。你可以買一個小本子,也可以下載一個便籤軟件。

情緒日記簡單版本:每天回憶一件今天有印象的事。寫下這件事帶給你的:心情、想法、身體感覺、引起的回憶、你的需要。

透過日記讓你更加了解自己,認真寫,堅持半年試試,定會收穫不一樣的你。我現在不僅寫情緒日記,我還寫頭痛日記(因為我經常頭痛),幸福存摺(當你心累了涼了都可以翻開來看看,這好像成了一個加油站)。

我是叨叨叨小確幸,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也隨時歡迎與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的那些事。



蝸牛趣成長


可以玩遊戲,看電影,我曾經玩了四五年開心消消樂的小遊戲。

在帶兩個寶寶的時候,人特別崩潰,因為沒有人幫忙,完完全全一個人,上廁所甚至都需要抱著娃。

那幾年,頭腦裡什麼都不想想,只想盼著一個個夜晚快點到來,因為夜晚到來,意味著一天就過去了,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

沒有自我的全職媽媽,只有在娃睡著的夜晚,才能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所以,全職媽媽們說,我們熬的不是夜,是自我。在這短暫的自我時間裡,把自己置身於小遊戲中,什麼都不想,於我而言就是一種最大的休閒與放鬆。

或者看部喜劇片,跟著劇情放肆地笑出淚來,也挺好。

我佩服那些帶著娃還能學習充電的媽媽們,但是自己真心做不到,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哭鬧,讓我每一刻都處於焦慮與煩躁不安中,只有遊戲與電影才能讓我安靜下來。

所幸的是,等到小寶也進入了幼兒園,家裡突然安靜下來,自己也安靜下來。

於是,卸載了遊戲,開始讀讀寫寫的正常生活。

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樣,不必要求自己跟能量強大的媽媽們相比,當覺得壓力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的時候,不妨放下執念,選擇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只要不傷害自己與他人就行。

熬過那段時光,柳暗花明,峰迴路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給痛苦一個流淌的出口,給壓力一個釋放的通道,驀然回首,原來不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