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雙城記”成渝繪出協同發展新風景

今年3月,從成都發出的中歐班列,與重慶開始共同使用“成渝”標識,這標誌著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中歐班列開啟了融合發展。敏銳的投資者已經嗅到了融合帶來的機遇——優勢互補,差異化爭取客戶群。

機遇又何止於此。如今,成渝兩地積極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融合;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奏好“生態區”、加速民生政策對接融合等一系列部署均有了實質性進展。融合的加速度就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度,唱好“雙城記”,成渝繪出了加速協同融合的新風景。

價值共創

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融合

成渝雙城經濟圈,如何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近期密集出臺的兩地融合框架已經給出思路。

整合資源“做精”“做強”產業,川渝兩地簽下框架協議,雙方將聚焦增強成渝地區協同創新發展能力,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形成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共建、資源共享、項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局面。同時,雙發將聯合爭取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在成渝地區先行先試,更多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科學中心等落地成渝地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國家級研究院所在成渝地區落戶或簡歷分支機構。

從招商合作工作的最新部署,也能看到兩地“做精”“做強”產業的決心。目前,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已簽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川渝兩地將圍繞汽車、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等重點領域,研究產業協作的空間、重點、前景,謀劃推動產業協作的機制、辦法、平臺。與此同時,川渝還將開展雙向集群招商、產業鏈互補招商,聯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融合。

築牢本底

奏好“生態曲” 兩地協同防控交通、PM2.5、臭氧汙染

“雙城記”催生融合發展的新風景中,築牢綠色生態本底一定是其中靚麗一筆,為兩地人民帶來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唱好“雙城記”成渝繪出協同發展新風景

成都

川渝兩地山水相連,生態環境休慼相關。目前,川渝兩地已明確建立完善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突出交通汙染和PM2.5、臭氧汙染協同防控,共同推進兩地大氣汙染治理,實現成渝地區優良天數增加和PM2.5濃度下降為重點,持續提升大氣汙染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具體協同防控內容也已部署,川渝兩地將定期交流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展和空氣質量狀況,落實大氣環境信息共享、預警預報、環評會商、聯合執法工作機制,推進交界區域和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重慶渝西片區傳輸通道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玻璃、磚瓦、鍋爐、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汙染重點行業、重點汙染源協同治理;持續推動水泥、燒結磚瓦等重點行業企業錯峰生產,加大交界區域“散亂汙”企業整治力度,開展高排放車輛和超標車輛協查。

如果說攜手治汙是築牢成渝地區生態本底,那麼開展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築牢的則是兩地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本底。

目前,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與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了一份工作方案,明確構建成渝地區“同一標準辦一件事”市場準入服務系統,建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通報機制、現場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制度,建立兩地政府質量獎、首席質量官任職資格互認、質量管理專家共享機制,建立消費維權信息共享機制等。諸多深化川渝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的創新工作,目標直指“打破地區封鎖,破除市場壟斷,建設統一開放、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最終將有力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

民生保障

交通“一卡通”、公積金互認互貸、社保服務通辦來了

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民生政策對接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將加快制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成資渝、南潼、瀘永等川渝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設,推進川渝毗鄰地區國省道提檔升級和城際快速通道建設,強化路網互聯互通。

通達之路迅速成網,並相互拉扯形成張力,最終受益的將是往來其間的每一個人。未來,成渝兩地市民或將有“如居一城”的出行體驗。四川將加快實現成渝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一卡通”,推進客運“一票制”、貨運“一單制”。

唱好“雙城記”成渝繪出協同發展新風景

重慶

加速融合,促進兩地間人才流動的政策對接有了實質進展。目前,兩地間已初步建立了跨區域轉移接續和互認互貸機制,職工在成渝地區間轉移住房公積金的,由“兩地跑”變為“一地辦”,辦理時間由1個月壓縮為2至3個工作日,辦理要件簡化為1張表,真正實現了“賬隨人走、錢隨賬走”。

成渝社保服務將實現“通辦”的好消息也傳來了。近日,川渝兩地以視頻會議連線方式簽下協議,明確將逐步推動條件成熟的社保服務事項實現成渝通辦,並對專業技術人才職稱予以互認。可以預想,此舉必將加快兩地間人力資源合理流動與高效集聚。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白茹 圖源 東方IC

編輯 劉宇鵬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唱好“雙城記”成渝繪出協同發展新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