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作為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比包拯年長十歲,同樣是古代為官者的楷模,他為世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范仲淹一生清正廉潔,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歷任地方和軍政要職,也曾在朝中擔任右司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從政三十餘年,始終以匡世濟國為己任,踐行著“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精神,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王安石讚譽其為“名節無疵”,司馬光稱讚其為“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哲”。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范仲淹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教育家於一身,文武兼備,出將入相,傳教和辦事二者兼備,道德文章和大忠偉節一再為後人所稱頌,足見其人格魅力所在,不愧為一代儒官。

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自27歲考中進士後,范仲淹開始了漫長的入仕生涯。范仲淹曾到廣德、泰州、楚州、蘇州、杭州等多地為官,每到一處,他主要抓好四件事,即興修水利、辦學育人、保土安民、資政存史。他為官始終清正廉潔,憂國憂民,勤政為民。如他在泰州任職期間,當發現沿海一帶海堤多年失修,導致百姓紛紛外逃,則提出了修復海堤的設想,在當時共調集了4萬多人,長達4年的時間,終於修築了一條150多里的海堤,造福了當地百姓,人們為了紀念范仲淹,將這條捍海堤稱為“范公堤”。他在蘇州任知州時,到任時正值蘇州大水,災民無數,民生堪憂,他便全力投入安頓災民、興修水利中。在杭州任知州期間,他為官清廉,體恤民情,以改善民生為己任,處事幹淨。曾有人建議他在西湖邊造房以作頤養天年之用,但范仲淹斷然拒絕,他直言指出,西湖乃天下之西湖,如與民爭利佔為私有,一旦去職後將如何為人。

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范仲淹是慶曆新政的主持者之一,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認真總結從政思想,與歐陽修等人一起,向皇帝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綱領《答手詔條陳十事》,明確提出了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項改革主張,史稱慶曆新政。慶曆新政成為王安石變法的先導,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范仲淹獨特的入仕經歷,使他對民政和軍政都相當熟悉,因而他的改革主張善於將治軍之道與治國之道相融通,善於從百姓民生出發,勤政為民。

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范仲淹在入仕期間,靜以修身,儉以養廉,培養了一大批通儒。對於儒家濟世情懷的追求,使他敢於犯顏直諫,因此常常獲罪,多次被貶官。在范仲淹看來,“直言之士,千古謂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謂之佞”,儒者不可廢道,他認為要做一個忠君之臣,首先就要做直言之士。正是因為范仲淹大膽直言的性格,也使得他留下了“五膽忠臣”的稱號。

范仲淹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他的散文名篇《岳陽樓記》,他這樣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范仲淹的憂樂觀,始終心繫天下,克己奉公,從不把自己的升遷得失放在心上,而是有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和濟世情懷。難怪大詩人元好問曾給予范仲淹這樣的高度評價:“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在朝廷則又孔子之所謂‘大臣者,求之千百年之間,蓋不一二見’,非但為一代宗臣而已。”

北宋時期政治家范仲淹:不愧為一代儒官

范仲淹終年64歲,在他的臨終遺表裡,無一語談及私事,有的還是對朝廷的忠貞不渝,對天下蒼生的感念,他惟望仁宗“上承天心,下徇人慾,明慎刑賞而使之必當,精審號令而期於必行,尊崇賢良,裁抑僥倖,制治於未亂,納民於大中”。這正是范仲淹一生憂樂天下的寫照。張中曉在《無夢樓隨筆》中,曾這麼評價范仲淹的憂樂情結:“凡人之情,己處其樂,不知人之憂,己處其憂,但見人之樂。范仲淹之憂樂,乃理性之公,非人情之私也。”正是這種理性之憂樂,正是這樣儒家的憂患意識,成就了一代儒官范仲淹。(沈小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