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凭一己之力延续了清朝数十年的寿命,那她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达克Darker


当然是功大于过了,原因如下:

1、慈禧在历史上做过很多好事,例如兴办洋务、兴办海军、废除科举、消灭太平天国等等。她的手段,非常厉害,至少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类大臣,都是非常听话,也就是说,在她在位的几十年中,中国保持了稳定,而她死后,清朝很快灭亡回。

2、另外一方面,慈禧改革幅度过大,使清朝灭亡。尤其是废除科举,把整个读书人得罪了,所以导致清朝很快灭亡。而编练新军,是埋掉大清的最后一锹土。慈禧绝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愚蠢,一个通过政变登上政治顶峰的女人,哪会是蠢人?很多事情并不是她愚蠢,而是作为清政府的主事人,她的立场不能和中华民族的立场完全一致。中国在面临近代化列强的侵袭时候,慈禧稳定大清数十年,最终没有彻底地沦为殖民地,应该说是做出一定贡献的。慈禧太后一生与“二”相伴,这些“二”带来了巨变。正是在她的手中,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老大帝国,沦落为听命于人的悲惨命运,沦落为列强们的半殖民地。正是在她手中,连续三任皇帝都是以孩童之身继位,都没有行使过执政之权。在她去世后仅仅三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中华大地上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集权帝制,中国从此没有了皇帝。所以,慈禧太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三个字:二、半、无,谐音“二百五”。评价作为政治人物,慈禧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她的成功在于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业。人们不禁要问:当时入宫的秀女何止千百,何以独有慈禧脱颖而出,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又绝不能回避慈禧所独有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这个能力和人格魅力就是洞悉人性、工于心计、个人至上、敢作敢为,而这正是专制帝王所应具备的素质。试想她若无此过人之处,如何以女人身而君临天下?慈禧又是失败的,她的失败在于,对权力她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恣意领略追逐权力的刺激和尽情享受得到权力的快感。也就是说,为了权,她什么都在所不惜!慈禧所处的历史时代,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西风东渐,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也是中国这头睡狮应对这场生死攸关的挑战的关键时刻。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慈禧本应该运用她的权力,引领中国这艘摇摇欲坠的古老航船,闯过险滩急浪,成功的驶向彼岸。遗憾的是,她虽然熟谙权力场上的帝王术,却昧于世界潮流。面对险象环生的时局,或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或判断及决策一误再误,结果让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这实在是中国的悲剧,也是她个人的悲剧!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她的幸运在于她获得了那个时代女人难以得到的地位。慈禧并非出身于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显贵之家,她不过是当时一个中级旗籍官员的女儿。若不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凭着选秀的偶然机遇,进入紫禁城,从而为她搭建了扭转乾坤的政治平台,她的命运与千千万万普通女孩子又能有多大差别?慈禧靠着一步步的钻营,从贵人到嫔,又靠着幸运地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从而“母以子贵”,被晋封为妃、贵妃,直到皇太后,并藉此“垂帘听政”四十七年。


华夏有传奇


上官敏学举手回答👋

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各界褒贬不一,有人为她涂脂抹粉,唱赞歌,甚至顶礼膜拜;也有人痛恨她,诅咒她,极力丑化她的人格与灵魂。

历史证明,慈禧太后有功也有过,

但我认为,过大于功。

首先,慈禧太后是一个极度渴望权力的人,她三次垂帘听政,把太后专权体制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控制皇权,她可谓是不择手段。 正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所说:“慈禧是个权势欲非常强烈的人,绝不愿丢开到手的任何权力。对她说来,所谓三纲五常、祖宗法制只能用来适应自己,决不能让它束缚自己。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什么至亲骨肉、外戚内臣,一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再者,慈禧虽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创造了“同治中兴”的奇迹。但是!!!在慈禧太后时代,中国近代化走过了洋务、维新与新政的历程。这个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甲午海战失败,泱泱大中国败于“蕞尔岛国”日本。戊戌维新运动是制度变革的尝试,但遭到慈禧太后的镇压,谭嗣同等“六君子”喋血菜市场等等等等。慈禧太后时代的中国,无论是洋务、维新,还是新政,均没有使中国顺利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是一再错失了近代化的机遇。

最后,慈禧太后缺乏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识,她关注清王朝的皇位统治更胜于关注近代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她的“老人政治”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慈禧太后的种种行为,清政府因此付出了遭受灭顶之灾的惨痛代价。

综上所述,我认为,虽然慈禧太后凭一己之力延续了清朝数十年的寿命,但是她还是过大于功。





上官敏学


朋友,你说这话……

一个把立志革新的皇帝弄死的人,

一个过大寿花几百万两银子的人,

一个每年用几万斤水果当熏香的人,

一个早点二十几样的人,

一个吃饭要摆上上百盘的人,

一个下葬用了上万颗宝珠的人,

一个把铁路当成怪物的人,

一个一年几十万几百万两银子花在自己身上,就为了贵族范儿的掌权人,你觉得她力挽狂澜了?

有人会说,你说的很多,都是帝王的标配啊,她怎么就不行了?而且她启用了很多改革派人物啊!

她改革出什么来了?她不知道国库空虚缺钱吗?她有一点点为了大清王朝委屈自己一下吗?

她都没有。

所以,她哪里力挽狂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