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問題,合作成長

——一次數學集體備課及反思

圖片描述

正視問題,合作成長


新洲鎮中心學校初中數學學科組組織了一次集體備課,內容是八年級下冊《變量與函數》。參加本次集體備課的數學老師全部是年輕教師,從對此次集體備課的準備可以看出他們的重視,以及渴望成長的態度。本次集體備課還得到了縣教師學習與資源發展中心中教數學組魏祖成主任的指導,老師們受益匪淺。

本次集體備課按照魏主任的評價,一方面是準備充分,有方案、有主備和有中心發言人;另一方面是組織到位,有主持、每個參與成員都積極發言,但是,就我看來,問題多於成績。這樣的評價,對於一幫年輕人來說,確實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於有點殘酷。如果按照《終身成長》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會正確的對待這個評價,就會理性的接受,因為“在一個能力可以改變的世界裡,則需要你提高自己,去學習新知識,發展自己的才能”。那麼,本次集體備課的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沒有注意學科組集體備課與年級組集體備課的區別。我們這裡是山區學校,每一個年級的班級數只有一到兩個學科老師,很多時候,為了讓骨幹教師能夠帶動引領其他年輕教師,就淡化了年級組的集體備課,而是採取學科組集體備課方式。對於所有參與集體備課的教師,首先就必須認識到,兩種組織的區別。年級組集體備課老師會因為幾個人都帶同一年級,學科內容熟悉,關注的程度會更高、更充分。而學科組集體備課老師,除了涉及到的年級組的兩位老師關注度高一些外,其他老師就有一些局外人的感覺。但是,在山區學校,採用學科組集體備課的方式,運用得好,對所有老師的成長會更全面。那麼,就需要我們加強組織。除了在“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必須”(中心發言人必須精心研究所承擔的教學內容;議課教師必須亮出自己的觀點;中心發言人必須在集體備課後形成教案;課後必須對亮點和不足進行反思)、“六備”(備學情、備三維目標、備重難點、備關鍵問題的設計、備教法、備習題(課堂、課後))上嚴格要求落實到位外,在“四統一”(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資料、統一教學模式)就應該調整為:統一研究標準(所有參與人員都要研究相應內容的課程標準要求)、統一教材把握(所有參與人員都要熟悉本次集體備課教材內容)、統一教學模式(就要結合當前疫情形勢研究是針對線上還是線下的問題)、統一輔助手段(根據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不同確定相應的輔助手段)。這樣一來,我們的集體備課組織實施過程中,才能保證人員研討圍繞一箇中心,才不至於出現泛泛而談的情況。

第二、中心發言人(主備人)在“六備”方面還有欠缺,教學過程的步驟不完整。在展示目標、導入後,就羅列了幾個例題和問題,這些例題怎麼呈現?問題什麼時候呈現?新授、課堂練習、拓展提高、課堂小結、作業佈置等都沒有環環相扣的設計。作為才參加工作的年輕同志後期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備課能力水平。

第三、中心發言人沒有根據特殊時期拋出教法問題,議課老師觀點不明確。在當前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開展“線上教學”,如何改變教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狀態,是我們所有教師在集體備課當中要研討的首要問題。我們的老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後,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不同,在經過一個階段的忙亂後,在開展線上教學時仍然用線下教學的那一套固定思維思考問題和指導教學,其效果必定會大打折扣。所以,我們在討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時候,必須能更加適合線上教學。比喻備課時候少一些演示文稿,多一些翻轉課堂、微課等元素,便於學生課中和課後回放;在上課時候,考慮師生互動缺乏一定的集中氛圍,學生聽講缺乏教師和集體監督容易分心的特點,改變以前邊講邊問的方式,老師適當採取一氣呵成的講授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力,等等。

《終身成長》告訴我們“相信成功的關鍵是學習,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抓住了機會”。我想,只要我們帶著學習提高和願意改變的思維,積極開拓創新,無論是集體備課,還是線上教學,都會取得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