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大
對工人運動給予密切關注,大會通過的《關於工會運動與共產黨的議決案》要求黨組織集中力量組織產業工人工會,如鐵路、海員、五金、紡織工會等;工會工作必須把工人階級的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工會應該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勞動條件而努力;同時還必須領導工人開展政治鬥爭。
黨的二大後
工人運動繼續高漲。在此期間,工人運動表現出以下特點:一、工人階級在自己政黨的領導下覺悟迅速提高,罷工從主要是增加工資、改善待遇而進行的經濟鬥爭,發展到主要是為爭取自由、爭民主權利,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而進行的政治鬥爭。二、工人的組織成都明顯提高,出現了地方總工會和產業總工會。中國工人階級日益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政治力量。
1922年8月,直係軍閥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宣稱要重開國會,制定憲法。黨利用這個機會,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提出勞動法大綱,要求國會通過,並且動員全國工人廣泛開展勞動立法運動。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提出勞動法大綱,包括勞動立法的四項原則(即保護工人政治上的自由,改良經濟生活,參加勞動管理,對工人實行勞動補習教育)和勞動立法大綱19條。(主要有,承認勞動者有機會結社、同盟罷工,締結團體契約等權利,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保護女工,童工,保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等)。勞動法大綱得到工地工人的熱烈擁護。這次勞動立法運動,對推動工人運動的繼續高漲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2年下半年,罷工高潮在全國各地普遍興起。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總部(1922年8月從上海遷到北京,主任為鄧中夏)和各地分佈所在地為中心,形成幾個罷工重點地區。其中北方區、武漢區和湖南區的工人運動發展迅速,成績比較顯著。
北方區工人運動
特別是鐵路工人的罷工鬥爭發展很快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係軍閥吳佩孚控制北京政府,原來的交通系內閣倒臺。吳佩孚為了籠絡工人,標榜保護工人。黨組織利用這個機會,積極進行合法鬥爭,調查交通系的活動及其骨幹人物的情況。黨組織選派黨員擔任稽查員,以此為掩護積極開展工人運動。此後,罷工風暴很快席捲北方各條鐵路線。其中,京漢路長辛店工人罷工,京奉路山海關鐵廠和唐山製造廠工人罷工。京綏路車務工人罷工,正太路工人罷工都取得了部分勝利。在這段時間裡,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除繼續幫助各廠礦企業的工人組織工會外,開始著手組織地方總工會和產業總工會。首先成立的地方總工會是武漢工團聯合會,不久擴展為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它由28個工會組成,共有3萬多名會員。隨後成立的湖南省工團聯合會由14個工會組成,會員4萬人。漢冶萍總工會是當時最大的產業總工會,由漢冶萍公司所轄漢陽、大冶、安源各個廠礦企業的工會組成,有會員3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