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凶惡

上篇我們講到吳越爭霸中,越國的名臣范蠡,才富五車,樂善好施,寬以待人,忠義有加,他也是被奉為商業之神的人物,幫助越國最終擊敗了吳國。那他的對手是否是不堪一擊呢,其實他的對手不僅僅不是無能之輩,反而是春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是被後世百姓奉為濤神的伍子胥。

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兇惡

伍子胥雕像

無妄之災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他是楚國人,為何會去吳國成為大夫,並且幫助吳國擊敗自己的祖國,又對已經去世的楚平王進行鞭屍(這種惡行是伍子胥首創),原因是他的父兄都被楚平王殺害。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平王的兒子,太子建的師傅。太子建因自己的未婚妻被父親楚平王奪走,而與楚平王有嫌隙,加上奸臣費無極的挑唆,楚平王就要殺了太子建和伍奢。為了斬草除根,楚平王對伍奢說,只要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叫來,就免他一死,其實是要一網打盡。伍子胥得到消息,就跟自己的哥哥伍尚說,楚王召他們前去,是要一起殺死他們,而不是放走父親,不如出走他國,將來又了力量以報殺父之仇。而伍尚卻認為,即使他們倆去見楚王不能救父親,但是也不想違背道義,被別人恥笑。結果伍尚束手就擒,和父親伍奢一起被殺,而伍子胥則逃亡他國。

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兇惡

伍子胥影視形象

在這個事件中,兄弟兩人都認識到了危險,但是伍尚選擇為了父親的性命拼死也要嘗試,而伍子胥則明哲保身,兩人性格完全不同,正如伍奢預料的“伍尚為人仁厚,召他一定會來。伍員為人剛烈暴戾,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他料到來後會一起被擒,一定不會來。”可見,伍子胥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的前去可能有一絲希望可以救父親,但是成功概率太低了,所以他不願意冒這個風險,在他和伍尚的交談中,他已經把自己的父親當作已經死了,寧願之後再去報仇,不能說他的選擇是錯誤的,但是在不同的人眼裡,他的行為也一定存在爭議。

輾轉逃亡

伍子胥開始逃亡之路,宋國、鄭國、陳國,顛沛流離,最後靠著一路乞討,來到了吳國。期間也是險象環生,楚國一直派人追殺他,好幾次都要餓死,但是他都憑藉著意志力堅持了下來,最終來到了吳國。這時吳王僚剛剛繼位,伍子胥通過公子光(後來的吳王闔閭)的關係求見吳王,併成為了朝堂一員。一次吳楚爆發戰爭,公子光率軍取得勝利,伍子胥向吳王僚進言,可以趁此機會徹底擊敗楚國,建議派遣公子光繼續進攻楚國。公子光知道如果他出徵失敗,那責任一定會被推到自己身上,所以就對對吳王說:“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殺害,勸大王討伐楚國是為了報私仇罷了,攻打楚國未必能攻破。”因為這件事,公子光和伍子胥之間也出現了嫌隙,但是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殺掉吳王而自立為王,雖然有嫌隙但是也沒有和公子光對著幹,反而將刺客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兇惡

專諸刺殺吳王僚

之後的事情大家可能都知道,公子光利用專諸,在向吳王僚上菜的時候,從魚的肚子裡掏出了名劍“魚腸”,將吳王僚刺死,公子光即位為新吳王。伍子胥的這一次政治風險投資成功了,吳王闔閭也因此而重用伍子胥。伍子胥雖與闔閭之前有舊隙,但是還是隱忍自己,反而去討好幫助闔閭,他看出闔閭的野心,將刺客獻給闔閭,刺殺了吳王僚那麼闔閭一定對他感激,就會啟用他,這套長線的陰謀使的是相當的高明。

功成名就

雖然伍子胥看上去是一個狡詐陰損之人,但是他的才能也一樣非常突出。他為闔閭修建姑蘇城(現在的蘇州地區),周長20公里,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大城市,他興修水利,開鑿了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消除了當地水患,同時也便利了漕運和灌溉,對當地百姓的生活和吳國的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他向吳王引薦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並與孫武一起整頓吳國軍備,招兵買馬,把吳軍一分為三,輪番襲擾楚國。經過幾年的襲擾,楚國國力漸衰,最後在柏舉之戰中大敗楚軍,攻入了楚國的都城郢都。

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兇惡

姑蘇城

這次,伍子胥終於可以報仇了,他隱忍籌劃了十多年,一朝遂願。可是他的殺父仇人楚平王已經死了,他為了洩憤,做出了駭人聽聞的事情,他把楚平王的屍體從墓中拉出來,用鞭子抽打了300多下,才發洩了自己的怨氣。這是一件極其恐怖又違背道德的事情,為世人所不齒,之後的歷史上一些暴戾之人也效法他,這也是鞭屍這種變態行為的由來,伍子胥身上的戾氣絕對是非常的重的。

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兇惡

吳越君臣

伍子胥最後的結局也比較悲慘,一直以來他都是有些恃才傲物的,對待後來的吳王夫差(闔閭之子)一直是以一種教育的姿態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說話非常直接,這也是伍子胥剛強的性格特點導致的,而吳王夫差也是一個性格非常強硬的人,他倆的關係有點像後來的項羽和范增。久而久之,吳王夫差從比較謙虛的對待伍子胥,到之後的開始不耐煩,開始厭惡。直至有一次吳國準備進攻齊國,伍子胥勸誡夫差,夫差根本不聽他的,結果伍子胥將自己的兒子送到齊國,這在夫差眼裡這是伍子胥料定吳國會失敗,而把兒子放到齊國去避難。這徹底激怒了夫差,導致了最後賜死伍子胥的結局,伍子胥憤恨的留下遺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臨死還是不改他強硬的本色。

被百姓奉為濤神,帶領吳國走上巔峰,又暴戾剛烈極其兇惡

吳越爭霸

知子莫若父,伍奢對兒子的評價就是為人剛烈暴戾,忍辱負重,很形象的勾勒出了伍子胥的性格特點。再回到文章開頭所說的,百姓將伍子胥奉為濤神,而濤神應該是一個惡神,驅水為濤,以溺殺人,何等兇惡,但是被尊為神仙,也可見百姓對伍子胥的複雜感情,既念他對百姓作出的貢獻,又無法忽略他生前暴戾的所作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