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文末附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我最近在看一本心理學書籍,裡面提到了一個詞:“被動沉默”

書中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小Y是個大三的學生,在去年元旦的班級聚會上,大家都扎堆在一起,相談甚歡,但小Y卻發現自己很難參與進去,即便面對那些她熟悉的話題。

小Y本來以為可以藉著這次聚會,與更多同學熟絡起來,甚至在聽著別人交流的時候,腦內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觀點和想法,可惜在最後,她的這些“腦內劇場”都是隻有自己參與的獨角戲,因為那些話她根本沒說出去,全都爛在了肚子裡

長此以往,大家都覺得她很內向,因此自然不會找她提供建議或交流想法,私下組織的活動也極少叫她。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這聽起來像是被孤立嗎?像,但其實並不一定是。

試想下,如果在你所處的環境裡,有那麼一個人總是很少說話,你會不會默認她是性格使然,喜歡獨處,不喜歡交朋友,因而也不想為難她呢?

我們再把身份切換回小Y身上。每每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的經歷,讓她倍感挫敗,加上同學們越來越少叫她,她感覺自己活成了一朵“壁花”。

對於那些性格內向,交際“無能”,總是受到冷遇的人們,我們統稱為““壁花”群體。

回到主題,不愛說話,有問題嗎?當然沒有,但問題在於,小Y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敢說話。

先不要著急否認自己不是那種人,我們來看看“被動沉默”究竟是什麼。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01 什麼是被動沉默:渴望表達,但害怕出醜

我想要對你說出我要說我的最深的話語,我不敢,我怕你哂笑。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飛鳥集》

一位心理諮詢師,對被動沉默的表現,做了如下歸結:

  • 在社交場合中一開始說話,就容易陷入緊張焦慮,在意周圍的目光;
  • 明明心裡有很多想法和意見,卻在關鍵時刻腦子一片空白,表達不出來或不敢表達;
  • 特別渴望與人交流,認為這是好事,但就是無法大方自然地做到。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在知乎的相關問題中,這類被動沉默的人群,被概括為“大多有足夠的情商,理解人脈與交際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正確’的交際,但卻都無法在生活中施行。

相信不少人也料到了,相較被動沉默,還存在主動沉默。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不愛說話”的人,是那些主動沉默的人,他們不是不敢說,而是不想說:

內向性格研究專家蘇珊·凱恩在描述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時說,他是一位內向型性格的人。《芝加哥論壇報》報道了凱恩的《沉靜:內向型性格的人在這個喋喋不休的世界裡表現的能力》,她在書中寫道:

“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但是能改變的程度有限。比爾·蓋茨再怎麼鍛鍊自己的社交技巧也成不了比爾·克林頓總統那樣的人,而比爾·克林頓花再多的時間獨自擺弄電腦,也變不成比爾·蓋茨。”

這讓我想到我認識的程序員們,他們中確實有不少“靦腆”、一說話就臉紅的人,但也有很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內向”型人,大多數時候,

這類人表達能力完全沒有問題,他們只是喜歡安靜。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但被動沉默的人卻不是這樣。如果要用一個比喻來形容二者,那麼主動沉默就是,知道Gucci很好,有錢但不買;被動沉默卻是,知道Gucci很好,但沒錢買。

這裡的Gucci,指的就是社交關係,錢,指的就是表達的信心和能力。


02 我們為什麼被動沉默:3要素自檢清單

鳥翼繫上了黃金,這鳥兒便永遠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泰戈爾詩選》

在心理諮詢師看來,被動沉默往往意味著,人們曾經遭遇過表達創傷:

  • 表達出了自己,但是沒有人理睬;
  • 經常被人否定或嘲弄;
  • 總是被人不接納甚至攻擊。

一句話總結,被動沉默的成因在於:偶爾表達,常遭質疑,總被攻擊。

在我看來,這三句話都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找到案例。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 表達出了自己,但是沒有人理睬:
  • 我有一位同事C,所屬部門在年初被兼併到了我所在的部門,由於崗位相近,C和我成為了同一個小組的成員。

    為了儘快拉近彼此的距離、加速磨合,我們把C拉進了原來的部門群裡。群裡女生很多,大多也都活潑外向,因此閒下來的時候,群聊不斷。

    C試過幾次發言,但是都無人理睬,後來,她就不發言了。

    其實大家並非有意忽略她,而是她偶爾的一兩句話,很快就會被淹沒在熱火朝天的刷屏級聊天裡。

    但這是一個縮影,當你在微信群裡發言,被人忽略或直接冷場的次數多了,你就不想說了。現實中,也一樣。

    我想這也提醒了我們,對那些說話不多、偶爾發言的人,需要更多的回應和鼓勵。那會為他們的表達,打開一扇窗。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 經常被人否定或嘲弄:
  • 小時候,有一件事讓我記到現在。

    有一次我跟我媽去市場溜達,在一家文具店門口,遇到了熟人,是一位阿姨,也帶著她的女兒。當時那位阿姨很客套地說了句,你女兒真漂亮。我媽回:

    哪裡哪裡,你女兒才好看,我女兒可醜了。

    我知道我媽說的也是客套話,但心裡難免還是立馬變得難過起來。我直接和我媽表達了意見,我說媽你就算是客氣,也不能這麼說你家女兒啊,你可以說不漂亮,但不能說醜,我會很難過的。

    當時我才上小學。

    而我之所以會說出這句話,也是因為平時我媽並不那樣,因此偶爾出現這種行為,就會讓我特別敏感。

    如果是那些常常受到否定的人,就不會這麼做了,他們會變得習以為常,甚至認為自己確實就是否定者說的那樣。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 總是被人不接納甚至攻擊:
  • 我曾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分享過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故事:

    農村出身的俞敏洪,在幾經磨難考上北大英語系後,普通話卻始終存在問題,以致被當眾嘲笑。可想而知,後來的他,也不敢再輕易發言。

    雖然在當時的分享中,我把這歸結為當年的俞敏洪太青澀,太要面子。但換個角度來看,表達後遭遇的嘲諷和駁斥,也是俞敏洪後來形成“被動沉默”的原因。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最新一期的綜藝節目《奇葩說》裡,金句女王、作家傅首爾由於連續兩次出師不利,戰績不佳,坦言如果這期再不恢復狀態,就可能會主動退賽——這不也是一種變相的,被“打壓”後的“被動沉默”嗎?

    屢戰屢勝、表達流利的專業級選手尚且如此,遑論我們這些可能根本沒有勝利過的“沉默者”了。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被動沉默的現狀?


    03 擊穿被動沉默:構建3個正確認知

    離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吉檀迦利》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孤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孤僻心理,是指因缺乏與人的交流而產生的孤單、寂寞的情緒體驗。孤僻的人通常比較內向,不願意與別人接觸,待人冷漠,對周圍的人常常帶著一種戒備、厭煩的心理,猜疑心較強,容易神經過敏,做事喜歡獨來獨往,經常會陷入孤獨和空虛中。

    心理上的孤僻和一個人獨處不同,孤僻的人無論置身在哪兒,都會感到孤獨冷漠。

    例舉這個名詞,並不是要把孤僻和被動沉默劃等號,但當被動沉默的列車一直行駛下去,就可能與下一站的孤僻月臺越來越近。

    被動沉默會讓我們產生習得性無助的心理,而為了合理化我們被動沉默和不敢交流的狀態,我們就會從“不會”變成“不願意”,以致變得冷漠,讓人覺得孤僻。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要擊穿被動沉默,最核心的,是改變3點認知:

    1、

    ×錯誤認知:認為表達是種能力,必須達到某種要求才能勝任

    √正確認知:與人打交道不是能力考驗,而是真實的人際互動

    前央視主持人、現米未傳播創始人馬東說過,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

    一句話在開口前,你可能還是它的主人,然而一旦出去以後,它就成了它自己。

    因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於是也就有了一千種解讀,否則也不會出現知乎上的典型問答“如何看待XXX”——儘管你當初想表達的意思可能就一個。

    我們大多數時候想要尋求理解和共鳴,可能最後得到的也就是極少數的理解和大多數的誤解,我們以為沉默就能解決問題,但其實沉默也不能免於被誤解。

    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對錶達的渴望卻是人類的天性。表達的能力確實有高低之分,但表達本身,並不是為了考驗能力,而是交流。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認識到這一點之餘,如果我們還希望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可以這麼做(職場尤其適用):

    • 表達重點,把結果放在前面:當你在一個會議上,主持人讓你針對議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你可以先表明觀點:我覺得這個方案挺好的。XXXXX
    • 數字化陳述,分點羅列:我覺得這個方案挺好的,一是……二是……但我覺得也有不足,一是……,二是……
    • 確保對方理解,在最後進行復述和提煉:因此我覺得這個方案的價值在於XXX,但可能還存在XX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最後附上一句,以上是我的看法,不知道我表達清楚了嗎?而不是“你聽懂了嗎”。
      或許在會議中大家很少會這麼說,但日常交流中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我們經常會對這句話脫口而出,但事實上稍微扭轉一下,對方就會順耳很多。
    • 形象化表述,語言不夠動作湊:
      不得不搬出我以前的老闆,一個“學渣”,由於項目需要被安排去了美國一個全球巨頭的大會,我們都無法想象在翻譯資源不充分的情況下他是怎麼過來的,但從結果來看似乎交流得不錯。
      後面知情的同事跟我們透露,他在肢體語言方面,還頗為擅長。我們在日常交流的時候,如果擔心自己表述得不好,也可以加一些動作幫助對方理解,但要注意適度,不要過於誇張(何況有時候誇張的動作也很可愛)。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2、

    × 錯誤認知:表達是為了獲取認可和讚美

    √ 正確認知:表達是為了獲取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的火花

    法國劇作家博馬舍說過,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這句話原本講的是,如果不允許批評的存在,那麼世界將只剩下千篇一律的沉默或讚美。但延伸到解決被動沉默這件事上來,同樣富有積極性。

    心理學上有個改宗效應,說的是把一群人分成3組,分別去聽從幾位教授的講解,第一組安排全程對教授表示認同,第二組安排全程否認教授,第三組安排先反對教授、再被教授說服,結果顯示教授們對最後一組人的評價是最高的。

    事實上,我們非常需要反對的意見,而通過表達去征服反對我們的人,會是個更有成就感的過程。因此,

    別人是否認同或讚許你的說法,並不那麼重要。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3、

    × 錯誤認知:對被關注這件事感到羞恥

    √ 正確認知:被關注,是普世的需求

    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詹青雲在一次節目中提到過,最好的情緒管理,是明白沒有任何情緒是不應該的

    試想這樣的場景:

    同學聚會拍了一張合同,大家肯定都第一時間在照片中找到自己,並且非常在意自己在照片裡的形象,以致於發出去以後,才發現可能在這張照片裡有其他人拍得沒那麼好;

    親戚朋友在一起聊天,幾乎所有人都會有意無意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

    在各種社交場合,人人都會想辦法博得他人的關注,甚至渴望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焦點效應,也叫社會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的一種表現。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我們並不是要討論這個效應本身,但從這個效應中,我們也能看出來,首先渴望被關注是人們的共性,不需要為此感到為難;其次當你覺得你正在備受矚目的時候,可能事實上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受矚目——

    在臺下聽同事在臺上侃侃而談時,你會全程都非常關注他嗎?其實不會的。而如果他出現了什麼失誤,你也不會太在意。放到自己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結語

    我們都知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我認為它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表達的重要性。

    這已經不是一個適用“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的時代,人們去尋找一顆金子的前提是,金子可以被看見,而如何被看見?就是它發出的那點光。在當下,那點光,就是你的敢於表達。當然我們要的不僅是被看見,更是要被發現,而這就關乎了我們的內功——你是純金,還是鍍金?

    凱恩曾在給《今日心理學》的稿件中寫道:比爾·蓋茨很安靜,有點書生氣,但是顯然他不會因別人的評價而苦惱。因此本文要表達的,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是,意識到沉默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做一朵在角落裡獨自茁壯成長的蘑菇也很好。

    因為不愛說話,我在職場遇冷:如何解決“被動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