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鼓励年轻人应该多跳槽?

心累。

终于不用工作了,还要假装出努力工作的样子,真特么累。

第一个发现我又跳槽的人,竟然是我妈。她通过观察文章更新频率、微信步数,推断出我早已离职。

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家人对我的就业状况了如指掌。他们时常打着节日的名义,给我点小钱。打电话的频率变高了,开头总是,最近工作顺利吗?

好尴尬,我每次都收了。

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跟父母没法儿说清为什么总是换工作,就像我也理解不了,有什么工作能做一辈子?

不开心肯定是原因之一,可有什么工作能是开开心心做完的。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从萌生离职的念头,到发出辞职信,中间要经历极为复杂且漫长的斗争史。

它通常包含着,发现自己理想中的职业定位与现实差距过大,反复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做出改变,努力把偏差的地方拉回正轨。尝试失败,心灰意冷,辞职走人。

这中间夹杂着感性与理性,人情与现实,导火索可以是一次争吵、一次项目失利、或者仅仅是一个微妙的任务分配。直到收拾办公桌的那一刻,也很难说清,矛盾到底是起源于根本上的规划冲突,还是从头到尾的不适应,并发出的其他恶果。

裸辞找工作的日子,轻快却不轻松。

没有了固定收入,通常意味着最基本的保障也没了。目标公司还好,由于准备的较充分,胜算更大,但即便如此,也会出现要的薪水太高、公司缩招或者突然被封等情况。一般都是先加个微信,就没有然后了。

头部公司的面试流程会比较长。头部互联网公司、爆款团队通常要面试前先做题,做完题再面试,面试完再试稿。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多月。等吧,实在耗不起,不等吧,这么好的机会不争取一把也是可惜。

我甚至遇见过一种极为奇葩的情况,还不止一次。和面试官聊了快一个小时,对方突然发现,“卧槽,你面试的不是我们部门啊,我去找hr”。听到这句话基本就可以撤了,要不就是一两个小时的等,或者更久。

大环境不行,大公司天天喊着要裁员,媒体逮着中年人不放。恍惚间会产生一种疑惑,到底是环境不行,还是我不行?

毕业三年,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创业了,眼看着就要被腾讯爸爸收了。有的怎么也是个小领导了,手下管着十来人,天天喊着背锅苦逼,可工资也是翻着番儿地涨。

到了我这个年纪,同龄人甚至开始焦虑,怎么才能入手第三套房,而我,面对着两三千块的房租,发愁。

找工作,实在是一次深刻地自我检讨。大部分时候都是苦丧苦丧的,会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心被摁在地上摩擦,小部分时候也会特别的有优越感。比如,我曾苦笑着跟前同事炫耀,我感觉我把熟悉的公司面了个遍。

有时候,一天的日程排得很满,先不管质量如何,反正心情不好就真的不会去。

真的,学新闻的我特别感谢这个时代。如果不是自媒体崛起了,我都可能找不到工作。也是因为公众号,我找到了第一个让我骄傲至今的实习。

在媒体环境里,新媒体人长期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可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它,有多少学新闻的进报社无门,只能做着抄抄剪剪的工作。

读书那会儿,没个新闻理想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新闻的。南周系、央视评论系的精神导师一抓一大把,你看看他们用力做新闻的样子,像极了填报志愿那一刻很想成为的人。

再过两年,学姐劝你赶紧换专业,读个研出来真的跑不动了,要不就继续读,出来当老师。工作了以后,朋友、前同事三三两两地跑进互联网公司,薪水丰厚、发展空间大。

而你看着笔下的文章,都写了两年了,还是个什么玩意儿。抬头仰望大师的作品,采访技能差很多、谋篇布局差很多、语感差很多~我是不是不适合干这个,要不要现在转行?

更可怕的是,如果仔细分解一下每天的工作内容,就会陷入不过如此的魔咒。好像选题找来找去也就那样了,也没啥深刻的洞察。这一篇写完还有下一篇,下一篇会比今天这篇更好吗?

当初敬畏的东西,突然崩了,压垮它的每一片雪花都清清楚楚。

此时,如果再给所谓的理想下个定义,我觉得是这样:理想的大前提是,认清了职业的AB面,认清了现有年纪与所能匹配资源之间的不对等,还能保持初心,勇往直前的冲动。

毕业之前,它安安静静地躺在职业规划里,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工作以后,偶然听说某个行业发展更好,动摇了一点点。写稿遇到瓶颈,又动摇了一点点。

所谓的初心,一步步退化成平凡生活里的白日梦,而形而上的梦想终究打不过形而下的生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年轻人的第一竞争力当然还是年轻,不会因为一次选择改变了人生的下半场,也可以大言不惭地打脸,“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不接着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