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割的小麦,是及时售粮还是囤粮惜售?价格能否迎来上涨?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麦主产区将陆续开镰收割,何时售粮将是很多农民非常关心的话题,按照往年的操作,有的农民会在小麦收割时,直接将小麦卖给粮贩;还有的会先收割起来,后期观察小麦价格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再出手;当然,也有的农民留着不卖,自家食用或者有其他用途。不过,经历了2020年1、2月份,很多农民会转变观念,认为自己手中有粮食,心里才会踏实。再加上近期多国调整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出口,沙漠蝗虫存在进一步爆发的可能性,部分地区粮源供应偏紧,粮价上涨的预期加大,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民的售粮习惯。2020年新小麦收割了,是否会卖粮?个人认为留足口粮,品质一般的粮源需要及时出手,优质粮源可适当等等,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品质一般的粮源没必要囤粮,及时出售反而是良策

从近期小麦市场的表现来,部分地区小麦价格是存在一定的涨幅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4月17日发出了主粮品种的价格周报,小麦的收购价为1.05-1.28元/斤,平均收购价为1.18元/斤,与2020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相比,均价上涨了0.06元/斤,如果与1.28元/斤比,那么超出了托市收购价0.16元/斤。对于新小麦来说,价格想要较好,那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果自家的小麦品质一般,比如出现病虫害或者因为倒伏,还有的是因为收割时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最终导致小麦的质量难达到相应标准,那么这类小麦的收购价往往会偏低。而且不适合囤粮惜售,越往后价格会越低,及时出售反而是比较正确的,有的种植户前期管理均挺好,但在收割时遇到不利天气,降低了小麦的品质,这种现象也是需要考虑的。

二、留足口粮后可择机出手,囤粮惜售有风险

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小麦收割后不会那么着急售粮,因为自家种植的口粮并不多,不会有几十亩上百亩的种植面积,会优先考虑留好自家的口粮,一家人大概需要多少口粮,自己是心里有数的,这种操作个人认为是有必要的。如果自家种植的小麦较多,扣除口粮后还有不少余粮,那么就需要根据小麦价格情况,合理安排好售粮时机,不盲目看涨,但也不宜过于看跌。往年有的种植户认为后期行情较好,于是选择了惜售,可结果发现等了几个月的时间,粮价并没有突破1.3元/斤,遇到保管不当时,反而出现了霉变。还有的种植户一直惜售,过了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时候,而粮贩也不再上门收购,使得种植户难顺利变现,类似的情况是有出现过的,种植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售粮节奏。


三、小麦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未改变,后期普通小麦价格上涨乏力

自从小麦连年大丰收后,小麦的库存量也是明显增长,2019年小麦的总产量达到2672亿斤,同比增长了1.6%,种植面积有所缩减,总产量却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小麦亩产量的提升,平均每亩增长了14.2公斤,增长率为3.9%。今年主产区的小麦还未到成熟期,小麦的实际产量还需要时间验证,不过从目前各地反馈的情况看,今年的小麦总产量继续增长的概率较大,主要是未出现大范围的极端天气,虽然部分地区有倒春寒现象,但波及的范围不是很大,不会对总产量有大的影响。另外,小麦的去库存之路依然较为艰难,临储小麦的实际成交率并不高,深加工企业也没有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消费需求不旺,而供应端却在增长,那么小麦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不会改变。这种情况下,小麦价格想要达到1.5元/斤是不太可能的,种植户的心理价位需要合理。

四、优粮优价有望继续体现,踏准节奏可提高种粮收益

如果在后期收割小麦时,自家本身种植的是优质小麦,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病虫害,也没有出现倒伏之类的,那么这种情况就不用急着出售。小麦收割后,可以先将小麦储存好,等售粮高峰过了,再来考虑变现,只要踏准了市场节奏,在相对高位时出售了,那么种粮收益会有所增加。近几年,普通小麦的价格有稳步下调的趋势,比如2018年三等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为1.15元/斤,而2019年的托市收购价下调至1.12元/斤,市场承压较大,2020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未继续下调,但整体粮价也是波动幅度不大。不过,这几年优质小麦的价格稳中有升,基本上高出普通小麦0.1-0.3元/斤,这种现象还会继续出现,种植户需要结合市场情况,综合判断售粮时机。


总之,新小麦收割后,会结合小麦的品质和当时的市场收购价进行综合判断,不宜长时间储存的粮源,会及时出手,如果今年小麦的开秤价达到1.2-1.3元/斤,那么也会考虑将手中的余粮出手。总的来说,市场上是不缺粮的,如果想等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后再出手,可以说这种局面不会出现。因为一旦市场上小麦价格有异常波动的迹象,宏观调控就会发挥作用,粮价保持基本稳定是大方向,特别是在国际粮价波动的情况下,国内的小麦价格更会进一步管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